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潮商》2014,(6)
正1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按照新标准,全国城市被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等7座城市;成都、南京、香港等10座城市符合特大城市标准。《通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了明显增长,原有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已难以适应城镇化发展等新形势  相似文献   

2.
微观     
《房地产导刊》2014,(12):28-28
正#国务院新标准:中国有七个超大城市#小编语:11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按照新标准,全国城市被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1 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等7座城市;成都、南京、香港等10座城市符合特大城市标准。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网友对这一事件的不同声音。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上有20座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大城市,到本世纪末,将出现25座超过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未来的特大城市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1900年,世界上十个最大的城市依次是:伦敦、纽约、巴黎、柏林、芝加哥、维也纳、东京、彼得堡(今列宁格勒)、费城和曼彻斯特。到2000年时,世界上十个最大的城市将是:墨西哥城、圣保罗、东京、纽约、上海、北京、里约热内卢、孟买、加尔各答和雅加达。那时,发展中  相似文献   

4.
部委     
<正>《“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发布提出完善城市住房体系等40余项措施7月上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40余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措施,包括完善城市住房体系、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加大内涝治理力度等内容。方案指出,“十三五”以来,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超过2300万套,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7000公里,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方案明确,到2025年,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燃气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深入推进,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43%。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建立,  相似文献   

5.
特大城市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高度的人口聚集会引起“城市病”横行、城市体系发育不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加剧等问题.立足于我国具体情况,结合国外特大城市人口调控经验,提出我国特大城市人口调控应通过建立“都市圈”“卫星城”等新城分散市中心人口压力、增强周边地区人口吸引力、经济调控、建立高效交通网、加强政府主导等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中型城市的概念中国城市规摸主要指城市人口规模。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标准,按市区(不包括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划分为四组: (1)100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在实际经济统计分析中,又划分为100~200万人口和200万人口以上两个规模组);(2)50~100万人口为大城市;  相似文献   

7.
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状况、特征及问题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特大城市始终是城镇化的核心,并且在城镇化水平稳定的情况下,特大城市仍将不断扩张.特大城市数量的快速增加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些城市的经济总量在我国经济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通常是所在区域的发展核心,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了解这些特大城市的发展现况以及从GDP、人口总量、建成区用地等多指标角度分析它们的发展特征,将有助于准确了解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下一步调整政策的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8.
《科技与企业》2014,(2):I0001-I0001
正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应尊重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市场在城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国土部、住建部等13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目前正在做最后修改。《规划》拟提出,城镇化建设中要更多地采用市场化方式,企业将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政府则主要负责城市建设的管理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相似文献   

9.
雨山 《上海房地》2014,(4):28-30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土地新政“款款而来。不经意问,国土资源部的”今后将逐步调减东部地区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除生活用地外,原则上不再安排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的新增建设用地”的政令,触发了公众对新政助涨房价的担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因此,走城市化和现代化道路,不能仅依托少数大城市.虽然我国已有超过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17个,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36个,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较低,未来将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2000年,我国259个地级城市中,有特大城市36个,大城市54个,中等城市132个.地级市绝大多数已具备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但其功能仍不十分健全,其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均较小.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要把完善其城市功能为重要任务,以充分发挥地级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郊区化的推进,农转居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特大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农转居步伐,提升城镇化质量,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当前特大城市探索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在我国特大城市北京,农民一次性整建制转居成本,其中集中城镇化地区平均约为50万元/人,非集中城镇化地区平均约为20万元/人,转居成本已经成为制约农民整建制转居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探索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分时期分批次有计划地推进农民整建制转居工作,并从集体经济组织功能转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加大土地制度创新力度、完善农转居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关于"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不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的报道属误读1月12日,国土部官方微博"国土之声"发文称,近日关于"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不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的报道属于媒体误读。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供地政策不是‘一刀切',我部切实保障民生用地,对中央确定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实行计划单列、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早在1993年12月4日就推出《乡村建设城镇化》构思。2007年,在张荣寰的《中国复兴的前提是什么》一文中正式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央政府更加重视新型城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好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实现四化同步发展。一、城镇化建设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规律性经济社会现象,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农业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和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的"三维一体"互动的社会变迁过  相似文献   

14.
人口变化与地区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一些特大城市人口加速、过快集聚,已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特大城市是城镇化的客观必然,尽管特大城市容易滋生大城市病,但是如果规划和管控得好,特大城市不仅可享受更高的城镇化质量,而且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特大城镇化的本质是人口的调控和人口再分布,因此从特大城市入手更容易发现人口调控的内在规律.在世界上众多特大城市中,东京的特大城镇化战略无疑是目前世界比较具有代表性、较为成功的特大城镇化案例.本文将深入剖析东京特大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并总结贯穿于其中的人口调控经验,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为中国特大城市的人口调控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进程中的特大城市偏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联合国的世界城市人口大数据库,对1950年至2015年世界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世界城镇化进程存在"特大城市偏好"现象,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城镇化贡献显著增长,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稳定,小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较大但不断下降;我国城镇化的超大城市贡献已与世界典型国家相当,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城镇化贡献相对较低。建议应准确认知我国"城市"实质,积极发挥我国城市第二战略空间作用,实施区域差异化城镇化政策,因地制宜推动大城市和小城市发展,以健康有序的城镇化政策来协助落实国家的区域协调和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6.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有力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大幅提升.进入新型城镇化"下半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有效应对城镇化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是我国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任务.对城市"生命体征"进行细致"把脉"可以发现,中心城市人口密度提升、疫情和极端气候冲击加深、人口快速流动、部分城市落户门槛较高、社会多元化等对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带来多方面挑战.针对新型城镇化"下半场"的新要求,应充分发挥制度和技术优势,着力提升城市服务管理能力、共建共治能力、风险防控能力,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7.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中心城区的承载能力、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看法与建议,旨在为全面提升该区域的城镇化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效廉 《活力》2007,(4):6-7
哈尔滨是一个拥有980万人口、5.3万平方公里土地的特大城市,2006年市区人口列全国城市第7位,综合实力列中国百强城市第10位,适宜旅游城市列第9位,成长型竞争力城市列第28位。如果将国内主要城市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以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为一线城市,重庆及广州、深圳以外的副省级城市为二线城市,其他省会城市与较大城市为三线城市的话,哈尔滨市除综合实力尚停留于二线城市内,其余各项指标均已降至三线城市中。  相似文献   

19.
着力盘活挖潜,切实实现土地市场"阳光工程"江苏省沛县是全国综合发展实力百强县、中国产业百强县、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园林县城。全县辖区面积1576平方公里,人口127万。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资源匮乏、节约集约利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沛县国土资源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内涵式增长、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注重开源节流,着力盘活挖潜,强化跟踪监管,有效保障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需求,为构建城区、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打下  相似文献   

20.
析新型城市区域形成与发展周家高一般在理论上可以将城市化划分成两个基本类型:1、集聚型人口城市化,即人口向城市中心区集聚,既包括人口从圈外流向城围内,又包括人口从远郊区流向城区。所以,在工业化以后的城市化,第二阶段就是大型城市带或大城市区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