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六”飞天是充分表现中国人成功与骄傲的事件,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观看此次神六发射电视直播的人数超过5亿,眼球经济被演绎到了板致。在信息泛滥、注意力至上的营销时代,这样的事件,无疑蕴育着巨大的商机。两年前“神五”为蒙牛等企业所带来的“一冲飞天”的巨大宣传效果,便是最好的注解。然而,在2003年“神五”升空时,仅有蒙牛乳业、农夫山泉、深圳飞亚达、香港查氏纺织、中国人寿保险5家赞助商,而今年的“神六”赞助商翻了一倍多,达到15家,还有海尔、康佳、七匹狼、柒牌等企业大打“擦边球”,或是赞助神六直播节目,或是赠送商品,或是推出航天概念的新产品,以期在这场“神六”大战中分得一杯羹。本土市场经常发生的“扎堆营销”现象,再次在“神六”大战中上演。众多企业聚焦于“神六”,怎样看待“神六”的商业价值?如何将神六这一焦点事件同企业的营销目标相对接?在注意力被分散和相互干扰的状态下,如何冲出重围以实现自己的营销目标?怎样运作才能使得传播价值最大化和精益化?  相似文献   

2.
罗斌  周忠 《商界名家》2006,(1):108-109
“高手做势.中手做市.低手做事。”“事件营销”.当属“做势”。 2005无疑是中国企业的“事件营销”年:有企业搭乘“神六”升空.进行事件营销;《超级女声》是蒙牛乳业联姻湖南卫视进行“蒙牛酸酸乳”推广的事件营销活动;青岛啤酒也联姻CCTV《梦想中国》来诠释其新的内涵;而华帝,则借十运火炬。也大大地“做势”了一番……[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2008年,中国出了不少事。雪灾、脱轨、地震、洪水……灾害本身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但如果站在企业的立场上,这些事件则为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塑造品牌形象的机会。2003年“神五”升空,造就了蒙牛。2008年的地震,造就了王老吉。  相似文献   

4.
高明的营销传播应适时嫁接高关注度的事件资源,比如神六,从而最大程度上放大品牌推广效应。赞助,是一种最基本的应用,可以确保以“一”换“一”,甚至以“一”换“二”的效应。如果,要获得以“一”换“十”的效应,则必须有赖于产品营销与事件之间“契合点”的建立,以及赞助之外的更多价值嫁接演绎。比如,蒙牛对神五效应的营销利用就比较彻底,第一,在“宇航员专用牛奶”的基础上,提出了“蒙牛牛奶,强壮中国人”的推广口号,把中国人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这一广泛而又宝贵的精神资源嫁接至蒙牛品牌;第二,通过宇航服将宇航员的形象资源演化为蒙牛的视觉传播符号。在有形与无形的两个层面上,蒙牛最大程度嫁接了神五的延伸价值。其中,宇航形象视觉与民族自强精神就是神五与蒙牛之间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5.
朱心明  舒国华 《糖烟酒周刊》2004,(43):i023-i023
笔者:在与五粮神两年的合作过程中,切身经历五粮神的点点滴滴,也可称是感慨万千,盘点2004年的五粮神,在“五粮神218”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五粮神219”和“五粮神216”系列产品,以期攻占更超高端及高端白酒市场,进一步酝酿五粮的“神”文化。在经历了一番市场运作之后,终端价为380元的“216”已经倍受经销商的青睐,为五粮神2005年的品牌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据了解到的“五粮神2005年市场攻略”在我刊进行部分摘录,以便于各白酒企业根据自己情形予以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蒙牛神话”看事件营销运作的定律与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5,称得上是中国企业“事件营销”年。科龙与蒙牛搭乘“神六”升空,创事件营销之最;《超级女声》是蒙牛乳业联姻湖南卫视进行“蒙牛酸酸乳”推广的事件营销活动;青岛啤酒联姻 CCTV《梦想中国》初次尝试事件营销的滋味。而在这几年如同百花齐放的诸多营销事件中,见光频率颇高的蒙牛堪称为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7.
众多企业争搭“神六”这班“顺风车”,与两年前相比,光赞助商就增加了一倍有余,其他打擦边球的企业则不可胜数。太多人搭一台车,车速就难免会受到影响,同样道理,这么多企业打“神六”牌,受众的注意力也会被分散,最终影响到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三鹿事件”从爆发到目前,已经一年,从那时起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值此“三鹿事件”爆发一周年之际,本文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角度,重新对该事件进行了再反思,对中国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尽管“神六”的历史使命已经告一段落,但围绕“神六”热的探讨却刚刚开始。以“神六”为代表的大事件关注度高、应用价值高,从营销的价值来看,符合价值独到、极其稀缺的特性。作为中国服装企业领军品牌的七匹狼男装,面对这样的一个历史契机时也迅速做出了自己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商界名家》2003,(12):77-78
“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也让精明的商家从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一大批企业纷纷搭车.希望借“神舟五号”的光环来照亮品牌。“神五”事件营销.无疑给中国企业上了至为生动的一堂实践课。可这堂课里.既闪烁着智慧的亮点.也暴露出中国企业的一些幼稚病。本刊特邀京城知名营销专家曾朝晖及爱成对此进行了深度探讨和把脉。  相似文献   

