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目标:科学建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深入剖析数字经济发展时空演变特征。研究方法:基于2013~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赋予权重,并采取描述性统计、泰尔指数、自然间断点分级法、莫兰指数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年递增,但四大区域和五大经济带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其中差距来源于区域间和区域内两大方面,且东部区域的贡献最大;空间上呈现"东—中—西"及"沿海—内陆"依次递减之势,大部分地区处于低水平区且长期无跃迁保持稳态,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充分与不平衡问题依然严峻。研究创新:测算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对总体、四大区域及五大经济带做时空测度。研究价值:丰富和完善中国数字经济指标体系的建构与测度,为中国数字经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差异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繁荣的时期,也是区域经济格局差异不断扩大的时期。本文利用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运用绝对差异统计法和相对差异统计法,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工业经济区域差异较大,尤以东、中、西部区域间的差异为甚。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山西省分为晋北、晋中、晋南及晋东南四个区域,通过选取山西省各区域2003年至2011年的相关经济与金融发展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对各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程度,区域间、区域内金融发展差异程度及总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计算了其相应的差异贡献率。结果表明,晋中地区的差异程度最大;总差异先升后降,区域间差异走势与其基本吻合,区域内差异以较小的幅度上升;区域内差异在多数年份决定了总差异,晋中地区的差异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刘芳  王培暄 《企业活力》2013,(6):103-108
采用人均GDP、GDP和人口指标对2002年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定量测度,运用绝对差异、相对差异、MLD指数和泰尔指数来描述这三大区域经济差异程度,得出的结论是: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自2005年开始呈缓慢缩小趋势,苏南、苏北、苏中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是造成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但三大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从2005年开始逐渐缩小,对江苏省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影响程度在下降。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在扩大,尤其是苏南内部的经济差异最明显,对整体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程度显著增强。苏中及苏北地区发展相对均衡。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8,(1):59-62
本文运用相对发展率与泰尔指数方法,对山西省2005-2015年以区市为单位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展现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与特征。研究结果发现:(1)山西省人均GDP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总体上经济增速变缓;(2)研究期内山西省区域经济差异总体呈缩小趋势;(3)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占总差异比例最大,其内部差异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4)造成差异及变化的原因在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产业经济结构的不同及宏观经济背景变化等。  相似文献   

6.
7.
一、柳州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比较科学界定“城”与“乡”的区域范围是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筹异的前提,根据柳州市经济统计疗法,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作为碳排放指标,对1995~2009年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进行结构分解,并实证研究不同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中国碳排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大于人均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三区域划分标准下,碳排放总体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差异;八区域划分标准下,碳排放总体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人均GDP、产业结构是造成碳排放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目前公共服务不平等是常年累积的结果,而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旨在通过对增量供给的调整来逐步改善公共服务现状。本文用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中“本年支出合计”数据反映“公共服务增量供给”,将计划单列市单独考虑从而扩大样本至36个,测算比较户籍、常住不同口径下基尼系数、广义熵指数的差别,并进一步按“城市型、城乡型地区”、“经济发达、欠发达地区”子样本和按支出分项分解不平等。研究发现:目前公共服务增量供给不平等程度依然很高;户籍口径公共服务增量供给不平等远大于常住口径,且这种现象被掩盖;2007年以来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降低了公共服务增量供给不平等度,但这种作用有减弱趋势,这值得“均等化”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警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泰尔指数和面板平滑迁移模型(PSTR),分析我国30个省份(2003~2012年)的区域污染排放差异变化,并基于测度结果和区域收入与污染阈值特征,提出我国区域污染治理对策。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污染排放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中、东部为主的区域内差异,西部区域内差异也正迅速拉大。整体上污染排放强度随收入增长呈现出“拖尾式”倒“U”型发展趋势,人均GDP较低省份在越过122万元收入阈值后,收入提升对于污染减排的影响将由抑制转为促进;而人均GDP较高省份在越过427万元收入阈值后,收入增长的减排效应将明显减弱。格局分析表明,当前我国污染排放正呈现出一种“双期叠加”的“橄榄形”格局分布,为提高减排有效性,政府应依据不同区域的收入特征采取差异化的分区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12.
健全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支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先测算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示各区县公共服务总体均衡水平较高。随后评估财政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发现转移支付具有较强的总体财力均衡效应,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中心城区与郊区两大区域内与区域间的财力均衡效应直到2005年后才逐年放大,有效地缩小了区域内与城乡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据此建议:转移支付要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重心应该是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的区域分布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所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严重失衡。本文以江苏省为例,主要从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等方面来剖析,进而寻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适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从产出和投入两个方面分别对甘肃省各市州间、县区间的公共卫生和教育方面的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基于分析得出四点结论,为今后调整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促进省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鉴于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和谐社会构建意义重大,使得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差异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1998—2008年样本数据,运用GINI系数、对数离差均值和Theil指标,对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及其趋势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4大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呈逐渐上升趋势,省际间差异则呈先降后升...  相似文献   

17.
大中型工业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我国2006年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数据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差异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共环境支出是实现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2000—2014年31个省、市、区相关统计数据,引入泰尔指数法对中国公共环境支出的非均衡性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公共环境支出总体差异性呈逐年缩小趋势,且区域间差异也呈不断下降态势,但区域内差异始终保持对总体差异的较大贡献度,成为地区差异的主要矛盾;而从各经济区泰尔指数分布来看,其内部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即公共环境资源配置与其人口匹配度呈明显分异状态。此外,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环境支出两个交叉维度划分的标准类型可知,仅有北京、天津、内蒙古和黑龙江实现了第Ⅰ类型(经济发展与公共环境支出双高型),其余地区均未实现第Ⅰ类型。据此,本文提出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重点扶持且合理有度、推进地区协同共享治理模式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空间尺度效应可有效揭示区域经济差异系统特征。本文运用锡尔系数及Moran′s指数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多维尺度测算,研究发现,新疆三大区域、各地州市和县(市)层面的锡尔系数值与Moran′s指数值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存在空间尺度效应。对空间尺度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新疆三大区域、各地州市和县(市)层面的尺度方差逐级升高,同时三级尺度对新疆总体经济差异的贡献率也随尺度的降低而增大,其政策意蕴在于,未来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制定,应根据不同空间尺度经济差异特征,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级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