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速度很快,令人目不暇接.而站在市场最前沿的企业家们也敏感地发觉到了这一点,纷纷将触角伸向了艺术品收藏投资领域.明清家具馆、紫檀博物馆、彩陶馆、美术馆等许多有着企业背景的博物馆的相继出现,就充分表明了企业家和企业已经大举进军收藏界,并且形成了有规模的收藏,甚至有许多企业家已成为中国收藏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2.
2008华人收藏家大会海派民间收藏展展出了众多民间收藏的文物精品。无论是刚刚结束的香港苏富比拍卖,还是近日在上海闭幕的2008华人收藏家大会,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向已成为收藏界关注的主要话题,一度借助于经济辐射散发出斑斓色彩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好日子似乎也已经到头。面对经济调整阴影下的中国艺术品收藏,不少参加  相似文献   

3.
<正>不久前我在德国柏林访问,抽空参观了当地的一家博物馆。该博物馆的艺术品由一个家族的几代人精心收藏,现在则全部捐赠给了社会。艺术品让人看到了"美",捐赠艺术品的这个家族则让人看到"善"。捐赠人没有在博物馆门前立一个捐赠者的大铜像,也没有通过电视和报纸多次全方位报道,只是在展品目录上有个一个小小的脚注。  相似文献   

4.
沈多 《政策与管理》2011,(8):134-136,138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象征,与发达国家平均1万~10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相比,我们的国民每60万人才能共享一个博物馆。因而,在鼓励私人办馆而没有明确门槛限制的情况下,以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为首,依靠个人兴趣与民间资本,为个人收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开设不同主题的博物馆,成为近几年财富圈里势不可挡的风潮。但私人投资兴建博物馆,无论是出于公益考虑还是出于经济考虑,这“优雅的钢丝”都不好走。  相似文献   

5.
企业博物馆     
企业建立自己的博物馆,不是商业冲动,也不是形象作秀,它反映了公司的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和艺术品味或者起源于一个历史研究员的寻宝,或者是一次异国旅行中的刺痛,或者有囊括中国当代艺术精品的气魄,或者有珍藏企业发展点滴的理想主义,一群企业家以特别的方式,把自己和企业放在历史的洪流里承前启后,勾勒坐标,成就了一个个企业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艺术品市场中常被提及“收藏“与“投资“,这两者有共同点并能相互转换,但还是有所区别。收藏可根据爱好,带有很大的感性色彩,回报率有时并非考虑得很多。但投资是以保值、升值为首要目标,投资有时甚至转化为投机,艺术品就是获取利益的工具。投资带有很大的理性色彩,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必须带着功利的眼光对市场进行分析比较。在书法市场投资同样如此,应遵循一些投资原则以防范风险,其中一些原则是书法市场所特有的。  相似文献   

7.
潘熙宁 《企业活力》1992,(11):36-38
<正> 在如何促进企业进入市场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概而言之有四种: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论。此论认为,企业进入市场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二是企业家推动论。此论认为,企业要进入市场,必须要靠一批能驾驭市场的企业家来组织和推动。三是外力推动论。此论认为,企业要进入市场,必须借助外力,如引入“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的经  相似文献   

8.
潘春良 《活力》2014,(13):7-8
成立黑龙江省艺术品收藏研究会的初衷就是想为我省的文化建设做点事,特别是为我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助点力,最终选择的切入点是艺术品收藏研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将研究会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确定为:立足本土、倾情龙江,致力于深入挖掘我省的艺术品收藏资源,整合我省的艺术品收藏资源,助力开拓我省的艺术品收藏市场,在若干个领域做出独具特色、形成品牌竞争优势的艺术收藏品,从而推动我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特别是文化产业的生长壮大。通过努力工作,打造一批在我省乃至全国、全世界都具有影响力、具有市场号召力的艺术家;推出一批本土创作的最具收藏价值、最具升值空间的艺术品;聚合一批我省最具实力、最具投资眼光的收藏家。并且通过宣传引导等工作,让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在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求的同时成为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我们提出:研究会要和艺术家共同成长,要和收藏家共同成长;研究会要把成为老百姓的艺术品投资顾问作为矢志不渝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9.
造假技术的不断翻新、导致收藏界诚信危机不断加剧。收藏行业诚信危机不断加重的最根本原因,是传统眼学鉴定在当今的高科技的造假技术的攻击下变得越来越脆弱,又加之鉴定行业,伪专家的混杂与唯利是图的心态,与有些人对艺术品缺少最起码的尊重,导致整个收藏行业更加混乱无序,而微观鉴定的普及程度又并不高,从而古玩鉴定行业一直都缺少科学的依据。因此,笔者认为微观鉴定这门  相似文献   

