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析旅游卫星账户(TSA)的基本思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陈述了旅游卫星账户(TSA)方法作为国家账户体系有机延伸的基本内涵,描述了TSA框架之内旅游、旅游商品、旅游业等概念的定义与范围,介绍了国家账户体系的相关内容与TSA之间的关系,结合加拿大TSA方法用于旅游经济影响分析的实例,对中国的情况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酒店及旅游管理行业中的很多人都听说过旅游卫星账户(TSA),但很少有人知道投入产出(I-O)模型、社会核算矩阵(SAM)以及国民账户体系(SNA).国民账户体系(SNA)是当前全球性的法定标准,是世界各国用于测量国家经济活动中重要基准数据的一种方法,如国民生产总值(GDP)等.国民账户体系是完全嵌入在投入产出(I-O)模型框架中的.因此,不了解投入产出(I-O)模型,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国民账户体系如何运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对TSA一般理论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江苏省正在编制的、严格遵从国际规范的省级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实践,分析和论述了我国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如区域旅游卫星账户的特点、编制过程、主要困难等。  相似文献   

4.
TSA与I/O法评价旅游经济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卫星账户(TSA)和投入产出(I/O)法是评价旅游经济效应的有效方法,并在实践中被广泛使用.旅游卫星账户是作为国民经济的附属账户,通过构造子账户对旅游经济效应进行评价;投入产出法则是在投入产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旅游经济效应.二者在评价机理、理论视角、假设基础等方面都不相同.文章在分析这两种方法不同之处的基础上,以期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将二者融合.  相似文献   

5.
《山西旅游》2007,(4):7-9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巨大作用。旅游卫星账户这一新的旅游统计方法应运而生。2003年3月联合国统计署正式批准了世界旅游组织提交的《旅游卫星账户(简称TSA):建议的方法框架》,该框架将统计计量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纳入宏观经济统计主流,将其与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其他产业进行比较。是一个由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批准的新的国际标准,是一个测量旅游业总体经济水平及其对国民经济贡献的统计工具。[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在国际统一框架模式下的旅游卫星账户(TSA)编制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普及应用.本文提出一种简化的TSA编制方法,并给出数学模型,它采用3种途径获得建模数据:①旅游消费数据采用问卷抽样调查;②对确定性旅游供给信息采纳政府部门公布的统计年鉴和经济普查年鉴等作加权折算;③对不确定信息采用专家访谈和所属部门调研.该方法更具有普遍应用意义,构建的数学模型便于TSA信息的计算机处理.通过对大连2005年TSA的核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得到旅游增加值对地区GDP的贡献为3.9%.  相似文献   

7.
进入旅游卫星账户(TSA)的新里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5月8日至10日,由加拿大旅游委员会、世界旅游组织(WTO)、世界旅游委员会(WTTC)和世界经合组织(OECD)主办,在温哥华举行了“旅游卫星账户(TSA)--为良好决策提供可靠数据“的国际会议,来自5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强调,一方面要提高各国开发TSA的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强化TSA的分析应用和预测功能,加强为市场服务、为企业服务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葛宇菁 《旅游学刊》2007,22(7):11-18
本文首次概述了旅游卫星账户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概念发展阶段、探索阶段和融合与深化阶段。本文也讨论了旅游卫星账户运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基本概念、投入产出表和旅游卫星账户中的报表系统。最后,本文也论及旅游卫星账户未来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例如区域和城市旅游卫星账户。  相似文献   

9.
旅游宏观统计积弱,致使旅游业既难以"摸清自身家底",也难以形成明确的产业"身份"进入国民经济产业研究的话语体系,甚至在产业规模测定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当中还存在明显误区,造成旅游经济的感性认识有余,而理性的量化支撑不足。为此,文章应用旅游卫星账户和投入产出理论,结合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统计调查实际,构建了一套符合国际统计核算标准和旅游卫星账户框架要求的旅游业增加值算法流程,测算得出2007年我国旅游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约为2.67%,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测算结果相近。文章所构架的算法体系,有助于更加客观和准确地了解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借助可计算一般均衡、投入产出价格影响等模型测算旅游业完全经济影响,提供了一个更加精确和有效的基础性框架。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分析了旅游者心理账户的内涵和特征,通过识别旅游者心理账户的类别、运算规则和旅游消费效用,从心理账户的视角揭示了旅游者如何将一次旅游经历评价为失败的心理过程。根据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该研究对豆瓣小组讨论贴和访谈资料的文本数据进行了编码分析,将旅游者心理账户归纳为经济性账户、功能性账户、社会性账户、情感性账户和风险性账户5种类型。根据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研究阐述了旅游者心理账户的运算规则,包括加法规则(同账户程度、跨账户种类叠加)和减法规则(同账户内、跨账户间损益抵消)。进一步地,通过旅游者消费效用分析,研究揭示了3种厌恶程度依次递增的旅游失败类型:交易效用为负(经济性账户损失)、获得效用为负(功能性账户、社会性账户、情感性账户损失)和风险性账户损失。该研究从旅游者心理账户的分类、运算规则和消费效用评估等3个方面系统揭示了旅游失败的评价机制,拓展了心理账户理论在旅游消费情境中的应用。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旅游企业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对旅游者心理评价过程的认识,从而针对性地提升旅游者消费效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利用<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定量测度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远大于受到国民经济发展后的拉动作用;(2)我国旅游业对交通运输、住宿业和餐饮业的直接拉动能力最大,但非基本旅游消费占旅游消费的比率比较低,我国旅游消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3)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能就地转移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这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4)我国旅游业发展八分靠国内旅游,二分靠国际旅游,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国内旅游上.  相似文献   

