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科技已经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经营战略、业务运营、金融创新的基础平台,使银行业务对信息科技产生高度依赖,信息科技的安全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银行业的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文对河北省股份制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应用状况、存在风险进行了调查,提出了防范信息科技风险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抚州农商银行成立于2012年12月27日,是对原抚州市城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和临川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合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组建而成,是抚州市首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组织架构:至2015年12月底,抚州农商银行共有员工781人,内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信贷管理部、财务会计部、业务拓展部、稽核监察部、风险合规部、安全保卫部、信息科技  相似文献   

3.
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卫 《金卡工程》2008,12(9):101-102
随着金融电子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商业银行对信息科技的依赖度显著增强,但商业银行对信息科技的风险防范不足,管理相对薄弱,缺乏对信息科技安全的关注和统筹安排,从而造成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因此,防控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刻不容缓.本文时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类别与管理进行分析,揭示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息科技的发展,为银行的业务产品创新、服务管理水平提升带来了机遇,而与此同时,新的信息科技风险特征不断出现,也为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控带来了挑战。信息科技风险监管要紧跟信息科技和银行业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在明确"风险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完善,形成既符合信息科技风险特点、又契合银监会整体监管框架的信息科技风险监管制度和工具体系。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代商业银行对信息科技的高度依赖,信息科技风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才能准确地识别、分类、防范和规避信息科技风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科技风险,是摆在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工作者面前一个严肃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风险一直以来是学术界研究的前沿问题。基于拓展的CCA方法本文研究了金融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本文利用2007年第四季度到2012年第三季度上市银行的股票市场数据和财务报表数据,构建了具有前瞻性特征的隐含资产波动率、ADD、WDD、PDD、政府隐性担保等系统性风险日频指标序列,以能刻画银行间资产联动性的PDD和ADD之差以及政府隐性担保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动态演变特征,研究发现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受到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显著影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要小于大型银行,2012年第三季度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呈现出增大的趋势。基于拓展的CCA方法的系统性风险指标综合了市场信息和财务报表信息,对市场信息反应迅速,能动态地刻画银行体系的风险状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信息科技的发展,银行业务对信息科技的依赖逐渐加深,目前已发展到没有信息科技的支持银行将无法开展业务、信息系统一旦发生大面积瘫痪甚至会导致银行无法正常营业的风险,因此,对于信息科技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成了商业银行内生的强大动力。事实上,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信息科技风险是银行操作风险中"系统、人员、流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银监会更是将信息科技风险作为单独的风险予以监督和  相似文献   

8.
行业动态     
银监会发布股份制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试行规程本刊讯为实现对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状况的持续监控和动态分析,中国银监会日前发布《股份制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规程(试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的工作目标、范围、方式、频率和程序等进行了具体规定,基本规范了非现场监管工作的整个流程和各个环节。《规程》以风险监管为核心,以监管信息为主线,建立了监管部门持续识别、监测和评估商业银行风险的操作规程。《规程》还明确了银监会及其各级派出机构的非现场监管工作职能。据介绍,非现场监管是审慎银行监管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持续性监管手段…  相似文献   

9.
现代商业银行运营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由此产生的风险也日益加剧。商业银行在面临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同时,又面临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交融引发的新型风险——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度重视,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相似文献   

10.
《吉林金融研究》2009,(7):14-15
随着银行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科技应用程度不断提高,信息科技风险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影响也日益显著。为全面掌握中小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状况,防范和化解信息科技风险,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健康有序发展,近期,我们组成调研组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信息科技风险状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1.
现代商业银行运营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由此产生的风险也日益加剧。商业银行在面临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同时,又面临信息技术与银行业务交融引发的新型风险——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度重视,先后颁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数据中心监管指引》、《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等指引和规范性文件,并于2011年成立了“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高层指导委员会”,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推动银行业信息科技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相对银行业的经营风险,信息科技风险更难于量化,也更难于从预警的角度进行监控。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更侧重于静态监测信息科技风险,无法动态地对运营中的信息系统风险进行监管,难以及时发现银行业信息科技运行的风险并预测风险变化趋势。本文从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现状入手,就信息科技动态监管的必要性、实施动态监管的基本原则与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信息科技风险的度量已经不能仅限于以定性手段为主的风险评估检查,而是应逐步向定量手段转变,但是完全量化并不现实。本文结合信息科技风险控制指标分领域、分层次的特点以及风险等级划分存在的模糊性,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建立了信息科技风险的计量模型,可以将常见的信息科技风险的定性评估转向定性、定量相结合。整个方法较为直观,实施难度不高,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操作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博 《新金融》2010,(9):32-36
现代商业银行对信息科技的高度依赖,使信息科技风险越来越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操作风险管理的框架和工具,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在信息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利用操作风险管理的方法,有助于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对信息科技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特点以及国外管理经验的研究,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方面的现状,总结出在信息科技治理、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和业务外包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重点问题。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相对薄弱的原因,从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信息系统风险控制机制、加强运维和提升国产信息化产品应用等方面,提出增强我国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信息科技外包服务供需双方的角度,对目前商血银行信息科技外包现状进行了分析,全面识别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结合已知风险因子和外包类型,形成了相应的外包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可优化信息科技外包工作的商ik银行外包风险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科技在银行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推广运用,银行对信息科技的依赖程度显著提高,在促进银行改进流程、加快发展的同时,银行业机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信息科技风险事件凸现。加强基层银行业机  相似文献   

18.
华夏银行2014年信息科技工作要牢牢把握“安全可控促发展,科技创新促转型”的总基调,加强风控联动、安全可控和科技引领等能力建设,贯彻落实“安全运营、积极创新”的工作方针,尽快实现信息科技整体实力达到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偏上水平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决定中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的主要因素,并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说明:从全国来看,年前净利差、违约风险、风险厌恶程度、银行规模和GDP增长率是影响银行净利差的主要因素。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模式有所不同,突出表现在:违约风险和GDP增长率对国有商业银行不显著,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显著。银行规模、机会成本和管理质量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显著,但对国有商业银行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一、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监管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监管面临的两个挑战:一是如何及时、动态监控机构单体或行业整体风险;二是如何对信息科技风险进行资本计量。本文主要围绕第一个问题,研究中小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动态监测和预警。从境外金融监管情况看,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FFIEC)于1999年发布了信息技术统一评级体系(Uniform Rating System f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