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没有资金积累的养老金隐性债务寻求合适的融资渠道是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中最为迫切的问题。突破以往研究中只注重养老金隐性债务存量概念的局限,试图对养老金隐性债务及其显性化问题建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根据现收现付和基金积累两种养老金融资模式的运行特征,论述不同转轨方式的选择对养老金隐性债务显性化速度和程度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常态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面临隐性债务规模巨大、扩面工作越来越难、养老金连年上调、基金地区失衡日趋严重、费率降低等风险。为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应继续扩大覆盖面,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夯实缴费基数,不再做实个人账户,通过参数调整、政策优化和多渠道筹资化解隐性债务,开征社会保险税。  相似文献   

3.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基本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但也存在如隐性双轨制依然存在、隐性债务巨大、部分地区基金收不抵支、基金存在贬值风险、统筹层次较低、缴费率过高、经办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小统筹+大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将职业年金改为自愿参保,提高企业年金企业税收优惠比例至工资总额的8%;寻求多种方式逐步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实现职保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城乡居保省级统筹;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适时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并开征社会保险税;尽快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办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转轨,现收现付制下形成的隐性债务开始显性化,形成了庞大的统筹资金缺口.而解决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基本前提是要准确测算债务规模.本文在分析隐性债务来源的基础上,将我国参保职工分为五类,采取个体成本法精算出2008年初的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社保基金数量初具规模,但是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和规模巨大的隐性债务等问题,如何拓宽养老金投资渠道、进行科学的多元化投资组合、提高养老金投资回报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着安全性、效益型、流动性和多元化的投资原则,中国养老保险基金应该进行分账管理,投资于股票、基础设施、另类资产配置等领域以求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改革所遇到的一个严重障碍就是缺少一个有效的和可持续的养老金体系。在考察了国际经验后 ,本文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中国养老金改革的影响 ,并比较了支付隐性养老金债务和转制成本的各种选择方案。通过考察各种改革方案对养老体系自身可持续性和整个经济增长的影响 ,模拟结果表明中国养老金体制的改革虽然任重道远 ,但仍是富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7.
如何化解我国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implicit pension debt,IPD)是指在养老金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或半基金积累制转变过程中,由于已经工作和退休的人员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而他们又按新制度领取养老金,他们应得的、实际又没有积累的部分称为养老保险隐性债务。  相似文献   

8.
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养老金制度基本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工业化进程十分漫长,社会经济二元性结构长期存在,这决定了中国养老金制度的二元性;在城市和农村不得不实行不同的养老金制度。但是,工业化过程本身就伴随着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工业和城市转移,这又要求城市养老金制度与农村养老金制度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否则会阻碍劳动力流动,影响工业化进程。以基金制为主体的养老金制度疑具有良好的融合性。人口老龄化又促使养老金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轨。转轨中的隐性养老金债务困扰着中国养老金制度的发展,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理论上又不可能将隐性债务转嫁给企业和个人,中国养老金制度必须得到政府转让国有资产、财政投入等方式的支持;另一方面,为体现公平,实现理分配功能,又必须保留部分现收现付制度。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只能用中等的资源去应付发达国家才面临的老龄化危机和养老金制度转轨。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只可能提供与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基本保障,我次的养老体系的建立十分必要。建议建立5层次7支柱二元性的养老金制度,以便在中国形成社会、政府、家庭、个人共同解决养老问题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弥补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一般是指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下待遇确定型计划对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的承诺。巨额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如何多渠道筹措资金弥补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做实“个人帐户”是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可持续运行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划拨国有资产和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划拨国有资产,偿还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金隐性债务(以下简称“划资还债”),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国内部分经济学家提出并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但是一直没能切实地付诸实践。2001年,中央政府曾经决定以减持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办法偿还国有企业的养老金隐性债务,由新成立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  相似文献   