12.
With the advent of China’s aging society, the elderly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tourism activities and tourism consumption. Senior tourism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some local governments have formulat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standards related to senior tourism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nior tourism industry, which reflects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of senior tourism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of senior tourism policy formulation,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senior tourism policies and standards, and its impact on China’s tourism research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地理学研究成果始终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为中国旅游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国旅游地理学者在此进程中形成了突出影响,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的支撑下,旅游业是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制度体系;凭借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成为落后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旅游多维减贫效应的测度和分析,有助于更加精准地识别贫困,进而研究旅游发展对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多维减贫效应。交通运输系统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其要素的变动对旅游发展及多尺度旅游空间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新时期交通影响下旅游空间格局的演化、旅游影响区域的差异、旅游交通空间行为等的研究,可以为旅游交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面对国家战略需求和工作重点,旅游地理研究实践须与国家需求有效结合,来拓展广阔的学术天地。  相似文献   

14.
A tourism destination that seeks to develop culinary tourism products must combine the featured culinary cultures with tourism resources to support the culinary tourism strategies. A concrete strategic framework will aid tourism destinations in identifying local culinary products and experiences and creating promotional strategies and too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inary touris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a strategy framework and indicators for culinary tourism in Taiwan based on resource-based theory (RBT). This study included a qualitative document analysis, a literature review, in-depth interviews, and application of the Fuzzy Delphi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a culinary tourism strategy framework consisting of four dimensions and 75 indicators. The four dimensions are resources, capabilities, strategy, and education. The four dimensions are comprised of 10 factors (strategies) with a total of 75 indicators. In addition to its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of this study is its application of RBT to develop national culinary tourism resource and strategy planning.  相似文献   

15.
旅游度假区是近年来旅游消费转型升级的建设热点,从全局视角认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对于优化中国度假旅游产业布局、促进度假区高质量发展,以及建设世界级度假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中国旅游度假区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2015—2020年4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数据基础,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1)当前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整体上呈现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异格局;(2)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初步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集聚形态,呈现出以浙江、江苏为核心的“单核主导型”空间格局;(3)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空间分布受到诸多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资源禀赋是度假区空间分异的制约性因素,国家政策引导是度假区空间分异的关键性因素,市场发育程度是度假区供需格局差异的内在动力,假日制度直接影响度假者出行距离和目的地选择进而影响度假区空间分布,大型赛事活动是度假区空间分异的助推因素。据此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空间格局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提出相关建议,最后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National parks have become important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tool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New international initiatives, such as PAN (Protected Area Network) Parks in Europe, now promote sustainable tourism in protected area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ociocultural sustainability of tourism perceived by local stakeholders of Oulanka National Park in northeastern Finland. The central question concerns the role of PAN Parks certification in community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Four discourses were identified, based on 40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exploring different views on sociocultural development pertaining to tourism in the national park: (1) integrating nature-based tourism and conservation, (2) defending the rights of local people, (3) stressing the economic utilization of nature and (4) accepting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national park. Although local stakeholders mostly have a positive perception of tourism in the park, it cannot be concluded whether the park facilitates development in a sustainable manner or not. Key problems identified are lack of particip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ontradictions with traditional subsistence economies. The various positions of stakeholders in these discourses tend to influence their views on sustainability. Findings imply the necessity to monitor the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and burdens of park development holistically to multiple stakeholders.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应从洋规划中学习什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喻学才 《旅游学刊》2001,16(4):17-21
本文通过对洋专家编制的四川、山东和云南三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特色剖析和对近 10年国内专家所编制的各种类型旅游规划的对比和思考 ,将外国专家所编制的旅游规划概括为生态导向型旅游规划 ,而将国内专家编制的旅游规划概括为经济导向型旅游规划。文章从 9个方面对中外专家编制的旅游规划进行了比较 ,认为对国内专家而言 ,今后应特别重视学习洋专家规划文本中贯穿始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8.
李志飞 《旅游学刊》2006,21(2):21-25
接待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国内旅游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的土家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对少数民族山区居民的语言、生活风俗、民族服饰有显著影响,但对其饮食习惯和地方建筑特色影响不大,旅游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变迁是积极的;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明显强于对负面影响的感知;旅游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影响强于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和环境影响.最后建议通过建立健全的旅游社区参与机制来调控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