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市场就一直动荡不宁,虽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还在认真工作,但国际货币体系的功效为不少人所怀疑。更有极端者认为,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仅仅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各国的对策采取默认而已,即黄金非货币化、汇率浮动化和储...  相似文献   

2.
怎样看待“超主权储备货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思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问题上,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中国。因为今天的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走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中国对美元资产的“信赖性”。如果中国投出了不信任票,那么,美国市场的资本流出一旦发生,不仅会加快动摇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格局,也会挽回和改善美元储备国家的财富损失和非美元储备体系国家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状况的恶化局面。所以,欧洲很多国家都赞成中国周小川行长改革美元货币体系的倡议,不少人都希望中国在这场货币体系改革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逐步地暴露出了现如今国际货币体系的种种弊端,在此背景下,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其实施意义在于,克服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有助于全球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已经拉开序幕,中国应该参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委员,我主要讨论一下中国的情况,尤其是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因为这项改革事关中国的利益,但是我认为它还没有引起中国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马宇彤  高珂  曹博 《魅力中国》2010,(29):320-320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是一个再平衡的过程,它对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改革的要求,而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早已经不能置身于世外。本文以此背景论证“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汇率改革之间是相互动态的关系:双方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国际政治学中的多极均势理论来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及解决之道,从理论上证明多极均势状态应该作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目标.中国在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初现多极化趋势的形势下.应该采取均势战略.努力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一极,构建安全、稳定、高效、公正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7.
张梦 《环球财经》2005,(3):82-83
在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下,中国和马来西亚处在类似的货币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马来西亚及中国汇率体制的改革、汇率的调整,存在共同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调节各国货币关系的一整套国际性的规则,安排、惯例和机构,国际货币体系的存在,对国际金融活动的正常运转,乃至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包括汇率机制,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机制,国际储备资产形式。  相似文献   

9.
宋雪丰 《理论观察》2011,(4):120-121
国际货币体系从19世纪末至今,经历了很多次的危机,也实行了多次的变革。2009年经济危机又一次暴露出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改革的命运。本文试图通过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分析.从国际储备货币的角度审视是应该选择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还是选择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10.
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指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得到普遍接受、持有者很容易用它去交换世界各国商品的性质。要准确衡量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必须把使用量和使用范围综合考虑。以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来衡量,美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际货币,全面发挥了国际间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的职能。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与国际货币体系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李继民 《中国报道》2009,(10):80-81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种种弊端终于从担心变为现实,中国在呼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同时也开始谋求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汇率升值预期过高的基本因素是货币性的,实体经济层面升值压力并不大。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应放在世界贸易、货币体系的大环境下考虑。在当前的贸易体制下,汇率对世界贸易基本格局的影响已弱化。中美贸易失衡,是美国与亚洲地区经济结构的失衡,应加强双方的合作,争取时间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中国应进一步强化内需主导战略。在经济和货币上。与亚洲国家一起,逐步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13.
正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03年一系列的文章中我们提出,全球货币体系由中国和东亚国家所采取的出口驱动型增长战略所支撑,这一体系有可能会持续十年或更长时间。即使在中国的劳动力最终被全球工业经济完全吸收,并继而加入中心国家行列之后,该体系通过重新纳入其他国家,如印度来承担当前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从而得以  相似文献   

14.
曲谐 《沪港经济》2009,(9):24-31
4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伦敦举行的20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上,提出“建立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主张。“建立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主张的提出,有其深刻的背景,那就是中国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蒙受了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在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下,中国和马来西亚处在类似的货币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马来西亚及中国汇率体制的改革、汇率的调整,都存在共同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声音     
《西部论丛》2006,(1):11-11
我们期望,中国货币体系进一步实施灵活汇率,将改善全球经济及国际货币体系的动作和稳定性——G7在2005年12月初的措辞强硬的声明显示美国等国依然会紧握“人民币”牌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国际货币体系重心开始由英国向美国转移,但是由于美国没有及时的承担起或者发挥好其应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起到的作用,各主要国家无法达成一致协议,导致英镑区、美元区和法郎区等货币区域利益组织形成。从20世纪30年代英镑区和美元区对中国法币改革的影响过程来看,英国和美国都积极参与了中国"法币"改革,最终美国凭借其强大实力而最终胜出,中国通过与美国签订《中美白银协定》,使得中国币制改革有了所需的外汇储备而得以成功实施。美国倚仗强大的经济实力向中国提供巨额资金以收购自己所需的白银储备,并向中国提供高额贷款,使得中国"法币"币值的稳定依赖于美元外汇储备,这样"法币"与美元就建立了实质的联系,这也证明货币的国际化是以一国经济实力和金融实力的强大为基础的,国家的综合实力才是货币扩张最终决定因素。虽然美国通过控制中国"法币"而控制了中国货币权,但在客观上也对中国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大趋势——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入手,分析亚洲货币一体化的现状,认为创造亚洲的共同货币——亚元是亚洲货币一体化的理想选择。并阐述亚洲货币一体化仍然要大致经历欧洲货币一体化所走过的几个阶段。分析中国在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货币体系不仅具备制度的核心内容(社会性规则)和基本功能(减少不确定性),而且还具备制度的本质特征(公共品)。纵观国际货币体系史,无论哪种国际货币体系,其正常运转都得依赖于国际合作。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共同利益使得作为公共品的国际货币制度能够在"无政府"状态下达成合作与合理秩序。霸权衰落后的国际合作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各国的国内协调与国际协调权衡或决策的内生需求,并可通过国际机制的作用而得到促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既取决于世界储备货币发行国之间的货币政策协调,又离不开世界储备货币发行国(尤其是美国)与奉行出口导向战略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合作。国际货币制度合作的路径取向应是从区域性合作到全球性合作。无论是为了寻求多边世界的合作还是作为利益的相关方,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都要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进程,其突破口在于推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以提高人民币的区域地位和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张澍 《亚太经济》2004,(6):10-13
纵观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的历史发展和考察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防范危机的作用。国际货币体系向三大货币联盟发展存在合理性;结合欧洲、美洲和亚洲三大区域货币合作实际的分析,也揭示了构建三大货币联盟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