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正城市交通是市民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地域扩大、机动车迅猛发展等因素带来的交通拥堵、出行时间延长、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交通事故增多等负面效应也日益增加。在此形势下,多元化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公共自行车是目前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交通"中产生的新举措,其或者作为城市独立的公共交通工具或与城市轨道交通、公交车及出租车共同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能满足居民多层次的中、短距离出行以及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发展公共自行车重要性的认识,分析了南昌市公共自行车运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公共自行车运营机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且着重从理论角度研究其在"低碳出行,绿色生活"理念下如何完善运营机制,希望可以为未来的更多城市的推广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配送车辆高频率、小批量、多停站行为引发的交通拥堵、尾气污染及能源消耗问题,将“行为理论”引入城市配送领域,从出行链的角度研究城市配送模式,提出了四种配送车辆出行链模式,并建立配送车辆出行链模式的四维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分析城市配送出行链特征与交通和环境影响的互动关系,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低碳交通作为日常出行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交通方式,成为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趋势。当前,公共自行车等慢行交通作为一种健康短程的低碳出行方式受到广大杭州市民的青睐。但是,近年来由于杭州市慢行交通公共产品在不同时空维度上的需求存在差异性特征,导致政府供给与居民需求出现脱节。论文针对不同区域居民出行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现状特征,提出了完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供需状况失衡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TOD模式下佛山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四化  鞠小颖 《价值工程》2019,38(14):62-64
从佛山市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现状出发,结合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实施的TOD发展模式,通过典型代表地区的调查数据分析,梳理出佛山市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特点。根据目前佛山市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公共自行车"合理并存的建议及对策,从而优化公共自行车系统使其更好地为市民服务。最终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话题的重点,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的出行方式正在迅速的推广、普及,自行车服务系统的运行并不是令市民很满意。主要针对公共自行车站点的系统设置和各站点自行车锁桩数量如何安排进行讨论,并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相应的统计及优化。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7,(24):44-46
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短距离出行工具,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然而,作为旅游胜地的桂林,其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设置仍存在较少、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桂林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现状,在对相关因素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得出一个使公共自行车既能方便市民出行,又能方便游客出游的候选租赁点的布局方法,使得布局比传统的布局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随着低碳环保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出行方式逐渐被推上了研究议程。株洲公共自行车系统自去年实施以来,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由于经验不足还存在经营、设施、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及规划方向,通过总结国内外经验,提出相关解决办法,用以完善株洲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达到真正服务株洲市民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国外大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及其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一、国外大城市交通的几种模式  当今国外大城市的交通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1.轨道模式代表性的城市是东京。据东京有关部门的调查,在东京日平均803万出行人次中,步行为56.5万人次,占总出行量的7%;轨道交通为591万人次,占总出行量的73.6%;小汽车为62.55万辆次,占总出行量的7.8%;自行车、摩托车为62万辆次,占总出行量的7.7%。可见东京的主要交通方式是轨道交通,即电车(在东京被称为高铁)与地铁。东京的各大会社有约定俗成的定规:公司“常务”以上的高级人员,上下班不准乘坐小汽车,只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一般乘坐电车或地铁。实际上,不仅是常…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分析了大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发展特征;其次,以北京市旧城区骑自行车居民为调查对象,探讨了自行车出行普遍存在的违章问题、停车问题以及公共单车租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机非物理隔离、设置左转弯自行车待转线、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等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了大城市自行车交通的发展特征;其次,以北京市旧城区骑自行车居民为调查对象,探讨了自行车出行普遍存在的违章问题、停车问题以及公共单车租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机非物理隔离、设置左转弯自行车待转线、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等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2.
TOD的中心部位是商业中心和交通站点,其步行范围大约六百米。它的整体区域要便于行人的行走,且该区域集各式各样的商店、住宅、办公楼以及其他公共设施为一体。TOD区域内工作或者居住的行人可以方便地乘坐公共汽车或者其他交通工具,也可以通过步行、自行车、私家车出行。目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正在北美乃至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被推崇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与使用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自行车作为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它在建设低碳城市、创建资源友好型社会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率先运行的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得到一定的规律和经验,为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完善提供建议,对我国其他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剑锋  肖文明 《价值工程》2019,38(20):33-35
2016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和租赁自行车融合发展的新型服务模——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迅速,以其手机APP随借随还的使用模式,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一定程度改变了市民的出行习惯,但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局部公共空间投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数量过度饱和等问题。本文从平衡推动分享经济发展、满足市民公共服务、保护公共设施资源三大诉求出发,提出综合车辆周转率、停车空间承载力、骑行空间承载力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总量控制规模估算方法,以深圳为例进行总量控制规模测算,对城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峰 《经济界》2013,(4):85-88
随着地铁线路的广泛铺开,"居民从地铁站到所居住社区的这最后几公里路程如何解决"的问题逐渐被提到议事日程,对于短途出行难题,目前社会普遍存在两种解决思路:一是公共自行车;二是公交微循环系统,但其中最为低碳、环保、绿色的短途出行方式非公共自行车莫属。通过考察各地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找出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各地继续深入推广这一低碳、环保、绿色生活方式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6.
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开展公务自行车试点。机关工作人员每月少开一天车,倡导“135”出行方案,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匀行乍,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出如上表述。  相似文献   

17.
正继网约出租车、私家车、大巴、"摩的"后,这两天眼尖的北京市民又在中关村发现了"网约自行车"。这种网约自行车不用办卡,用手机就可以完成借车、还车、缴费等过程,骑行半小时收费1元钱,但目前仅限在五环内骑行。(8月25日《北京青年报》)现在,许多城市都有公共自行车,大大方便了市民绿色出行。不过,公共自行车的使用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首先,使用者必须持身份证到指定  相似文献   

18.
公共自行车系统供给模式分析 萨瓦斯将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划分为十种形式, 即政府服务, 政府出售, 政府间协议, 合同承包, 特许经营, 政府补助, 凭单制, 自由市场, 志愿服务和自我服务①. 在本文中, 将目前国内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分为主要的四种基本模式: 即纯民营建设模式; 政府服务模式;PPP模式; 合同承包四种供给模式类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出行链的居民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空间与居民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活动分析法(Activity-based Approach)是将时间与空间、活动与移动、选择与制约结合起来分析人类行为的有效手段.基于出行链(Tour-based)分析思想,以2007年北京城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次序Logit模型对居民工作日出行的多目的性、交通方式机动化程度的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对居民出行链的决策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居住空间由中心向外缘扩展,居民出行的多目的性增加、机动化程度提高,扩展至五环以外有所回落;活动时间、移动时间、出行距离对出行链的多目的化、交通工具机动化具有正向影响,晚高峰的机动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自行车出行经验及现状的对比分析.结合西安市本地现状,以缓解交通压力、实现低碳出行、促进休闲旅游、塑造公益城市形象为目标,通过对课题框架、设计模式、公益服务功能等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提出了适合西安的城市自行车交通规划及使用系统,内含自行车停放站分布规划、自行车设计及配套设施使用原则及管理模式,力求通过自行车交通出行的推广及普及,为西安低碳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