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税事集萃     
《税收征纳》2011,(7):47-48
国务院要求降低物流业税负及过路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工作和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会议要求,要切实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扩大试点范围,尽快全面推广。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代理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问题。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的土地使用税政策,加大对物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降低过路过桥收费,大力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  相似文献   

2.
税事集萃     
《税收征纳》2011,(9):45-46
国务院:尽快统一物流仓储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公告要求,有关部门要结合增值税改革试点,尽快研究解决物流业仓储、配送和货运代理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的问题。根据物流业的产业特点和物  相似文献   

3.
营改增过程中出现物流企业税负的不降反增现象,本文从物流企业涉及的税种入手,分析营改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统一物流业的税目和税率、出台解决营改增后税负增加问题的补丁措施、物流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增加针对物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快物流业发展,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是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晋江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晋江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晋江现代物流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物流金融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创新之一,也是实现供应链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有力手段。鄂尔多斯在建立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的同时,还需要逐步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物流金融业务。本文从鄂尔多斯实际出发,对发展物流金融业务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于2018年起开征环境保护税。排污费改环境保护税是完善现代环境治理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环境保护税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开征有效改善城市综合空气质量,但具体污染物中的臭氧治理效果欠佳;环境保护税税率提升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效应更显著,但税率提升中的税率中等地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治理效果欠佳;环境保护税对高污染地区的综合空气质量以及细颗粒物、二氧化氮和臭氧治理效果均欠佳。因此,建议将全部臭氧前体有机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并且税率提升的中等税率地区应将氮氧化物税率提高至较高税率水平,税率提升中等税率地区的山西省应将一氧化碳税率提高至高税率水平,将挥发性有机物中的细颗粒物的前体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税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全方位效应。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的生态税基本形成体系,在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现阶段的收费主要以排污收费为主,没有形成生态税体系.本文主要以生态税税率为切点,探讨生态税设立的税率区间,生态税既要保证政府收入,为政府提供生态治理资金,又要考虑到纳税人的税负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协同理论,选取物流业与保险业指标衡量2004-2013年行业发展水平,构建协同度模型与物流—保险系统哈肯模型,测算物流业与保险业之间的协同度,探索物流—保险系统的演变进程,动态反映二者发展的辩证关系.结果显示:物流业与保险业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但物流—保险系统尚未达到均衡稳定状态,物流保险市场的相对滞后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抑制效应.要促进物流与保险进一步协同发展,应重塑互信业务链、创新营销思路、规范市场环境、完善风险预警系统、打造智慧物流保险平台.  相似文献   

