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省海口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畜牧业在满足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及实现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畜牧业占农业比重60%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丰市围绕特色化、产业化、标准化、非农化、外向化,全面推进农业发展,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努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今年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3 32亿元,实现农民现金收入2105.5元,同比增长20 4%。 加快农业特色化。着力提高特经作物占种植业的比重。全市粮经比例达到  相似文献   

3.
1999年,我县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工作作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和部署,要求农民的收入在上年5201元基础上稳步增长,使农村人均增加收入200-300元左右。靠什么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关键在于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4.
发展特色农业 壮大地方财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泰和县紧紧围绕“财政上台阶,农民奔小康”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1996年,全县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5%;农民增收中有61%来自特色农业,财政增长中有38%来自特色农业。乡镇财政收入4069万元,是1993年的2.8倍,特色农业相关收入占乡镇财政收入的比重达35%。全县16个乡镇财政收入超百万元。农业特产税占农业税的比重也由1993年的1:1.2提高到1:3,特色农业已成为地方财政坚实的增长点。一、打破传统分散的农业布局,扩大种养规模,培植财政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德清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把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有力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效益农业初显成效,去年,全县农林牧渔总收入10.65亿元,同比增长7.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10元,同比增长10%,其中来自一产的纯收入1924元,同比增长13.4%,这表明效益农业的发展在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中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6.
随着设施农业的兴起,改变着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都市农业、科技农业、服务农业、生态农业迅速发展,一篇篇农业创新的大文章演绎在金山的大地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全区去年农业亩均产值达到2870元,同比增长19.1%;农民人均收入5456元,比上年增长11.6%,增幅名列市郊前列。 一、农民增收,一个紧迫而严峻的课题 金山区是上海的一个农业大区,全区55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东台市梁垛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高效农业为抓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奋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有力促进了全镇农民增收。该镇因地制宜,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走"提高单产,稳定总产"的路子,不断提高优质粮棉种植比重、瓜菜的种植比重和高效农业示范区的比重。全面种植高品质棉和优质稻、专用麦。瓜菜种植亩次占耕地种植面积的65%,实施西片无公害稻米及高品  相似文献   

8.
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90年代,农产品出现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对我省农民增加收入影响很大。为了保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带领农民,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开辟新的增收领域和途径经过几年的调整,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开局是好的。农业结构已由过去的粮棉油主导型转变为多元复合型,粮经比例已达到71:29。养殖业中,畜牧、水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已达40%。据统计,在去年农民增收份额中,有60%来自于农业结构的调整。苏州粮食比例由80.2%下降到63%;镇江由73%下降到66%;淮阴由80%下降到60%;宿迁由80%下降到70%。除粮棉以外,各地都以  相似文献   

9.
增加农民收入与农业结构调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义宣 《农村经济》2000,(12):28-29
最近,我们就增加农民收入与农业结构调整问题赴广安市部分县(区)进行了专题调查,深感在农业进入新的转折时期,许多问题的出现,都与农民增收减缓有关,而背后是农业的结构性矛盾凸显。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唯有调整农业结构,这是一个牵动农村全局的重大问题。(一)2000年农民收入呈现增长的势头,但前景不容乐观据市统计局1000户农村住户调查:1—6月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077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8元,增长92%。其中:农民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为3448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3元;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现金收入为111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2元,两项相加非农…  相似文献   

10.
建设现代农业是党的十六大对“三农”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盐城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市,近年来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去年,全市实现一产增加值182.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2%和6.2%。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结构创新是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实现的。太仓市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面对市场供求条件的变化,把结构创新作为发展农业和稳定农业基础地位的出发点,着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提高农村二、三产业的比重,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有效转变,带动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2.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是现阶段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结构变动对江苏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8.2%,2002年,江苏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322家,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农业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从调查结果总体看,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增收潜力尚待挖掘.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南京市栖霞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2.38亿元,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调整至1:1:1,蔬菜和多经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63%。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310元,比上年增加260元,其中来自多种经营部分就达170元。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三大优势抓调整栖霞区是南京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郊区,全区拥有耕地面积15万亩,山林面积5.3万亩,水面2万亩,农业资源丰富。我们在对农业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栖霞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发挥三大优势:一是地处大城市近郊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南京本身就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盯住南京、研究南京、服务南京,一定能得  相似文献   

14.
加快发展畜牧业,不断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是促进珙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珙县必须在客观分析自身优势、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着眼市场、立足县情,围绕政府指导、龙头带动、做大规模、做强品质、提高比重,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打好绿色优势牌,发展生态牧业,开发绿色畜产品,做大做强珙县畜牧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5.
从1997年开始,淮阴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小康进程,全面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经济作物面积有突破,占耕地面积比重由26%上升到31%。二是保护地蔬菜面积有突破,全市保护地蔬菜43.4万亩,增加19.4万亩。三是宁连路沿线示范片(点)建设有突破,新建了金湖盛发园艺园等20个农业科技园区。四是农民增收有突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21元,比上年增加264元,其中来自调增经济作物部分人均超过800元。淮阴市农业结构调整,确有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农业农村工作总体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新的形势下,从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建立农民增收考评责任制,在思想上绝不能因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忽视它的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石湖荡镇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全镇现有农业人口6460户、20690人。2004年农民人均收入6741元,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7513元,同比增长11.5%。增收途径主要来自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优化和土地经营效益提升、镇保政策兑现、农业财政资金补贴到位和工业区企业投产、就业岗位增加等方面。2006年,全镇农民人均收入目标为8152元,实际可达8500元,增幅在13%左右。  相似文献   

18.
港闸乳业现代园区是近几年来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由无公害饲料种植、规模化奶牛养殖、现代化乳品加工三个小区组成,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乳业园的建立不仅提高了乳品的产量与质量,而且给农民带来实惠。种植一亩饲料比种粮食增收1000元左右,全区农民年增收100万元以上。饲养一头奶牛能获利4000元左右,农民年增收300万元以上。港闸乳业园区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载体。  相似文献   

19.
一、调整产业结构,树立主导产业 湖南省永顺县目前仍处于传统的“粮猪型”农业结构阶段,产业建设明显滞后,由于新的支柱产业尚未培植壮大起来,农民增收缺乏支撑力。2002年,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8%,经作业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不足45%,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地制约了农民增收。今后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按照“区域化布  相似文献   

20.
关于农民收入、农业增长与农业投入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仍然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近几年来,广东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幅连年下降,1998至2000年每年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0.3、0.5和1.7个百分点。尽管2001年广东农民人平纯收入有恢复性增长,农民增收问题仍然突出。从农民的收入来源来分析,农业收入的减少是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幅下降的主要方面。1998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7年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59.45元,收入增量结构是,农业收入减少94.11元,二、三产业收入增加153.56元。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