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3月14日,健力宝正式推出冰红茶、冰绿茶、麦香茶3大系列茶饮料,这是健力宝继推出“第五季”、“爆果汽”之后的又一大动作。业界普遍认为,健力宝这次进入茶饮料行业标志着其已初步完成软饮料产业的布局。  相似文献   

2.
昨天“康师傅”爱上了“矿泉水”、“茶饮料”、“糕饼”,今天又爱上了“快餐店”,明天又会爱上谁?  相似文献   

3.
《华糖商情》2001,(21):32-32
作为一名茶饮行业的旁观,也能看出茶饮料市场这一块大蛋糕有多么诱人,不然不会有如此之多的重量级企业来插上一脚,除大家已熟知的旭日升、康师傅、统一外,汇源、娃哈哈、乐百氏、三得利、健力宝、椰树等企业都对茶饮市场虎视眈眈,分别推出了自己的茶饮系列,这倒真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警觉,茶饮料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  相似文献   

4.
就近几年我国茶饮料工业的发展需要,从茶饮料的品质及工艺特点几种主要类型茶饮料的加工工艺及茶饮加工技术要点等三方面谈了作者的看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生产实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茶饮料正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然而,在目前茶饮料行业如日中天的发展势头下,大多数的茶饮料企业却忽略甚至于缺乏对市场营销策略的认识,遑论其恰当运用。本文结合我国茶饮料市场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茶饮料企业在当前的市场营销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茶饮料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改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成功营销》2011,(8):15-15
统一绿茶偷“吃”苹果这两天,一则统一茶饮料的广告在网络上风靡,广告中一个山寨版的乔布斯拿着统一茶饮料告诉你。喝任意一款统一茶饮料,都有机会获得iPad2,并且周周送。言下之意是iPad虽然很牛,但是不用太惦记,很轻易就能得到。  相似文献   

7.
行业     
《销售与管理》2006,(7):14-14
“深度清洗”变身空调业新蛋糕;MP3市场严重缩水功能陈旧成企业桎梏;茶饮料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8.
蒋力 《华糖商情》2001,(23):22-23
随着饮料市场的升温,饮料行业的市场格局和发展趋势都在发生显著变化。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进行的CMMS(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调查表明,茶饮料的市场渗透率1999年至2000年急速飙升了71%,与此同时,速溶饮品的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增幅达到53%。业内人士分析,茶饮料和速溶饮品市场的迅速扩大是现代与传统生活方式走向融合的一种必然结果。今年五一刚过,娃哈哈、康师傅、旭日升、宏宝莱……各种茶饮料广告纷至沓来,这使我们相信,茶饮料将成为继碳酸饮料和水饮料之后的第三代饮料主力。而可乐、汽水等传统饮料则开始侧重于“情感营销”,如可口可乐的“亲情阿福广告”,以求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9.
茶饮料行业竞争逐渐加剧,许多大型食品企业纷纷进军茶饮料行业。作为市场挑战者,这些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战略才能在二元垄断的茶饮料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需要我们认真的分析。对茶饮料行业的生命周期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市场挑战者所面临的环境及自身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类市场挑战者在茶饮料行业所应该采取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0.
新动态     
《糖烟酒周刊》2005,(32):35-35
今野拉面牵手大运会,朱文田出任青援营销公司总经理,念慈蓄枇杷膏带来滋润夏日冷饮新概念,干菜茶饮料成上海新宠,王老吉温州热销,“百吉利”苹果醋销售业绩一路攀升,夏进与家乐福联姻,蒙牛的合作对象不是雀巢而是卡夫……  相似文献   

11.
《糖烟酒周刊》2006,(9):34-34
2005年,茶饮料的光芒盖过了势头强劲的功能性饮料。一方面,大品牌不断推出新品,如康师傅茉莉清茶、养生堂的农夫汽茶、统一的茶里王、娃哈哈的花草茶等,以“清新、天然”为诉求的第三代茶饮料登台亮相。另一方面,这些茶饮料新品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康师傅茉莉清茶、娃哈哈花草茶等,很受市场欢迎。2006年,茶饮料能否成为饮料市场的主流呢?  相似文献   

12.
吴之 《销售与管理》2008,(10):17-21
可口可乐与雀巢合作的茶饮料结晶——“茶研工坊”从高调上市到悄然落幕,度过了不足三年的时间。而没有能重现饮料巨头昔日的辉煌的原因应该不是简单的“广告投放不够”或“市场覆盖率”能解释清的。  相似文献   

13.
季海波 《销售与管理》2006,(10):I0008-I0008
功能饮料是继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后推出的新一类型的饮料产品。以红牛为代表,之后的脉动、健力宝、激活、苗条淑女等产品先后冲击着这一市场。而功能饮料基本可以分为3类,即:运动型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功能型饮料。R饮品属营养素饮料,是个市场新秀。要想在列强环伺的情况下切入市场,就必须要有精准的营销策略。从案例中可以看出,R饮品从定位到推广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娃哈哈去年初推出的营养快线在旺季出现断货,后来农夫山泉又推出类似产品——浆果奶昔。那么在今年,果乳会不会像以前的茶饮料、果汁饮料一样,被众多企业一起跟进,最终使得果乳成为一个单独品类保留下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4,(31):A038-A039
2003年是果汁年,混合果汁、加汽果汁是饮料行业的亮点,2004年功能性饮料最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茶饮料在这两年中一直充当着“配角”,但这两年茶饮料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如2003年1~6月,茶饮料销售收  相似文献   

16.
茶饮料能够满足人们健康、便捷的消费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但接近80%的茶饮料市场份额已经被康师傅、统一等领导品牌占据,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争取理想的市场份额是中小茶饮料企业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对茶饮料市场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中小茶饮料企业实现差异化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我国饮料市场已经有过两次浪潮,一个是两乐带来的碳酸饮料浪潮。一个是水业巨头们带来的瓶装水浪潮,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碳酸饮料(汽水)就是饮料的代名词。到了90年代后期,瓶装水在边打边唱的闹剧中发展起来,产销量跃过了碳酸饮料,坐上了老大的位子。到了2001年,种种迹象表明,茶饮料已经以锐不可挡之势走上了前台。  相似文献   

18.
《连锁与特许》2008,(10):41-41
早前星巴克与百事公司结成合作伙伴推出瓶装咖啡,最近,两家公司又在筹划推出瓶装茶饮料。新产品将采用Tazo品牌。现在Tazo冰茶和果汁茶已在星巴克门店销售,从本月开始,Tazo将通过百事瓶装系统和销售网络在全美范围销售。  相似文献   

19.
郭羽 《国际市场》2006,(10):29-30
刚刚过去的夏季无疑是审视中国饮料市场的最佳机会。不难发现,除了可乐、果汁、汽水、茶饮料依旧各领风骚之外,偏居一隅的凉茶也频频出现在申城的超市、大卖场、火锅店、川菜馆,成为饮料市场上一支不容小觑的新生力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曾朝晖  王逸凡 《糖烟酒周刊》2004,(36):B008-B010
2004年春夏之交,沉寂许久、快要被人们遗忘了的茶饮料“先驱”旭日升突然出现在媒体上,不过这一次,不是铺天盖地的广告,也不是旭日升重出江湖前的宣言。报道的内容是关于旭日升一个月之内的两次拍卖,结局均以流产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