9.
物流金融运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谢鹏 《福建金融》2007,(2):45-48
物流金融是一项创新型的物流增值服务,它是物流业与金融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文介绍了物流金融的概念及体系,对物流金融的几种运作模式进行探讨,并分析各种运作模式的操作流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0.
陈飞鸿  陈萍生 《税收征纳》2008,(12):17-17,20
如今.物流产业正在迅速发展。物流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新兴产业.物流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以及批发零售中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本文就物流业中涉及的主要营业税政策归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倪红福  闫冰倩 《金融研究》2021,488(2):38-55
本文在增值税抵扣机制的投入产出价格模型中引入社保费和成本传导机制,并利用201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税收数据模拟分析了不同成本传导率条件下,减税降费的价格效应和福利效应。研究表明:(1)减税降费使得各行业产品价格降低,对第三产业的价格影响最为明显。(2)成本传导率越高,则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越大。当成本传导率分别为1/3、2/3和1时,各行业产品价格的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0.32%、0.93%和2.66%。(3)较为合理的中国整体成本传导率约为1/3,减税降费是2019年中国PPI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当成本传导率为1/3时,模拟计算的PPI下降幅度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PPI的下降幅度(-0.3%)非常接近。(4)减税降费使消费者价格下降,居民福利得以改善,且城镇居民福利改善高于农村居民。随着价格传导率增大,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福利改善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12.
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它要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大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理论和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持和配合。而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缺陷,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完善现行税种。适当开征新税种,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各地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对地方税收的贡献率逐年提高,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和税收收入则影响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江苏省房地产业税收快速增长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地方过度依赖房地产业税收可能产生诸多问题。而明确房地产业的发展定位、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完善分税制、增强地方财力才是促进房地产税收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张楠  刘蓉  卢盛峰 《金融研究》2019,468(6):76-93
税收工具作为财政扶贫机制中的重要一环,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CFPS2012入户调查数据和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运用微观模拟方法测算出家庭的间接税负,在此基础上,借鉴衡量经济“涓滴效应”的亲贫增长指数,构建了识别和测度税制“亲贫性”的数量方法,评估间接税的减税政策能否自发惠及穷人,进一步测算家庭不同年龄层的间接税负代内归宿。结果显示:间接税整体上不具有“亲贫性”,其中增值税的“亲富性”最强,减税能让穷人比富人获益更多;儿童、成人以及老人均是间接税的负税人,贫困家庭抚养小孩而承担的间接税负比重高于非贫困家庭,赡养老人而负担的间接税负比重低于非贫困家庭。据此本文认为,继续推动大规模的间接税减税政策、采取差别化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减免策略、逐步形成以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是改变间接税"亲富性"和强化税收扶贫职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慈善捐赠事业不断发展,但与之相关的慈善捐赠税收政策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梳理我国慈善捐赠相关税收政策法规发现,我国慈善捐赠税收政策体系目前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进一步完善我国现行慈善捐赠税收政策体系,需要借鉴国际经验,从全局考虑,统筹规划各税种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各税种的优惠政策和税收征管共同作用,充分保障捐赠者和受赠者权益,从而更好促进我国慈善捐赠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Hidden taxes in the form of floors and phaseouts are prevalent in the current US tax system and can have a considerable impact on the marginal tax rate faced by the taxpayer. It is important that future tax professionals be familiar with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hidden taxes. This paper provides a series of classroom exercises to illustrate the impact that hidden taxes can have on marginal tax rates. Information for incorporating this material into an introductory tax course is also provided. The exercises help inform students about the impact of specific tax provisions on marginal tax rates and business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ile also giving instructors an opportunity to discuss the tax policy considerations that lead to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provisions.  相似文献   

17.
保险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之一.当前,中国保险业的税收负担偏重,而各种税收影响保险需求方的功能较弱.实证分析表明,保险公司的实际税率对其盈利水平具有显著负效应,税收可以通过影响保险消费者的收入、保险价格进而影响保险需求.基于减轻保险业税收负担、刺激保险供求的基本原则,把结构性减税和整体性减税结合起...  相似文献   

18.
The ad valorem versus unit tax debate has traditionally emphasized tax yield. On this criterion, ad valorem taxes outperform unit taxes in terms of welfare for a wide range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settings including Dixit–Stiglitz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However, in a number of policy fields such as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trade economics, policy makers use taxes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consumption volume in an industry, i.e., to correct an externality rather than to improve tax yield.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two tax instruments with respect to equal corrective effect in a Dixit–Stiglitz setting with love of variety, entry, exit, and redistribution of tax revenues. We find that unit taxes lead to more firms in the industry, less output per firm, less tax revenue, but higher welfare compared to ad valorem taxes.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政府财政数据,将世界各国(地区)的税制结构分成六种类型,并对中国间接税比重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发现:当前我国基本属于“间接税为主”的税制模式,尽管中国间接税比重在可控范围内,但是已经高于世界经验水平。如果税制结构得不到改善,将逐渐偏离世界发展一般经验规律。在分析影响间接税规模的影响因素基础之上,提出构建与本国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宏观经济目标一致的“双主体”税制结构;逐步降低间接税比重、提高直接税比重;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States levy insurance premium taxes, which are essentially gross receipt taxes on premiums. An unusual characteristic of insurance premium taxes is that in each state in which an insurance company writes premiums, the firm pays the higher of the tax rate in the state in which the company is domiciled and the state in which the policy is written. Thus, the choice of locatio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irm's tax liability. Using firm-level data for the property-casualty (P-C) insurance industry, we calculate the firm-specific tax rate for each P-C firm for every possible state of domicile. We estimate conditional logistic models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surance premium taxes on the choice of the state of domicile of existing and relocated firms. We find robust evidence of a small, negative,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f these taxes on the choice of the state of domici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