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特征、问题与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妨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中,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是影响城乡平等发展的最重要制度安排。这一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的土地权利体系;城乡土地拥有不同的配置方式;土地增值收益在城乡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土地管制缺陷造成城乡不平等发展。由此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农地转用一律实行征地,城乡一体化形成土地国有化;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集体建设用地合法市场通道基本关闭,农村发展空间压缩;宅基地法律规定滞后于现实,既不利于农民实现宅基地财产权,也不利于土地管理;农民土地权利受损,由土地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城乡分配不合理程度加剧。改革二元土地制度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需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权利不平等的城乡二元土地所有制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切实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制度;建立公平共享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土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整个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局,影响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相似文献   

3.
改革、赋权、平等、共享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的主旋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深化二元体制改革,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创新农村基本制度,平等共享发展成果;坚持科学和谐发展,全面推进农村建设。总结新农村建设三年来的成功经验,这就是:必须彻底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必须全面创新农村经营制度,让农民平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化工作也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加快当前改革的关键,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如人口流动、就业保障以及受教育不平等等问题,是当下城市经济改革的重大挑战。本文通过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进行阐述,对新型农村推进过程的问题,从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农业社区的规划、农业用地的制度等方面进行叙述。从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组织、资金投入力度、创新管理制度机制等方面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是日本二战以来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消除日本社会两极分化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日本政府以完善法律体系,明确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长期目标,以政府为主导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并依法保障各项政策措施顺利落地,建立以行业和农民身份为基础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制度,实现了将城乡收入差距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的政策目标。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建议确立加强再分配制度建设,逐步缩小城乡社会差距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改革方向,并逐步完善法律法规保障相关制度稳定施行,加大财政投入提升政策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在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前提下分阶段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赵云峰 《特区经济》2014,(4):150-151
随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社区化工作也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现代改革时代的关键,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如何人口流动、就业、保障以及受教育不平等和流动受限等问题,是当下城市经济改革的重大挑战。本文通过对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对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进行阐述,对新型农村推进过程的问题从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农业社区的规划、农业用地的制度等方面进行叙述,最后,从新型农村社区的社会组织、资金投入力度、创新管理制度机制等面对新型农村社区发挥的新挑战提出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最大的亮点和理论贡献就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实现这个目标还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任务紧迫。本文旨在通过对烟台市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动因进行研究分析.找准烟台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着力点.力图从操作层面对烟台市建立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提供实际指导。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路径与战略布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童广印  薛兴利 《特区经济》2009,240(1):220-222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路径是:"城乡分割→统一筹划、制度有别→制度统一、标准有别→城乡一体化",到2030年建立起覆盖全面、标准适当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措施有:明确城乡"制度统一,标准有别"的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的条件和内容;重点抓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缩小城乡差距;打破传统的社会养老保险对象的划分标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并提出了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时间要求。明确指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这是我们党对我国总体发展阶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制定农村改革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城乡一体化机制基本建立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广东实际来看,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碎片化的社会保障现状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州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并轨,为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启示我们: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社会保障制度设计要体现城乡居民在政策选择上的公平性;制定合理可行的城乡社会保障接续规范是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必要条件;社会保障一体化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China's impressive growth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high inequality and a wide rural–urban divide. This paper identifies and examines some of the major dimensions of this divide: income, consumption, education, employment, health care, pensions, access to public service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paper attributes the main causes of the divide to China's urban‐biase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the resulting lack of social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s. It also highlights the severe and multidimensional constraints on the Chinese peasantry and argues that increased equality and efficiency can now be pursued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12.
效率公平并重兼顾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活动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经济活动和谐的基本点在于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特别指出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注重社会公平".在当前因不公正而造成的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等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的新情况下,对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上,应与时俱进地作出相应的调整,实行"效率公平,并重兼顾",可采取:继续紧抓改革和发展;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快中西部中心城市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政府在再分配上的有效功能;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等,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伍林生 《特区经济》2008,235(8):119-121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制度,被认为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一张安全网"。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城乡低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为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建设创造了历史条件。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建设必须坚持满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需要的原则、城乡平等的原则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建设要做到城乡低保认识上的统一、城乡低保资金筹集的统一、城乡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的统一和城乡低保管理制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流转引发的风险及社会安全问题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红英 《特区经济》2012,(2):189-191
农村土地流转是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集体所有、分户经营制度基础上,从生产关系层面解决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制度创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和引发的诸多社会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本文主要从土地流转各方的经济利益冲突、纠纷解决渠道、农业土地流转立法、执法以及耕地保护、节约意识等层面分析各种社会风险及其引发社会安全问题的原因,为实现风险预警,进行制度防范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15.
万树  陈拥军 《特区经济》2007,(5):292-293
我国新个税制度仍然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下,建立城乡统一的个税制度是一个必然的路径选择,这需要通过四个方面的逐步转化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桑凤平 《改革》2012,(5):150-153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形成了一整套符合自身国情的公共卫生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其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应构建公私医疗卫生机构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中的合作治理机制,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体系,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财力投入长效稳定化,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建设,搭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陆万军  邹伟  张彬斌 《南方经济》2019,38(9):97-112
近年来,中国性别教育差距快速缩小并呈现出女性高等教育在校生比重超越男性的现象,文章从生育政策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改善女性教育获得显著促进了性别教育平等。队列分析显示,生育政策之后的出生队列中女性相对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性别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基于生育政策地区差异和出生队列差异构建的双差分模型分析发现,以农村二孩政策地区为参照组,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在提高女性相对受教育机会方面更为明显。但相对于二孩政策,一孩半政策在促进性别教育平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由于在一孩半政策下独女户和双女户数量较少,家庭受性别偏好影响会将资源向男性倾斜,导致政策没有通过控制家庭规模提高女性相对教育获得机会。研究认为,随着中国放松生育政策,农村地区由一孩半政策过渡到二孩政策并不会对女性教育获得产生明显影响,应该关注生育政策调整对严格独生子女政策地区女性教育获得的影响。同时,随着性别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可以利用劳动力市场政策降低市场性别歧视,进一步提高女性地位并促进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18.
建立实物收入税基 完善个人收入所得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物收入是人们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分析了实物收入免税的不利因素.指出实物收入征税,应符合税收的收入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社会福利原则、调节经济的原则、中性原则和最适原则.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我国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从社会收益、社会成本以及两者的综合角度分析可知,上海的整体投资效率、产业结构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均优干天津。天津的城市扩张速度高于上海,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建设和美化了城市,但却并不享有城市居民的相关权利、福利。没有列入到城市的社会管理中,农民工非城市化的弊端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城市人口素质低下、生活质量难以提高;二是影响城市化"质量"的提高;三是有限资源的浪费;四是影响城市社会的稳定。所以,本文作者呼吁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创造条件,尽快实行农民工城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