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总会计师》2009,(1):148-149
我是茅台人,我爱国酒事业,它融进了我的血液,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这种深厚的“茅台情结”,铸就起了茅台辉煌的大厦。今天,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与“中枢”,茅台的财会工作者正以和谐理财、科学理财、依法理财为宗旨,成为国酒茅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2008,(1):162-162
企业家语录:“茅台酒是茅台的,更是贵州的、中国的。这赋予了我们极大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促使我们围绕“有机茅台、绿色茅台、健康茅台、世界最好的蒸馏酒”的产品定位与“铸造一流企业”的愿景,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茅台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方边 《企业文化》2012,(9):8-10
茅台申请“国酒”商标,更多的是体现了茅台需要转型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茅台在美国被检出塑化剂(DEHP)超标的消息掀起轩然大波。当各界群起揣度茅台海外被检的幕后推手是何方神圣之时,不久著名投资人、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通过微博公开称:“送检的茅台是我的,但我不会做空茅台。”他表示,送检此举只是证实自己对茅台不会主动添加塑化剂的猜测,为可能增持茅台做准备。  相似文献   

5.
最近四川武隆县技术监督局执法队在县城一宾馆查获一起该县最大的假“五粮液”假“茅台”名酒案,共查获以假充真的“五粮液”名酒三十五瓶,“茅台”酒十二瓶,价值达一万多元。  相似文献   

6.
“国酒”茅台的“领导批酒”体制,难以避免沦为利益交换的工具自乔洪赴任茅台之后不久,对他的举报就接连不断,最终于2007年10月3日被批捕。11月18日,天气阴冷,时有小雨。贵阳市南郊一家监狱医院的病房里,前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茅台股份)总经理乔洪在等候他的审判结果。  相似文献   

7.
“虚高”的品牌价值 “国酒之争”持续发酵,茅台“2012年半年度报告”也在此时出炉。 根据财报公布的信息,二季度预收账款比一季度减少了17亿元,比年初减少了30亿元,仅为40.5亿元,按照茅台制定的年度目标,如果要完成规划,下半年茅台的收入要达到145亿元。  相似文献   

8.
“2000年,乔洪赴任贵州茅台总经理时,他曾这样感言:“第一次到茅台时,印象深刻的是蜿蜒山路,如同这个大型企业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时并不轻松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这段时间,茅台葡萄酒已经不能用“躺着也中枪”来形容了。一边是产品外包装设计涉嫌抄袭,一边是与经销商的一场官司,将葡萄酒的暴利赫然公示于众:据了解,茅台“盛世佳酿92小产区解百纳单支精品”出厂价为每瓶38元,而市场建议零售价为1688元,茅台葡萄酒暴利程度竟远超白酒兄弟。而经销资格,自然也成了香饽饽。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注定是贵州茅台的分水岭。高端白酒销售量价齐跌,中低端白酒销售又不给力,导致贵州茅台今年上半年净利增速创下历史最低水平。贵州茅台“十年神话”终“落幕”。在业绩下滑转型效果不佳的基础上,贵州茅台下一步如何转身自救,是其高层需要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乡镇企业科技》2013,(26):67-67
2013年注定是贵州茅台的分水岭。高端白酒销售量价齐跌,中低端白酒销售又不给力,导致贵州茅台今年上半年净利增速创下历史最低水平。贵州茅台“十年神话”终“落幕”。在业绩下滑转型效果不佳的基础上,贵州茅台下一步如何转身自救,是其高层需要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从官员转变为中国白酒之王掌舵人,丁雄军想有所作为今年,茅台带来的最火爆出圈的事,是酱香拿铁。从202 2年推出的年轻人追捧的现象级产品——茅台冰淇淋,到爆火的酱香咖啡,再到今年9月茅台联名德芙推出的酒心巧克力,再到11月联名周杰伦推出“贵州味道”系列鸡尾酒……茅台的每一次出手,都在市场上掀起了一阵风潮。这是茅台集团董事长丁雄军为茅台写出的新故事,跟年轻人有关的故事。毋庸置疑,年轻人才是未来的消费主力,要占领市场,必须占领年轻人的心智。  相似文献   

13.
五粮液和茅台又出手了。 2008年1月,五粮液宣布与中国保健品大王史玉柱所领导的巨人联手打造保健酒品牌,并签署了有关协议。与此同时,茅台对其旗下的茅台啤酒也加强了宣传攻势。中国酒业的版图上,新一轮惨烈的竞争正扑面而来。只是这次的主题变成了“品牌延伸”。  相似文献   

14.
以“国酒敬国魂”系列国字号策划荣获首届中国企业十大策划专家的舒淳,启动了一项秘而不宣的创新工程:即将誉为国器的青铜礼器与享有国酒之尊的茅台进行“千年嫁接”;三年来,专事青铜酒器研究的专家突破了技术、工艺上的重重难关,申办了12项发明专利,现已进入走向市场的成熟阶段。 中国白酒业之竞争在高端产品市场分外激烈,琳琅满目又珠光宝气的玻璃水晶瓶的出炉即为佐证。将国酒茅台盛装于青铜国器,无疑是中华经典文化——青铜文化与茅台文化绝妙而神秘的组合,它将惊世骇俗地展现贵州茅台酒“玉液之冠”和“开国第一酒”的品牌诉求,并永葆其难以挑战的至尊与卓越。  相似文献   

15.
《山东企业管理》2010,(12):35-36
新年伊始,茅台集团宣布上调旗下产品出厂价格。最畅销的53度飞天茅台的价格上调到619元,与此同时,还发布了该类茅台售价不得超过959元的“限价令”。然而,“限价令”却遭遇执行难,一些商场和超市卖到了1300元以上的高价,还有很多直营店出现“有价无货”的状况。这已经不是茅台集团第一次发布“限价令”,看似严苛的“限价令”却一次次成为一纸空文,是什么原因促使茅台价格节节攀升,屡限不灵?  相似文献   

16.
多元化可能导致主品牌被不见长进的“副业”稀释,透支、贬损茅台品牌的价值,为茅台集团徒增资金、管理和投资的风险,使茅台逐渐步入五粮液后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质量》2007,(3):72
中国质量协会于2006年6月23日发出《关于征集北京2007年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优秀QC成果及论文的通知》(中国质协字[2006]51号),其中“优秀论文”已冠名为:“国酒茅台”杯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优秀论文发表。现将征集“国酒茅台”杯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优秀论文等有关变更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质量》2007,(2):75
中国质量协会于2006年6月23日发出《关于征集北京2007年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优秀QC成果及论文的通知》(中国质协字[2006]51号),其中“优秀论文”已冠名为:“国酒茅台”杯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优秀论文发表。现将征集“国酒茅台”杯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优秀论文等有关变更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质量》2007,(1):69
中国质量协会于2006年6月23日发出《关于征集北京2007年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优秀QC成果及论文的通知》(中国质协字[2006]51号),其中“优秀论文”已冠名为:“国酒茅台”杯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优秀论文发表。现将征集“国酒茅台”杯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优秀论文等有关变更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0.
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七月公布的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茅台凭借50.3%的利润率成最暴利公司。这也进一步刺激着人们对于白酒行业发展空间的想象。白酒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造就了茅台、五粮液等白酒“第一阵营”成员。如今“黄金十年”已经过去了,对于那些还没有进入“一线阵营”的白酒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