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构造物流业生产甬数,对物流业的投入与产出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揭示1991-2008年间中国物流业的各投入要素对其产出的影响和贡献,据此将1991年以来物流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快速稳定增长阶段和动荡增长阶段,并比较各阶段的产出增长模式.认为,中国物流业发展还没有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投入产出还存在不平衡;物流产业的振兴需要在未来继续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引进和培养各个层次的物流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物流业合成指数弥补了扩散指数的不足,不但揭示了物流业发展变化的趋势,还能分析物流业上升或下降的程度。为了从整体上把握物流行业的变动情况,需要利用物流行业的统计信息资源,编制一套直观、形象地反映物流行业过去、现在变动情况的景气指数。笔者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收集统计指标,构建物流景气指标体系,将物流景气指标体系的指标区分为:同步、滞后和先行三类,在此基础上利用1991年至2010年物流景气指标统计资料编制扩散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产品电商物流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已经离不开物流业的发展。通过EViews对山东省农业和物流业在投入、发展和产出方面因果关系的分析,探索农业和物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发现,在投入和产出方面,山东省农业和物流业互为因果关系,在发展方面,不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贺兴东  刘凯  邵伟如 《物流技术》2011,(11):104-106
建立了物流业增长路径模型,分析了物流劳动力投入、物流物质资本投入、物流人力资本投入、物流技术进步水平、物流制度变迁状况对物流业增长的作用,得到了物流业增长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物流业增长路径模型,分析了物流劳动力投入、物流物质资本投入、物流人力资本投入、物流技术进步水平、物流制度变迁状况对物流业增长的作用,得到了物流业增长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物流业发展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生力军物流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1993年,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1.5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2009年,每单位GDP产出则需要2.88个单位的社会物流总额来支持。200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96.65万亿元,同比增长7.4%。其他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7.
李朝敏 《物流技术》2013,32(2):74-77
测算1978-2009年中国物流业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构建物流业经济增长模型,以验证人力资本对中国物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在物流业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水平是物流业经济增长的格朗杰(Granger)原因;但相对于物流业物质资本而言,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平均增长率及其对物流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都较低,物流业经济增长还处于以物质资本要素驱动为主的粗放型增长阶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物流业人力资本水平,发挥人力资本对我国物流业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物流效率定义为物流投入与产出之比,直接反映了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对物流业影响巨大.本文构建了反应物流发展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十六个省市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最终给出了各省市物流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并进行了排名.根据实证结论,提出提高各省市物流效率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9.
田丽 《物流技术》2015,(1):161-164
以物流业投资的固定资产、物流业从业人数作为投入指标,以物流业的增加值、货物周转量作为产出指标,构建了河南省物流产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效率评价模型对河南2004-2012年物流系统的相对有效性、技术有效性、规模效益有效性和超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物流投入、产出总体有效性为44%,在此结果基础上分析了物流产业效率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物流产业效率提升要点及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6,(2):138-142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学术界对于物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经济增长与物流业发展的联立方程模型,将劳动投入、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引入模型中,经过实证研究发现,江西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从促进经济增长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角度出发,有必要提高对发明创造的重视程度和技术发明的转化率,以及大幅降低社会物流费用,提升物流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陈静思  乐美龙 《物流科技》2008,31(5):125-127
中国的临港城市多是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城市,说明港口的存在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城市产业发展和港口的关系是现在的热点话题。论文结合法国经济学家费朗索瓦·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的概念,引入城市产业增长极概念.目的在于研究中国临港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并且通过对临港城市各产业增长率的分析与全国各产业增长率的分析比较,找出推动临港城市经济发展的产业增长极,为未来的港口开发建设发展提出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1991~2006年物流业对吉林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扬 《物流科技》2008,31(10):138-140
文章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吉林省经济增长和物流业相互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吉林省物流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测定了物流业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贡献,为确定物流业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地位,为制订吉林省物流业的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高技术产业各部门以及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三个层面,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大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4.
物流业的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根据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四川省1985~2006年经济增长和物流发展水平、三个产业产值的年度经济数据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四者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即四川省物流发展水平和三个产业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对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中国1978年至2009年农业、制造业、金融业收入增长的内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收入对生产率和发展速度冲击的反应是发散式反馈效应,生产率与农业发展速度的变化导致农业收入有一个较小且短期的收入增长,之后农业收入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制造业收入对生产率和发展速度冲击的反应是一个收敛式反馈效应,制造业生产率与发展速度可以稳定地长期地提高制造业收入水平;金融业生产率与行业发展速度引起行业收入长期大幅度的波动,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波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晓 《物流技术》2012,(3):36-38,70
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定量角度利用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分析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从动态的角度利用脉冲响应分析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具有平缓的正向冲击效应,而经济增长对物流业的正向冲击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17.
闫笑非  杜秀芳 《价值工程》2012,31(33):140-142
近年来,中国工业一直占据着第二产业近85%的比例,它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而工业增长中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越来越大。本文采用VEC模型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工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从长期均衡关系来看,还是从短期波动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房地产、金融业产值增长对中国现代工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中国现代工业变化既具有较大的短期波动惯性,又具有一定的基于长期均衡关系的反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文中阐述了成都市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了发展成都市现代物流业的一些措施和方法,为实现成都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增长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9.
樊莹  程娟 《物流科技》2012,(7):49-52
根据近年相关统计数据,分别计算了物流扩散指数和物流综合指数,并应用回归方法分析了物流景气指数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为证明物流业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We investigate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externalities in the disagglomeration and growth of the advertising-agency industry. A simple model of high demand, low wages, and externalities associated with clusters of related industries can explain the dispersion of advertising agency employment across states. Other factors affected the industry growth rate within states. Consistent with Jacobs and Porter but contrary to Marshall, Arrow, and Romer, competition, but not specialization, enhanced growth. In accord with Porter (1990), growth increased with buyer cluster size. Diversity had no effect on growth. Despite improvements i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reducing effective distances, location still mat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