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确立商标法律制度的国家之一。1870年美国第一部商标法诞生。而于1988年修改,1989年实施的新商标法,形成了美国现行商标制度的完整框架。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商标权的确立原则仍采用使用原则。使用原则包含以下含义:其一,在美国要想取得商标注册,该商标必须是实际使用或准备使用的(即意图使用的);不使用或不准备使用的商标不能在美国取得注册,从而也不能取得商标权。其二。  相似文献   

2.
我国 1 983年、 1 993年的商标法没有规定在先权制度。 2 0 0 1年 1 0月 2 7日 ,根据我国面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2 4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商标法的决定 ,此次修定的商标法引入了在先权制度。现行《商标法》第 9条、第 3 1条明确规定 ,注册商标不得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商标法确立在先权制度后 ,为解决商标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确定了“先取得者优先”的原则 ,也对商标注册登记的效力进行了限制 ,为解决商标权与其他民事权利的冲突、对商标在先权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商标权法律制度经过多年发展和多次修改,基本适应了经济发展及WTO相关规则的要求。但由于两岸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在商标注册的申请人、注册商标的范围、商标注册的审查与核准程序商标侵权的法律救济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差异。本文试就两岩商标法修正后的上述几个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以求促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借鉴,并进一步推进两岸商标权立法的国际化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4.
企业商标权的获得、维持与保护黄梅波(厦门大学经济系)编者按:《商标法》在我国已颁布、实施了多年,但我国企业的商标意识仍十分淡漠,很多企业对商标法及商标国际惯例的一些最基本的原则都不甚了解,导致企业在商标的注册、使用和保护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近些年来,...  相似文献   

5.
薛海舟 《经济视角》2013,(9):28-29,35
我国《商标法》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商标法》并未明确规定在先权利的内涵以及该法条的适用情形。对此,本文对在先权利的含义作出阐述,对在先权利的外延作出列举,并详细分析了新《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的适用条件,以便更准确地判定"申请商标注册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的情形。  相似文献   

6.
商标恶意申请是指行为人为牟取不当利益,将他人在先使用的商标或者他人拥有其他权利的标识抢先申请注册,虽然我国商标法已对该行为进行了规制,但是立法过于抽象,操作性不强,导致商标注册中恶意申请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严重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通过分析商标恶意申请形成的根源,提出预防商标恶意申请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商标法是在商标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进行利益衡量、选择和整合以实现一种利益平衡的制度安排。为实现这种平衡,在商标法的制度设计上,商标权的保护不仅是为保护商标所有人的利益,同时也要注重对消费者权利、在先权利的保护,对商标权进行适当的限制,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最终达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按照大多数国家商标法的规定,商标所有人只有把其商标向政府主管部门登记注册,并经批准注册后,才能获得商标权,受到国家有关法律的承认与保护。要成为注册商标,须首先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中之一是,通用的名称、文字、图形等不能作为注册商标(我国商标法第八条第五款就有这样的规定)。而在实  相似文献   

9.
刘江天 《时代经贸》2007,(2Z):134-135,137
目前,我国商标法还没有规定商标权的限制,本文拟从商标的弱显著性产生的权利限制;商标权利用尽产生的权利限制;非商业性使用商标的限制;先用权产生的权利限制等几个方面来谈商标权的限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
商标权利冲突的协调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媒体披露了杭州娃哈哈集团申请注册“非常6+1”商标的消息,而这个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中央电视台名牌电视栏目名称“非常6+1”完全相同,这一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轰动,结合此前的“同一首歌”商标注册事件,商标权与名牌电视栏目名称的冲突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实权利冲突问题是法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tent to which discrimination against foreign applicants in the trademark registration process can be used as a “behind‐the‐border” barrier to imports. Prima‐facie evidence shows that in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ratio of trademark registrations to applications is much higher for national than for foreign applicant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notion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foreign firms. A simple model is developed that suggests that incentives to discriminate are stronger when foreign firms manufacture products that are close in quality to the goods produced by domestic firms. This hypothesis is then tested and empirically confirmed in three of the four countries in our sample, suggesting that discretion and discrimination in the trademark registration process can sometimes be used as a protectionist tool.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By using data obtained from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Japanese firms in China, we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IPR protection against local illegal imitation. No evidence has been found that patent and trademark registration, which constitutes a part of the IPR protection system,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the contrar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atent and trademark registration system may play a role in facilitating local illegal imitation and may be easing technology transfer/diffus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
刘军辉  张古 《财经研究》2016,(10):80-93
文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间投入品模型,将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不同劳动力流动模式等因素纳入研究框架中,构建了中国户籍制度演变模型,并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户籍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户籍制度的改革路径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如果降低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束缚,经济系统会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而维持当前户籍制度不变将遭受较大损失;(2)不同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路径影响了户籍制度的改革效果,如果农民工“带着土地”进行转移将会放大户籍制度改革所释放的红利。这表明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要协同进行,不仅要减少户籍制度对农民工迁移的束缚,还应保留其农用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文章的研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现有劳动力迁移理论,也为地方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鉴于我国商号和商标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企业实行商号与商标一体化战略有利于其商号与商标的保护.企业实行商号与商标一体化策略不仅必要,而且因为商号与商标在特征、功能、构成要素上有类同、重合等之处,所以也可行.企业实行商号与商标一体化战略的具体方案有二:一是把商号注册为商标;二是把商标登记注册为商号.  相似文献   

