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浅谈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在偿付能力监管方面存在制度性与技术性障碍。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升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水平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入WTO后,大量外国保险公司将会进入我国,外资的进入在充实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同时,也将促进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监管的日益完善。随着保险公司自律能力增强和市场秩序的好转,我国保险监管将由目前的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逐步向国际上通行的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模式过渡。这就需要增设一套统计口径与偿付能力监管相适应的会计报表体系,以解决保险监管者与一般报表使用者信息需求不同的矛盾,并为强化偿付能力监管打好基础。一、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与偿付能力监管1.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界定。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指…  相似文献   

3.
朱南军  郑后成 《中国金融家》2011,(2):141-142,145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用来承担所有到期债务和未来责任的财务支付能力。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稳健经营的核心问题。如果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不能偿还到期的债务,保险消费者的利益就受到损害,金融市场运行的安全性就受到威胁,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进行监管是保险监管机构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保险资金运用监管要重视资产负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管部门正在尝试从偿付能力与市场行为监管并重转变为以偿付能力监管为主,并试图通过建立一套合适的监管指标和偿付能力计算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目前偿付能力额度以及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的计算只能反映以前的状况,是一个静态的指标,而偿付能力变化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提高保险公司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就要求保险公司能对经营的风险有清楚的认识,能够建立资产负债管理的机制.而资产负债管理作为保险公司管理的一个有力工具,不仅应与偿付能力一样作为监管部门监管保险公司的起始点,以及制定资金运用政策的依据,同时也应该成为保险公司经营者的着眼点和市场评价保险公司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是监管的基础.其中,对资产充足性的监管是重中之重.对非寿险公司而言,资本金、公积金、公益金、未分配利润是所有者在公司的权益资产,是保险公司获得及保持适当偿付能力的关键.传统上对非寿险偿付能力的监管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两国在非寿险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上各有特点.本文分别从指导思想、预警机制、干涉机制等方面对英美两国非寿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进行详细分析并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电脑》2004,(6):45-47
一、系统目标近年来,我国寿险业的迅速发展,外资寿险公司的不断进入,对寿险监管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寿险经营的长期性和经营的复杂性也要求监管者要有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进行监督管理。保险精算技术是寿险公司运营的重要基础,也是寿险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而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方式更离不开精算技术。我国目前寿险监管已建立了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制度,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法规、制度。而在监管技术手段上却远远落后于监管制度建设,使得寿险监管手段和监管效率落后于寿险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渠淼 《中国外资》2012,(14):189-190
偿付能力监管是现代保险业监管的核心。2003年,中国保监会实质性启动了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工作,颁布并实施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2012年4月8日,保监会公布《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将在未来三至五年时间,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同时与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相适应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本文从六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保险业监管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偿付能力监管作为保险业监管的三大支柱之一,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中国保险业的监管系统结合了欧盟和美国的监管方法,制定了我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措施。但是由于我国保险业不断发展壮大,旧有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相关参数的调整具有时滞,不能准确及时反映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情况。通过回顾非寿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资本设置原理,基于我国18家营业时间长于5年的财产保险公司的经营数据,本文重新估计了非寿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中的相关参数,并进行了一定调整,使之更适应当前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金融家》2013,(1):74-76
1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拉开帷幕事件回放:2012年4月,保监会启动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并表示将用3至5年时间建成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入选理由:建设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不仅能够提高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健性,确保保险公司具有足够的偿付能力履行赔款  相似文献   

10.
偿付能力监管是现代保险业监管的核心.2003年,中国保监会实质性启动了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工作,颁布并实施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2012年4月8日,保监会公布《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将在未来三至五年时间,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同时与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相适应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本文从六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保险业监管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