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家书屋”工程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6年7月提出的一项综合性文化工程,是为农民“供书、读书、管书、用书”的惠民工程。本文共3个章节,涉及书屋的建设;影响农家书屋可续发展的一些因素;以及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严加发 《乡镇论坛》2010,(29):13-13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由农民自己管理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它能把书报刊和音像电子制品等提供给广大农民。农家书屋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国家工程,直接服务于全国9亿农民。这项工程对国家、对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基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建设的农家书屋来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家面向基层农村实施的重要文化德政工程---农村"农家书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资金、管理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笔者就今后"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刘然 《企业导报》2014,(22):118+120-118
在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背景下,实地走访枣阳市农家书屋工程,分析农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特点,切实了解农家书屋资金投入、开设数量、建设状况、设施配备、运作管理模式等信息,在需求导向下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主观与客观结合的绩效评估,最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家书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实施的重点文化工程,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是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和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服务广大农民的重要形式。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思考如何加强"农家书屋"科学管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蔡全录 《价值工程》2011,30(31):266-267
近年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在宁夏固原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已成为固原图书馆工作的一大亮点。文章在分析固原市目前农家书屋现状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加快农家书屋建设的价值与取向。  相似文献   

7.
罗晓萍 《活力》2012,(19):73-75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与日俱增,为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一项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的惠民工程"农民书屋"应运而生,"农民书屋"工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家书屋"工程就是通过政府投入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解决农民"买书难、看书难、借书难"的问题,满足广大农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自国家实施"农民书屋"工和以来,全国共建成"农民书屋"2万余家,2015年将基本覆盖全国64万个行政村,届时将极大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如何能让"农家书屋"长久发挥作用,如何做好建设、管理、利用方面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彭焕香 《活力》2011,(11):249-249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出现了许多变化.农家书屋建设虽然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从业人员素质差、发展不均衡、缺乏管理机制等问题.农家书屋建设,要抓好运行机制和配置体系建设,农家书屋读者管理不应照搬县图书馆的业务管理模式,选择和配置农村急需和适用的图书,管理好、使用好图书,以书为主进行多元...  相似文献   

9.
孙珂 《乡镇论坛》2011,(20):34-34
重庆市铜梁县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通过政府及单位、个人投入资金等方式建设农家书屋。两年来.全县276个村。建成农家文化书屋300多个,为农民就近学习提供了方便。图为高楼镇盘石村村民在农家书屋里阅读图书。  相似文献   

10.
闫占锋 《活力》2014,(2):95-95
一、当前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不达标。从目前农村已建书屋情况看,书目少,内容单一。就目前农民所需要的书目看主要是科技致富类的书籍。然而,多数农家书屋关于科技致富的书籍非常少,且内容陈旧。据笔者调查,部分农家书屋图书资料很不全,多数只有几百本,远达不到1000-1500本图书的基本要求。很多书屋配有音像资料但没有播放设备。除少数书屋自配有阅览桌凳外,大部分书屋没有桌凳。有的农家书屋只有屋,没有书,宽敞的房间内,只有几个书柜孤零零地立在那儿,柜内空空,没有一本图书。村干部说书屋建设时就只配了几个柜子,如果上级来检查,镇文化站就会提前运一些图书来应付。  相似文献   

11.
农闲时节,甘肃省玉门市农家书屋里热闹了起来。走进玉门市柳河乡蘑菇滩村的农家书屋,可以看到,50多平方米的书屋里满满当当地摆放着几排书架,分门别类整齐码放着3000余册各类图书,几位村民正捧着仔细挑选的图书认真品读着,前来借书、还书的村民更是络绎不绝。这是玉门市近年来大力实施农家书屋惠民工程以来在全市农村中呈现出来的喜人景象。  相似文献   

12.
刘冬梅 《活力》2011,(7):124-124
农家书屋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是受到农民欢迎的利国惠民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随着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与中央文明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指示精神,国家大力支持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60多亿,有效缓解了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村改居”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转型期问题,本文通过对主要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中情况的研究,分析“村改居”社区的问题,结合发达国家公共图书事业的经验与启示,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对其农家书屋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嫄 《活力》2010,(8):368-368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遵义市新闻出版系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实施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自2007年试点启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经过五年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达到全国统一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17391家,投入资金近3.9亿元,比国家规定提前三年实现了“村村有、全覆盖”目标。然而据《江西日报》近日报道,部分地区的农家书屋已从当年的人头攒动变为如今的鲜有人问津,不仅看书的人少了,书架上的灰多了,甚至有些书屋常年“铁将军”把门。  相似文献   

16.
杜仓利 《乡镇论坛》2010,(29):34-34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将标准化的农家书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今年共投入150余万元,为全区113个村分别添置了3套铁皮新书架及3000余册图书,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7.
张强 《乡镇论坛》2014,(30):10-10
“农家书屋”不仅是农民群众学文化、学技术、了解致富信息的“充电”课堂,更是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播科学知识、移风易俗的大课堂。“走,到农家书屋看书去,这可是政府为咱老百姓送来的不用花钱的老师,对咱致富帮助可大了。”在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湫头乡西沟村农家书屋门口,西沟村党支部书记杜社林连连感慨,和许多农户一起走进农家书屋。  相似文献   

18.
农村图书馆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农村图书馆发展取得重要成绩,但是仍旧存在资金、管理、资源方面问题,影响农村图书馆的持续发展,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潘春华  赵晨 《乡镇论坛》2014,(18):17-17
在江苏省丹阳市,谈到农家书屋,人们总会说起丁继亮。如果有人找他,别人准会告诉你:“丁继亮不是在农家书屋,就是在去农家书屋的路上。”如果把农家书屋比喻成农村文化园地中一株株盛开的鲜花,那么丁继亮就是一位恪尽职守的园丁,他7年如一日,在丹阳农村广袤的大地上为这些鲜花播种、浇灌、施肥……  相似文献   

20.
何彬 《乡镇论坛》2014,(27):17-17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桐木村,有位退休返乡的老党员杨昌顺。自2013年8月起,年过六旬的他自荐当起了桐木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员。 从那时起,他每天到农家书屋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书屋里里外外的卫生和清理书架、图书等,为农民读者创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随着农家书屋报纸杂志的增多,书屋的书报夹变得供不应求了,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报刊一他就利用休息时间副自家的山上砍来竹子,自己动手做了几个“土”报夹,方便了书屋报刊的存放与群众的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