15.
作为金融机构的一种自律行为,内部控制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其制度完备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和盈利性。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实现其经营目标,以风险为导向建立有序严密的内控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户籍改革按照从小城镇、中等规模城市再到大城市的逻辑顺序展开。大城市户籍改革面临着人口承载能力限制、财政分权模式下的差别待遇、人才与人口可控性等一系列难题。消解大城市的户籍改革压力,涉及均衡区域资源配置、是否保留户籍的工具性,以及筛选机制和户籍门槛等核心问题。大城市户籍政策调整的关键仍然是寻求政策供需的均衡点,未来的政策走向是渐进式改革与福利供给"普惠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a natural resource damages case, the Exxon Valdez, and contrasts the use and acceptance of market and nonmarket valuation methods in two related sectors: commercial fishing and Alaska native subsistence use of fish and wildlife. Much economic literature focuses on how, in principle, one should value environmental injury. Thes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have been codified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ior and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nd Administration natural resource damage regulations that implement the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Response, Compensation, and Liability Act and the Oil Pollution Act of 1990. However, these liability rules are fairly new, and thus little evidence exists on the acceptance of valuation methods by the courts and juries. In this regard, the Exxon Valdez case is of particular interest because substantial resources were at stake and much of the case went all the way through to a jury verdict. The two major plaintiff classes—commercial fishermen and Alaska natives—are market and nonmarket versions, respectively, of otherwise fairly similar economic sectors. However, the court's acceptance of the "correct in principle" valuation methods appropriate to each sector was asymmetric. The court accepted as admissible the market valuation procedures (primarily "diminution in market price") used by the commercial fish experts but rejected the nonmarket valuation procedure applied to subsistence uses (a hedonic price model).  相似文献   

18.
资源利用的责任原则——西部资源开发的市场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资源利用的责任原则虽然强调公平,但不利于提高效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是资源所有权具有排他性和完整性的制度安排,资源利用的责任原则也有外在性,也会产生财富分配效应、投资需求结构效应和消费需求结构效应,从而影响公平和效率,需要通过产权界定,实现外在性问题内在化,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驰名商标具有无形的财产价值,它所蕴涵的内在经济价值是不可预估的。世界各国对于驰名商标都给予了特殊的保护,将其用法律的方法保护。相对于普通商标而言,驰名商标能获得的保护更多。驰名商标的保护是商标法保护的核心,由于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导致其被盗用或模仿的可能性比普通商标更高,因此对其保护更加周密严格。驰名商标可以获得跨类商品等较高的保护水平,较之于普通商标还拥有一些特殊的权利,我国现行的《商标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但是仍有不足之处,故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20.
魏翔  邓洲 《当代经济科学》2007,29(4):108-116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在考察增长时主要关注其规模与速度,本文认为随着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日益重视,经济效率问题同样需要关注.本文注意到,传统增长模型主要涉及工作时间内的生产,但闲暇时间不但对工作时间形成替代,其中的活动还对个体素质及其工作效率有互补作用.为此,本文将闲暇时间引入内生增长模型,并用"时人均GDP"来衡量经济效率,建立经济效率模型,模型显示:受教育时间和闲暇时间是影响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但这种作用是非线性的.随后,通过引用跨国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经济效率的最主要决定因素是技术因素,其次是受教育时间,闲暇时间最初对经济效率有负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