11.
养老保险制度通常可以看作一种政府对民众权益的承诺,该制度的转变必然会带来相关人员保障权益的改变甚至减损。因此,养老保险制度在转变过程中能够稳妥处理其隐性债务,是推动制度变革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选取智利、波兰和阿根廷作为典型样本国家,考察它们养老保险制度隐性债务的处理方式,并提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养老金转制成本通常处理方法,以期为我国处理隐性债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政府资产负债表是将一国政府的所有资产和负债分类后分别加总,得到反映该政府财政状况的报表。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公开政府财政信息,有利于评估财政的可持续性,有利于政府科学管理财务资源。根据学者编制的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中国隐性债务较大,对隐性债务的偿债能力较弱,风险传导路径较为广泛。那么,为控制风险方面,中国今后应着重注意地方债务、养老金、环保支出三大领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风险,对现有金融风险监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金融市场环境视角,从宏观层面的高杠杆率和流动性风险、微观层面的金融市场信用风险,以及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的影子银行业务层面,搭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隐性债务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并没有引致隐性债务风险的显著提升。最后,从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隐性债务处置机制和发挥政府审计国家良治职能方面提出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对养老金制度的分析必须坚持养老金制度有多重目标、对养老金制度作整体分析,并且在次优的情景下进行分析、不同的养老金制度对风险的分担不同,代际和性别对养老金制度有不同影响,等等原则。此外,文章认为来自世界银行等机构的一些研究存在不适当地运用最优分析、不适当地运用恒稳定态分析、对隐性养老金债务的分析不完全、对融资效果的分析不完全、忽视分配效应等错误。政策制定者应该认识到,养老金融资问题的根源是长期趋势而不是短期危机,养老金制度有多重目标,不同的养老金制度有不同的历史及政治背景和不同的约束。因此,世界上不存在最好的养老金制度。要对养老金制度改革提出建议,就应当对分析的基本原则有所理解。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采取了各种融资方式进行融资,造成了地方政府融资不规范、债务规模不断膨胀、融资资金使用效益差、债务隐蔽性强风险难以监控等问题,是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隐患,需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为此应进一步深化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发展地方公债融资方式,建立地方政府多渠道规范的融资体系,清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该文利用代际核算体系来分析我国2014-2050年的全口径公共养老金体系收支情况,结果显示,在不考虑财政补贴的情况下,自2031年开始,公共养老金体系出现收支缺口;若考虑财政补贴,收支缺口将从2033年开始出现。两种情况下估算的2014年公共养老金体系隐性负债分别相当于当年GDP的28.25%、7.77%,各年基金收支缺口将分别引致相当于2014年全国财政总支出的2.09%和1.74%的额外支出。该文还模拟了主要参数不同假设下的情形,发现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生育率、折现率均与基金隐性负债呈反向变动,其中折现率的反向影响最大,生育率次之,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最弱。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养老金存在的巨额资金缺口使得养老金收支失衡的风险越来越大。养老金保值增值是弥补其资金缺口、缓解支付压力的现实举措。文章在对我国养老金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人口老龄化、通货膨胀居高不下、退休待遇提高等诸多问题是养老金保值增值压力的主要来源。启示是,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保养老金保值增值的巨大压力,改革养老金体制,通过开辟新的养老金筹资渠道,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金投资体制,降低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同时健全业绩考核机制,完善养老金监管体系,促进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从而使养老金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最近一次明确方向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始于1997年7月,改革框架是建立以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为标志的“统帐结合”养老保险体制,即现收现付制和完全基金制的混和。改革至今,由于始终没有明确的转轨成本支付安排,使隐性养老金债务。通过个人帐户名义的累积(即“空帐”问题)而显性化、刚性化,这将放大日后的财政给付风险,养老金改革也将难以为继。因此下一步的改革需要重新审视通过设立空帐来消化转轨成本这一方式。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6,(5)
养老金体系是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福祉,是优化个人资源在退休前后的跨期配置,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充分体现了金融学的灵魂。而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目前老龄化危机持续加深背景下,在未来是否具有足够的债务偿付能力,是关系我国社会稳定与发展大局。文章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基础养老金缺口的财政支付能力,提出政府建立起稳定的养老金财政补贴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2年3月,广东省养老金打破了银行和国债的投资渠道,开始了投资运营历程。投资渠道的拓宽意味着广东养老金在获得更多投资收益的同时,也会面临更多风险。总体看,广东省养老金投资运营可能面临设计风险、执行风险和监督风险等内部风险,也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外部风险。而现有的风险管理策略并不能有效地分散风险,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广东省养老金的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