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晓  王利平 《金卡工程》2008,12(8):88-89
尼采所谓的"上帝之死",指的是对抽象的绝对性的否定.福柯的"人之死",指的则是作为人文科学的"人"最终一定会消失.由于上帝与人的孪生关系,故"上帝之死"必定与"人之死"互为因果.尼采认为是"上帝之死"导致了"人之死",而福柯则是由"人之死"的分析得出"上帝之死"的结论.通过作为后现代代表的尼采与福柯,我们得知了后现代哲学在具有解构性的同时,也具有着建构性,不能简单地将后现代等同于破坏.当我们开始质疑权威并开始独立的思考,就已经进入了后现代哲学的语境.  相似文献   

2.
复式簿记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多年历史了。开始时是在信贷业采用,记账符号"debit/credit"是"人欠/欠人"的含义,这个行业本来是在"人欠"和"欠人"中赚取"利差"的,所以容易理解。扩展到工商各业后,记账符号的原意就不适用了,变成"好用而不好解说",很是尴尬。1907年,两位留日的本科生谢霖和孟森首次以"借/贷"将其引入中国,但在近代中国"借/贷"实际上是同义  相似文献   

3.
韩英彤 《中国外汇》2011,(22):52-53
10月中旬,我们如期采访到摩根大通银行资金服务部中国区高级行政官梁志彦。他在银行资金服务领域已经工作超过了20年,客户服务经验丰富,对银行服务的理解也非常深入。在20多年的服务过程中,他渐渐发现,银行是一个"人"的地方,服务客户更要从"人"的角度进行理解。银行服务是为"人",最终是否满意也要由"人"来评价。发挥"人"的巨大作用,并在银行服务过程中坚持"人"的主客观感受,是梁志彦对银行服务工作的最大领悟。下面,让我们走进梁志彦的"服务世界"!  相似文献   

4.
15年前的今天,中国资本市场尚处于"第一人"时代,如尉文渊等人的中国证券第一人之争,李经谋等人的中国期货第一人之争等.霸主时代、称王时代、教父时代、大鳄时代、首富时代都是后来词汇.正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缘故,才导致"第一人"等"前浪"时代的新潮词汇消解于无形. 白手起家的东北人范日旭,是中国资本市场"第一人"时代崛起的人物,巅峰时期的他坐拥三家上市公司(吉林轻工、北方五环、厦门国泰)和一家信托公司(泛亚信托),旗下资产高达数十亿元.如果重拾那个时代的"荣誉"基座,他或许可称为那个时代的中国投机"第一人".  相似文献   

5.
有的人运气好,出生在富贵之家,一出生就像贾宝玉一样嘴里含着玉,有钱就不是问题。但有钱解决不了第二个问题,也就是你本人"值不值钱"的问题。"值钱"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比如你去找一份工作,人家给你开出百万年薪,那就表明你很"值钱"。有钱和"值钱"是两个概念。有钱的人不一定"值钱",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富二代"腰缠万贯,但除了挥霍什么都不会,这样的人"分文不值"。但"值钱"的人早晚会有钱,因为"值钱"的人  相似文献   

6.
《中国财政》2016,(4):87-88
"人"一撇一捺,是最简单的汉字之一。可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财政局局长郭智跃眼里,"人"字最复杂,人是用双脚站在大地上,所以,要做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财政人,就得顶天立地,为民理财,追求更好、更高、更强。勤学善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10年5月,郭智跃从库车县审计局调任财政局局长,如何"为民理好财"是郭智跃面临的首要难题。库车县人口  相似文献   

7.
人的欲望与需求,不仅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而且也是哲学社会科学最基础的课题。心理学和经济学可能是与人的需求问题距离最近的两门学科,心理学对人的需求进行探底,经济学则直接围绕人的需求研究问题。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经济人"假定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或者说效用最大化,生活中主要表现为财富最大化。可"最大化"的含义是什么?一个人一生需要多少物质财富?毫无疑问,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济学虽然讲求量化,但似乎对此问题关注并不多。约翰·穆勒认为,"经济人"是"最接近真理的假说",可"经济人"对财富最大化的追求到  相似文献   

