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首先梳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空间重构关系,在分析都兰县城乡空间现状基础之后,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都兰县空间重构的要求,提出了以功能提升优化城乡空间结构、以产业发展促进城乡空间增长、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空间集聚、以质量提升强化城乡空间管治的县域城乡重构机制,并对县域、城镇、工矿区、乡村中心社区等的空间重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层面探讨资本密集型投资偏好等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结合200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运用面板静态和动态估计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城镇化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资本密集型偏好显著恶化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并在很大程度上蚕食了发展城镇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因此,为更好地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中国需要纠正以往的资本密集型投资倾向。这一结论也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不同类型农民所拥有的资本类型为切入点,分析不同路径城镇化的人群特征及其可持续性水平,找寻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具体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分为以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群体为主的主动城镇化和以被征地农民群体为主的被动城镇化,不同群体的城镇化可持续性存在差异。"产业—城镇"协调发展是同时解决两种途径农民城镇化的关键。除了安居和乐业并重外,可持续性城镇化提升的制度供给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考虑代际差异、提升综合资本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4.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户籍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镇化质量提升的重要障碍。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核心,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则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前提条件。为此,要按照"统一户籍、普惠权利、区别对待、逐步推进"的思路,标本兼治、长短结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  相似文献   

5.
城乡关系如何从二元分割向一元融合转变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以渐进改革的方式,经历了工业化主导的松动型城乡关系、土地城镇化主导的单向型城乡关系、新型城镇化主导的融合型城乡关系3个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演进阶段.新时代,亟待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关键是深化城乡二元要素结构的改革,尤其是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以实现城乡发展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  相似文献   

6.
幸福感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着眼于增强居民幸福感。在厘清"幸福感"与城镇化质量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不同时期、不同收入人群幸福需求层次及幸福感空间差异进行分析,深入探讨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进而从健全体制机制、夯实产业支撑、改善生存环境三个层面提出幸福感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原则之一。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区域,近年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体系已初步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在扎实推进。目前,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城镇化规划不科学、生态文明理念匮乏、城镇化方式粗放、城镇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科学规划,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发展生态生产力,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了新型城镇化水平,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出“U”型的非线性特征,且样本期间,中国大多数城市并未跨过U型曲线的拐点,即两者对城乡收入差距仍具备有效的缩减作用;在区域异质性分析中,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型城镇化对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显著,这与大多数城市尚未跨过拐点一致,同时伴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抑制城乡收入差距具有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伊曼璐 《价值工程》2014,(18):308-30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联系日益密切,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下的城乡关系矛盾开始不断凸显,原有城乡"二元"规划模式已难以满足实际发展需要,城乡发展逐步失衡……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类代表性城市,其未来城乡发展道路值得关注。本文基于对资源型城市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综述,探索其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与发展阶段的特色城镇化监测指标体系,是引导并推进省域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城镇化水平、质量、效能、城市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城镇化水平与质量,从动态的角度更加关注城镇化发展的潜力与能力,并通过城市管理引导与推进城镇化进程.指标体系设计中,兼顾城乡一体、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城市功能提升等城镇化特点.最后以山西省为例,对特色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测算与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1.
"协调、均衡"是新型城镇化应有之义,但如何走向城乡、区域的协调和均衡却需要因地制宜的实践探索和更为系统的理论总结。苏州提供了一个空间均衡型城镇化的典型案例,无论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大中小城镇之间都表现出相对均衡协调的发展状态。从自然环境、城镇化历程、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与分权相关的制度设计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苏州空间均衡型城镇化的发展成因,并总结了这种城镇化模式在缩小城乡与区域差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品位等方面的优势,以期为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2.
2013年莱芜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始终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动力,做到城乡统筹、规划引领、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着力提升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建设宜居幸福的美好城市。本文通过分析莱芜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现行的体制机制,对莱芜市现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及管理制度做深入理解和剖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农民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农民工是城镇化的生力军和人才资源,农民工就业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维稳器和助推器。城镇化能有效扩大城乡就业,城镇化是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关键着力点,城镇未来发展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实际有效城镇化率低;大中小城市以及城镇化无序发展、粗放型发展等,影响了农民工就业。因此,要提高城镇质量效率,加快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镇化内涵式发展,促进农民工本土化就业。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视角下中部地区多元城镇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乡差距大、城镇化滞后都是制约中部崛起的重要因素。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创新城镇化模式,实施统筹城乡的多元城镇化模式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之一。因此,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总体目标,构建起以市场为主导,整合中部地区城市群资源,构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大制度创新,逐步消除二元体制的多元城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进程中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相伴而生、相互促进。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迅速提高,2002-2011年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2012年达到52.6%,同期社会保障制度也在逐步健全和完善。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在制度层面覆盖城乡的背景下,制度城乡分割、群体分立、区域分离问题逐步发展成为制约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迅速增强。着眼于将城镇化的阻力转变为动力,我国应加速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与整合。  相似文献   

16.
特色小镇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和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运用空间交易费用和产权配置相关理论,构建特色小镇多元协同空间组织模式;以杭州市"互联网+"特色小镇为例,应用多元协同空间组织模式来分析特色小镇,得出特色小镇在降低空间交易费用等方面较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有着显著的效果,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特色小镇这种发展模式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为城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及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的深度发展及政策思路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战略举措和必由之路,其深度发展对提升城镇化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效率性运转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城经济"利用的高效率和"市经济"运行的高效率对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入解析,全面阐述了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现实状态与表现,并从需求的总动力、供给的总动力、结构转换的动力及发展中的阶段性动力四大层面对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动力机制做出论证说明。最终从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均衡性的利用状态与系统化的利用模式等"城经济"效率提升方面和实现城市商流的规范化建设体系与高效率的运行状态等"市经济"效率提升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政策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山东省烟台地区为例,对农村城镇化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就农村城镇化对城乡发展的积极效应及其负面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破解用地供求瓶颈,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江苏省重点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型城市之一,徐州高度重视城镇化在扩大内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大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转型的同时,始终坚持城乡布局统筹规划、建设资金统筹安排、重大项目统筹推进,全面提升中心城市、中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水平,着  相似文献   

20.
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自2010年迄今已连续五年出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2014"共包括16部著作。其中:《追赶接力: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3~2014年度的重大研究课题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路径与方法;《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从城乡二元到城乡一体——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突出矛盾与未来走向》等10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