10.
后危机时代,如风雨过后见彩虹,我们的企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但是市场更加多变,不确定因素剧增,也使得企业家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显然,企业家若单凭自身的能量已很难应对外部挑战。因为再有本事的企业家,也有其高瞻远瞩的盲区。企业家若想再上层楼,稳步前行,非得尽早借助外脑不可。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要谋求发展,光靠决策层的智慧已远远不够,还要借助于  相似文献   

11.
大雪纷飞一年年,又到更换新挂历迎春的时候了。挂历是一种集艺术性、观赏性和投资性于一体的收藏品。是由皇历、日历、年画逐步演变而来,历书与年画相结合的艺术品,是记录岁月的艺术档案,随着收藏界对挂历的关注,挂历收藏成为新宠。  相似文献   

12.
汇奇趣     
《数据》2013,(9):5
糟糕艺术博物馆收最丑艺术品,坚持"人弃我取"据台湾媒体报道,美国波士顿的私人糟糕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Bad Art)专门收藏最丑的艺术品,并坚持"人弃我取"的原则,挂在墙上供人欣赏。其展出画作的共通点就是糟糕到让人无法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是指以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传播为主要目的的文化空间。最早的博物馆主要是私人的收藏空间,随着博物馆的公开化、公众化,博物馆从"神庙"转变为"公众论坛",其文化功能也由单一的收藏功能开始向展示、传播和教育功能偏移。现代博物馆不再是个体权力的彰显,而成为服务于公众的公共空间。博物馆文化功能的转换,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一个好的企业家,作为企业内部的最高领导者,要对企业内部的其它生产要素进行组织协调,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克服企业中存在的X低效率;作为企业与市场联结的首要主体还要善于发现市场的机会,提高产业外部市场的盈利能力。勿庸置疑,企业家是企业内部“的权威”。是推动企业资本增长的“积极货币”——人力资本,是联结企业与市场的主体。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家的作用将会更加重大,清楚认识企业家是否应该享有剩余索取权及享有比例及份额等问题,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一、企业家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理论分…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没有战略,只是“解决温饱型”的企业。其实,任何一个微型企业的企业家胸中都有一幅发展蓝图,这个蓝图与大学课堂上讲的波特教授的五种力量模型相对比显得较粗糙,较大而化之,但是,这个蓝图对这个企业的现阶段发展是有指导效用的。企业的发展蓝图就是企业的战略,企业的战略就是企业家的“哲学眼”。“哲学眼”是“慧眼”而非常人的“牛羊眼”,它能使企业家走一步看两步!一个小企业能否快速成长壮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智慧眼”能看多远。如果一个企业家只有“牛羊眼”而没有“慧眼”,那么,这家企业将永远停留在…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人力资源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管你承认与否,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已经逐步侵入人们的生活。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也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新经济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为企业家们更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企业博物馆如同雨后春笋般进入“高产期”.最近,碧虚网对企业博物馆进行了专题研究. 一、站在行业制高点上办馆 国内的企业博物馆很多,但是能够站在行业高度办馆的,不但需要企业家的宏大气魄和行业远见,还需要企业的实力支撑,更需要对行业的高度责任和博物馆运营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许多大手笔的企业博物馆实际上承担着行业博物馆和专业的功能,比如贵州怀仁的茅台国酒文化城、浙江温州的红蜻蜓鞋文化博物馆、广东东莞唯美中国建筑陶瓷博物馆、山东德州的中国太阳谷博物馆、上海纺织博物馆、广东汕头太安堂中医药博物馆等,这类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是将本企业的历史作为整个博物馆陈列的一小部分,其架构类似于把本企业的博物馆扩充为行业博物馆,占领了行业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并购是现代经济市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现象,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地发展壮大才能生存,所以多数企业期望采用并购的方式提高其自身的价值及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企业并购的成功案例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化等有效扩张手段,实现企业之间的优胜劣汰,但失败案例也是屡见不鲜的。企业并购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为,企业家应当根据本企业自身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正> 100多年的发展使得美国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并形成了一系列与时代相适应的管理方法和制度。美国大企业的管理是围绕市场、人、效益这三个中心而进行的,其基本特点如下:(一)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在美国大企业中,企业总裁作为企业家,非常珍惜自己的声誉,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因为美国与中国不同,美国形成的企业家市场使得后备的企业家人才非常充裕,时刻威胁着在职总裁的职位,使得在职者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企业下层员工,也是人人争先恐后。如果不努力工作,或不积极提高自身能力,不但提拨无望,还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所以美国大企业的员工上班之余,均再自费上大学,继续接受教育和各种培训,学习吸收新的电脑知识及各种专业知识,以跟上美国这个快节奏变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一、艺术品金融化投资时代的开启 艺术品金融化投资是一种系统的艺术品收藏与理财行为。按照国际通行说法,一个国家艺术品市场的启动条件是人均GDP达到1000~2000美元;而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这个国家就会出现系统的艺术品收藏行为。当前,中国沿海一些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已接近这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