8.
最近有家权威网站做了一个专项调查,其设问是"你认为日本人对世界贡献最大的是什么?"结果,获得榜首答案的是"日本料理"。接下来细看,选择这个答案的理由是"日式服务"。所谓"服务",无非是指"待人接物",但是日本人的"服务"却显得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9.
日常工作中,常见一些人在要求他人为自己做违背制度和原则的事情遭到拒绝时,以"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来劝诱他人,希望对方私下为自己提供办事"方便"。"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一说法看似在理,实则是极其错误和极不负责任的。众所周知,不论哪个行业,其规  相似文献   

10.
何侃 《财会学习》2009,(1):F0003-F0003
1合作人主导 作为"人合"组织,合伙制是国际上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一种主流形式,"四大"都是合伙人体制.  相似文献   

11.
信心决定一切 中国股市发展靠什么来支撑? 有的人认为"靠政策",有的人认为"靠上市公司",有的人认为"靠资金".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些观点虽然都是对的,但却不是最根本的因素,最根本的因素是"靠信心",尤其是广大投资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     
<正>成功她:"因为别人都不同情你,我才做你的妻子。"他:"你总算成功了,现在每个人都因此同情我。"几个人吃刚去买早餐回家吃,点餐的时候实在太饿,不小心点得有点多。下单的小哥问:"你是几个人吃?"我心想要是说一个人吃的话肯定会被嘲笑:一个人怎么吃这么多啊。于是回答说:"是两个人吃的"。"两个人吃这么多啊!"下单小哥说。  相似文献   

13.
"禁止背书"作为票据任意记载事项,是对票据流通性的限制或弱化。而票据法对出票人、背书人记载"禁止背书"的法律效力的规定却不尽相同,深入分析出票人、背书人记载"禁止背书"的效力对确定票据背书转让的后果、促进票据流通安全、迅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郭维剑 《理财》2012,(7):93-94
"企"字无人则止,作为企业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企业中所有理念、决策、战略和组织结构的设立与执行都离不开"人"这个环节。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核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造精神的管理方式,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时代高速发展,"基本功"一度被人忽视和嘲弄,如今平心静气地仔细想想,一个可以为基本功付出的人,才是最值得被别人尊重的,也是最容易成功的。赚钱的道理其实也是一样。对于赚钱这件事,好像没有几个人愿意花时间来学习什么"基本功",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者居多。曾几何时,有多少人听信了"内部消息"而把资金投入其中,最后只落得个"捶胸顿足,仰天长叹"。  相似文献   

16.
"人"是征税之本,应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具体的征管立法和执法活动中.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根本尺度的思想,而"人口"是理解"人"的一个整体的、定量的现实维度.因此,宏观审视人口规模和结构对税收征管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人口过程会影响税收征管中的"时空认定",同时,目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人口空间结构不稳定持续、就业人口产业...  相似文献   

17.
当电灯第一次照亮人类的夜晚,有人高喊"爱迪生万岁".有很多人曾自称"万岁",也有很多人被歌颂为"万岁".这些"万岁"有真有假,呼喊者有口无心,被称为"万岁"的人,也就是听听,自己骗自己. 爱迪生的"万岁",是真的.因为,他和爱迪生们造就了一个摩登时代.  相似文献   

18.
孔好为 《金卡工程》2009,13(7):254-254
"以人为本"是党对建国以来执政经验的反思和总结.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都是把"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作为核心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前提,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人都会老的,曹操的"神龟赋"就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之句。老是最无奈的事,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必经的过程,我们要平和地面对老之将至。人老了至少要先做到一条:识老。要正视自己的老,少些对"忆旧"的迷恋。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年轻人虚夸  相似文献   

20.
成本核算方法演进的路径和作业成本法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的反差,都表明成本核算的演进逻辑是实现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从"算管结合"向"算管融合"发展。在以知识、智慧为核心生产要素的时代,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已从物的消耗转向人的智慧的应用。人及其行为决定着企业的成本差异,决定着企业的价值。以"人及其行为"作为成本核算支点,用顾客需求驱动下形成的行为束层次和链条结构作为资源消耗和归集的路径,通过"人"与"物"的耦合度分析来揭示人的行为价值和行为责任,实现"核算"、"管理"有机融合,是本文提出的人本成本核算方法的核心内容。在该方法下,行为人的"行为责任"和"行为贡献"能够被清晰地界定,这将促使人尽其智慧进行自我行为管理,并在人的行为层面实现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