11.
一、食品安全让人痛心,从根本上违反了以人为本1.“三鹿奶粉”事件反映了食品安全的严重性2008年的奶粉事件已经是第二次了,2004年的“大头娃娃”事件,因阜阳劣质奶粉而起,当时黑心老板被判刑7年、罚款5万元,并公布了54家劣质奶粉企业,其他奶粉企业也做了诚信承诺。然而仅过了4年,又发生了更恶劣的“三鹿”事件。恶劣表现在:一是伤害严重,达5万多幼儿,  相似文献   

12.
本以“南京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和“金华火腿事件”为例,对老字号企业引发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无论政府还是企业,要重视老字号企业危机管理与沟通能力建设,并就老字号企业危机管理与沟通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程宇 《商界名家》2003,(12):74-76
从形形色色的商标抢注到五花八门的借牌贴牌,在“神五”行销上的这种热闹,堪喜堪忧:一方面,在发现商机、把握商机上,人们真是“与时俱进”了;另一方面,由于过于急切,过于短视,一部分企业或地方,在想沾“神五”之光的作为上,只是频添乱局,徒增笑尔。  相似文献   

14.
郭珊珊  赵娟 《广告导报》2005,(11):122-122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后成功返回,蒙牛的套播广告几乎同央视的节目同期上演,大街小巷都能见到飞船主题的蒙牛售点广告。通过“以央视为主干,结合各种传播渠道”的立体化宣传,借助事件的光环效应,蒙牛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当时,虽然出于政策限制,央视没能取得发射全程的直播权,但是央视通过合理的广告投放计划,帮助蒙牛借力于“事件营销”的优势,顺利搭乘“神五”,成就了蒙牛品牌。  相似文献   

15.
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12元的回报独家直播“神舟六号”升空的中央电视台获利不菲。收看“神六”直播的观众达到5亿,央视因此吸引了众多企业的“注意力”。为借“神六”东风,各企业竞相在央视投放广告。据央视广告部内部消息“,神六”发射套播广告价格分别是5秒146万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企业的社会功能和形象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除了关心利润的最大化,还要承担某些道德方面的社会责任。近期发生的“三鹿奶扮事件”、“煤矿坍塌事件”,又给企业家们对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认识上了很好的一课。  相似文献   

17.
尴尬百度遭遇“幕后黑手” 裁员事件发生之后,百度并未妥善处理善后事宜,也未及时向外界告知,而是将事情“搁置下来”,集中准备7月13日的“百度世界”论坛。直到7月12日,公司内部有关人士才对媒体做了初步回应,声称关于解散企业软件事业部是正常调整。7月13日“百度世界”论坛隆重召开,百度正式向媒体解释企业软件事业部解散事件,表示解散企业软件事业部,是百度专注搜索的“正常调整”,并已“妥善安置”相关人员。  相似文献   

18.
莫有 《商界》2005,(7):54-56
台塑董事长王永庆15岁白手起家,28岁筹资创办台塑公司,现在台湾的富豪中雄居首席,在世界化学工业界中居“50强”之列,是台湾地区惟一进入“世界企业50强”的企业王,被称为“台湾经营之神”。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康师傅“水源门”、三鹿奶粉“结石门”、东航“返航门”等一系列危机事件的发生,企业的声誉管理再一次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眼球。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之后,人们不禁会问:企业的道德与社会责任在哪里?企业到底还有没有声誉?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企业声誉建设的路在何方?针对这些问题,就企业声誉的内涵、作用、建立与维护方面进行一些研究,以为企业的声誉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危机管理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乃肖 《大经贸》2005,(2):58-59
从非典肆虐到禽流感流行,再到印度洋海啸突发;从阜阳“奶粉”事件、德隆危机事件到杜邦“特富龙”事件、默沙东“万络召回”事件,再到豫花面粉事件、三鹿蒙冤事件,这一系列来自企业自身抑或企业之外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