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仉建涛 《理财》2005,(4):58-61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和世界各地极端天气现象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气候变化已经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并且全球变暖的趋势及其危害正在加剧。  相似文献   

2.
朱士友 《中国外资》2009,(23):20-22
<正>随着全球环境日益恶化以及化石能源枯竭,特别是"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的日益临近,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推进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目标的国际间清洁能源互动合作,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3.
CDM:民营经济利用外资的新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CDM,融资的蓝海伴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不断增加,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日益恶化,国际间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一个全新的国际合作机制——清洁发展机制(CDM)孕育而生。  相似文献   

4.
刘德顺 《投资北京》2009,(12):86-88
为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联合国于1992年5月和1997年12月分别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该公约下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根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基本原则,《京都议定书》为那些对温室气体排放负有主要历史和现实责任的工业化发达国家(统称为附件I成员国)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限排义务,  相似文献   

5.
郭新明 《新疆金融》2010,(1):120-130
<正>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最严重挑战,气候变化是一个典型的公共品,为了防止"公有地的悲剧"发生,国际社会期望在制定气候变化全球政策的核心内容上达成一致协议,即就温室气体减排的额度、分配及补偿作出规定,以共同遏制全球变暖。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但是气候变化全球政策既是一个"环境规则"履行公约,也是一个"经济权利"分配公约,其目标的具体制定和实施不仅涉及全球发展与公平性问题,而且会影响各国的经济发展利益,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各国都不愿率先承担这份责任。因此各国在全球气候变化政策的核心内容上存在巨大分歧,历次气候大会实质上均是各个国家复杂的利益博弈和激烈的政治较量。  相似文献   

6.
在雷曼兄弟的绿色版图中,环保不应该被当作标签。相反,他应该成为可盈利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从1995年起至1997年11月,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COP1)后至《公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COP3)前,围绕柏林授权书所确定的最迟于1997年签订一项议定书,共进行了8次正  相似文献   

8.
碳基金是指由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个人投资设立的专门基金,致力于在全球范围购买碳信用或投资于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经过一段时期后给予投资者碳信用或现金回报,以帮助改善全球气候变暖。本文从数量与规模、股东结构、设立与管理模式、地理分布、投资方式、投资对象等六个方面分析了碳基金的运行机理、演变历程及其原因,探讨了制约国际碳基金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展望了碳基金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气候谈判见证了中国地位、形象的变化,而苏伟的角色也正在从一位单纯对外的外交官员,向主导中国低碳经济宏观决策的内政官员转换在20多年的国际气候谈判桌上苏伟总是能令对手惧怕,但在旅居德国的北京社科院研究员谢方的印象中,生活中的苏伟却是一位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会议(COP13)暨《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MOP3)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来自180多个国家的约6000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为期12天的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欧盟、澳大  相似文献   

11.
靳东升 《金融博览》2010,(15):52-53
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或消费,随之而来的是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各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开展了一系列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2.
刘丽萍 《投资与合作》2014,(11):361-362
近年来,随着全球极端气候现象的增加,气候变化问题早已从单纯的科学问题演变为事关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利益的综合性问题.该问题涉及全球各个国家,需要各国合作解决,由此气候外交应运而生.中国是国际社会气候外交的积极参与者,气候外交既是中国大外交的一部分,又将影响国内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旨在论析中国气候外交的演变历程、存在问题与应对建议,供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3.
碳金融:不仅仅是机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鹰 《金融博览》2008,(8):21-22
碳金融已经逐渐闯进我们的生活,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要了解碳金融,还得从气候变化说起。1997年12月,一纸《京都议定书》为38个工业化国家规定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温室气体限制排放义务。《京都议定书》在对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总量控制的同时,还设计了灵活的履行机制。它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世界各国中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温室气候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仅占世界49/6人口的美国,能源消耗却达到了全世界的25%,美国每天仅出产800万桶石油,需要进口1300万桶。由于美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存在着尖锐的利益矛盾,各利益集团激烈博弈导致政府始终没有批准签署旨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一波三折,最后在大国推动下勉强达成协议,错失了达成减排协议的好时机。当时,联合国要求,气候协议的达成,必须建立在与会193国一致同意的基础上。这迎合了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但因各国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2011年11月28日—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各缔约方在会议上唇舌激辩,互不相让,再次显示出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不存在地域间的区别,无论哪一国排多少气体,其造成的危害均由全体人类共同承  相似文献   

17.
听月楼 《证券导刊》2009,(46):51-52
峰会来临"低碳"升温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将于12月7日至18日召开,会议主旨是在为《京都议定书》2012年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达成一份新协议,具体希望在以下三方面达成共识:第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岁末,一场关乎每个地球人命运的国际大会——联合国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黯然落幕。虽然会议没有取得人们期待的完美结局,其最后形成的《哥本哈根协议》也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毕竟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了  相似文献   

19.
20.
美国是全世界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也是温室气候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仅占世界4%人口的美国能源消耗却占全世界的25%,美国每天仅出产800万桶石油,却需要进口1300万桶。由于美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存在着尖锐的利益矛盾,各利益集团激烈博弈导致政府始终没有批准签署旨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