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采用改进引力模型,量化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空间网络结构以及13个城市间的空间经济联系。研究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城市空间联系水平存在明显空间分异和不均衡特征,并逐渐呈现多中心发展趋势;该城市群整体网络联系由京津向周边城市逐渐衰减,且具有显著的圈层结构特征。整体网络联系紧密,各城市间吸收、传递功能显著增强,但更多依赖北京和天津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群内部城市联系强弱存在明显不均匀特征,具有一定梯度层级。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优化京津冀城市空间网络结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6,(10)
选取江苏沿海经济带16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作为样本,因为常见的选择GDP和人口作为指标,数据太过单一,所以采用多项指标对引力模型进行综合计算,并使用SPSS中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模型。通过分析16个样本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为江苏沿海经济带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城市群肩负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的双重任务,以城市群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对于实现区域整体低碳转型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经济发展、城乡统筹、生态环境、要素流动、公共服务方面构建城市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局部协调发展模型测算城市的协调发展指数,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城市群协调发展对碳减排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2004-2020年的面板数据,得出如下结论: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碳减排,但减排作用未产生空间溢出效应,采用不同污染物进行稳健性检验表明:协调发展具有生态优化效应,且空间效应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促成城市群的碳减排目标;推动重点用能行业的协同布局,以协同发展推动碳减排;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的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5.
6.
成渝城市群目前的发展所亟需要重视的是加强城市群内部的空间联系,做好产业规划,突出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优势.本文基于引力模型、断裂点模型、城市流强度模型,以成渝城市群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测度了成渝城市群内各城市的整体空间联系情况以及6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功能和集聚辐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是成渝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8.
9.
我国城市之间更加紧密和复杂的联系致使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文以长三角2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旅游经济发展指数和交通通达度指数对引力模型加以修正,建立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核心边缘结构等方面对网络结构特征加以描述,分析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的组织模式,测算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经济的联系强度。研究结论表明:长三角城市群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密度较大且不够均衡,"核心-边缘"现象显著,呈现出"东南强、西北弱"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沿着合肥、南京、上海、杭州、宁波形成了具有较强吸引力的"Z字形"旅游经济廊道;"一核三极四轴"是长三角城市旅游经济空间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空间引力模型”测算了北京市和京津冀都市圈的其他主要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量和经济隶属度,指出北京市和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量从2001年到2011年得到了提升,但除了廊坊和唐山,其他城市对北京的经济隶属度出现下降,反映了北京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比较低下。然后从定位、区位、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市经济辐射能力薄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北京经济辐射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入境旅游的文化差异效应测度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而言,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资源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将文化距离指数这一变量纳入到引力模型中,能够估计文化差异对中国入境旅游影响的综合效应和影响程度。基于16个国家和地区连续8年的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文化差异的确对中国的入境旅游有较大的影响,其综合效果是消极的,各国的自发旅游消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绝对地理距离、人均收入水平和中国的经济发展能力对入境旅游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中国在发展入境旅游业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文化因素与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合理运用文化要素,对入境旅游的开发和营销等工作进行有效规划。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服务业集聚及其空间溢出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发现多样化服务业集聚对本省份和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质量作用为正,服务业内竞争对本省份的经济增长质量影响不显著,但对邻近省份具有负作用,专业化集聚对本省份和邻近省份的影响均不显著;稳健性分析表明以上结论稳健且东部地区在服务业集聚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方面具有区位优势。针对可能存在的空间分割,以各省会为圆心、每20 km或10km 进行累加形成距离带并对空间溢出进行估算,表明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溢出存在空间边界。 相似文献
13.
基于竞合模式的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的显现,导致了一些旅游地之间的激烈竞争,同时为实现“多赢”与“共生”,为实现区域旅游的共同发展,全面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吸引力,旅游地之间进行合作是一种必然趋势。实现区域竞合要构建以政府推动、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竞合模式。应实施旅游产品错位开发战略、旅游品牌形象化战略、联合开拓旅游市场战略和旅游产业集群化战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引力模型的产业内贸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内贸易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贸易领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新贸易理论中,两者在共同因素的作用下被有机地联系起来。本文结合产业内贸易与新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计量检验,进而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产业内贸易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分析FDI和各省市区国际贸易的关系,对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和26个国家或地区的双边贸易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省市区FDI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从三大经济区域来看,东部FDI对国际贸易的弹性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基于资源禀赋差异的垂直贸易体制加剧了FDI投资于我国的趋势。各省市区的贸易模式取决于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和地理距离。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各自的经济总量呈正比,双方的地理距离(运输成本)构成了两地之间贸易的阻力因素,地理位置成为阻碍中部和西部地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基于城市旅游轨道交通建设视角,以上海为例,从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在旅游发展水平上逐渐趋同;城市旅游核心区与旅游边缘区的空间发展关系互补、均衡、协同发展;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可达性差异缩小;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产品价格差异缩小;日益壮大的乡村旅游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旅游用地一体化;城市旅游边缘区人口与游憩需求增加;城市轨道交通旅游带的形成等八个方面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旅游核心与边缘空间结构形成及协同发展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13省居民赴台旅游,以期由旅游业带动台湾的低迷经济走出低谷。基于旅游乘数模型和旅游人数模型,本文以2008年前后台湾旅游业分析为背景,定量研究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对台湾经济的贡献度,及影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认为开放大陆赴台旅游对台湾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两岸政策的开放性对赴台旅游人数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的贸易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标准化水平大幅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导致我国对发达国家出口受到贸易限制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使得我国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将标准化作为贸易保护的政策工具。运用引力模型从实证角度对标准化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促进效应和贸易保护效应的检验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我国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单位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戎梅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1,(1):34-36,73
用单位货物周转费用代表单位物流成本,考察物流对贸易的影响,引入贸易引力模型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改进。并提出模型的理论假设。通过回归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单位货物周转费降低对国际贸易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证明了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双边货物贸易额与双方的人均收入成正比,与单位货物周转费用成反比。既验证了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正确性。也肯定了对贸易引力模型说进行的改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