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总会计师》2010,(4):183-183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连续几天皆是如此.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2.
何涛 《乡镇论坛》2014,(23):25-25
周末的早晨,孩子的笑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在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吉岘乡罗家畔村的互助老人幸福院里.一位老人正在给一群孩子讲故事.吸引了附近的村民驻足围观.这是合水县引导农村老人发挥余热.开展“大手拉小手银龄服务”活动的一个场景.  相似文献   

3.
众口难训     
夏日里,一位老人带着儿子和一头驴上路,父亲骑在驴身上,孩子牵着驴。一出门不远,一个过路人说:“可怜的孩子!父亲骑在驴身上,让孩子走路,他怎能跟得上驴子的步伐呢?大人怎么忍心呢!”父亲听见了,赶紧从驴背上跳下来,让儿子骑了上去。  相似文献   

4.
黄志富  陈竟 《乡镇论坛》2009,(31):38-38
山东省邹平县码头镇有一位村民,因为老人没给自己看孩子,再加上一小块菜地未分给自己耕种的缘故,5年来不想对老人尽赡养义务。近日,在司法所和村调委会干部的批评教育下,这位牢骚满腹的村民才真正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春节不就是主要得把老人和小孩哄高兴了嘛!”在俞渝看来,春节是老人和孩子的期盼,在这样的日子里,老人们可以享受合家团聚,孩子们可以拥有心爱的花炮。  相似文献   

6.
《福建质量管理》2012,(8):55-55
在意大利威尼斯城的一座小山上,住着一位睿智老人,据说他能回答人们提出的任何问题。当地有两个小孩愚弄这个老人,他们捕捉了一只小鸟,问老人:“这鸟是死还是活?”老人不假思索地说:“孩子,如果我说小鸟是活的,你就会勒紧你的手把它弄死,如果我说小鸟是死的,你就会松开你的手把它放掉。你的手掌握着这只鸟的生死大权。  相似文献   

7.
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8.
马兆万 《乡镇论坛》2013,(35):38-38
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南集镇皂角村,提起大学生村官杨阳,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一声“好姑娘”。杨阳是2009年到皂角村担任大学生村官的。到任后,她发现村里很多家庭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孩子,而老人年事已高,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看到这种情况,杨阳想结合自己的专业,在村里开办一个“周末学校”,利用假日辅导村里孩子们的学习,为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相似文献   

9.
有诗为证     
《财会月刊》2013,(12):I0003-I0003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同学在寒假里走访偏远乡村留守老人的贫寒生活。天黑时,老人的孩子冒着风雪从打工的城市回来跟老人过年了。“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两极     
人生的两极——幼儿和老人有极其相近之处:脚步都蹒跚不稳。都没有或仅有几颗牙齿,且刚出生的婴儿也是一脸褶皱,毛发稀疏。他们都很脆弱,需要扶持,喜欢发出口齿不清的喃喃自语;甚至孩子和老人情感都易外露,为芝麻绿豆大的事执著得令人发笑。  相似文献   

11.
"楼歪歪、墙脆脆……"这几个词是记者前不久在北京首个限价房——瑞旗家园采访阳台墙体问题时,无意中从一个抱孩子的老人口中听到的。人们对近来接连发生的建筑质量事故的调侃之词居然成为了老人哄孩子的"歌谣",着实耐人寻味。这说明一系  相似文献   

12.
在河南省桐柏县的大制路上,每天天刚蒙蒙亮,人们就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肩背编织袋、手拿铁钩子徘徊于肮脏的垃圾堆前捡垃圾。 老人如此辛苦,她生活困难吗?她是孤寡老人吗?答案是否定的。她的真实身份是离休老教师,月工资2000多元;她的孩子都是桐柏县的公务人员,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看完这些你可能会认为这位老人肯定精神上有问题,要不怎么放着清福不享,这么大年龄了还去捡破烂?  相似文献   

13.
《乡镇论坛》2013,(28):7-7
“以前一到雨季,这伙巷就存水,人们出不来进不去.孩子上学还得家长把自行车扛出去。自从俺村委会主任协调各户修了路.再也不怕下雨了!”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坊村李建三老人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4.
正晴朗的阳春三月天,一位卖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走进了公园。五颜六色的气球立刻吸引了公园里的孩子们,他们一窝蜂似的跑了上去。不一会儿,公园里到处是拿着气球的小孩了。一个黑人孩子静悄悄地站在公园一角看着那些白人小孩,脸上写满了羡慕之色。终于,他鼓起勇气走到了老人的货车旁,怯生生地问道:"爷爷,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老人微笑着蹲下身去,摩挲着黑人孩子的小脸,很和蔼地说:"当然,为什么不能呢?你想要什么颜色的?"黑人孩子一听,立刻欢欣雀跃起来:"我想要一个黑色的,可以吗?"  相似文献   

15.
黄越  李和  张芸芸 《乡镇论坛》2011,(15):21-22
在四川成都,有许多老人为了孩子和孙子。从外地“漂”来成都.从乡下“漂”到城市。却因为不适应城市生活.而与周围格格不入。这些老人,在自己的晚年,背井离乡,漂泊在外,被称为“漂族爸妈”。  相似文献   

16.
图片报道     
雷辉志 《乡镇论坛》2014,(18):25-25
“现在,我们70岁以上老人有了两项‘固定收入’,一个是国家的养老保险,每月65元直接打到卡上;另一个是孩子每月给的生活费,每月给多少都在墙上公示呢。”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西乐里村民葛秀全欣喜地指着村里70岁以上老人赡养公示栏说。  相似文献   

17.
我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不仅养育了数以万计的巢湖子民,而且滋润了依偎她怀里的成千上万以捕鱼为生的巢湖渔民。他们中就有陈姓的一家五代人,留守的6位老人和16儿童居住在6条渔船上。16个儿童中,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9个月,其中3人上二年级、7人上初一、1人上初二。孩子的父母们,告别已经居住和打鱼多年的巢湖水域,远到长江做起了各自的水上生意。平日里,依靠手机相互传递彼此的亲情。为了让孩子上学,老人守着已经退役的船只,并照顾他们的起居生活。为保证孩子们的安全,老人们用长长的代表吉祥、安全的红色丝带,或者用泡沫…  相似文献   

18.
车闻趣多多     
何鼎弘 《经营者》2013,(3):144-145
被开罚单的圣诞老人 本以为在躲过了末日就一切顺利了,结果三天后洛杉矶圣诞老人的“雪橇”被交通督导员开具了罚单。当时大爷才刚送完礼下夜班,就遭遇了并不顾及节日情谊,打算公事公办的交通督导员。吃过罚单后,圣诞老人即使再怎么争辩也无济于事,要知道人家可是冒着今年愿望落空的觉悟来进行处蹦的。据说英国牛津郡的一名圣诞大爷扮演者更固,居然因为孩子揭秘圣诞老人的秘密而被公司解职,这是要闹哪样啊!  相似文献   

19.
“感谢妇女基金会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是你们把温暖送到了我们土家山寨。是你们把爱心送到我们贫困家庭,是你们为山村的留守老人和孩子送来了温暖。”这是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乌杨街道流秀桥村刘英碧老人从县妇联主席手中接过一个沉甸甸的“母亲邮包”后,在填写“回音卡”时写下的几句话。  相似文献   

20.
画管理     
《中国新时代》2011,(12):99-99
气球 有一个卖气球的老人,拿着一把五颜六色的气球,每当生意不好时,他就放飞一只艳丽的气球,于是招来了一大群雀跃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