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经验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的股权激励制度在促进公司价值创造,推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股权激励被认为是美国新经济的助推器。但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美国各方主体对经营者股权激励的作用等进行反思。美国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何在,对处于股权激励改革中的中国,如何使之更适合中国,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2.
从表现形式上,经营者激励可以划分为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两方面,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我国探寻内外治理结构共同完善的企业改革实践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廓清隐性激励与显性激励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激励机制在实践中各自的局限性以及二者相结合的必要性,进而在考虑企业经营者的职业生涯阶段和企业的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实现对经营者隐性激励和显性激励的动态组合。  相似文献   

3.
孙饶军 《魅力中国》2012,(35):45-45
人力资源的激励方式是多样化的,不同的激励方式各有各的优点,且作用也有所不同。经济利益激励是最基本的激励措施;精神激励是在经济利益需要得到满足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激励。能够有效的满足经营者的精神需要,发挥隐性激励的作用;企业文化激励对人力资源的激励作用也不亚于经济利益激励和精神激励。它在价值理念上认可人力资源,在思想上对人力资源产生激励。文章对实现企业人力资源激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冯静 《中国经贸》2011,(6):274-275
对经营者进行股权激励是解决委托一代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在1997年从西方国家引进股权激励制度,并且正在逐步验证。本文结合我国国情,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使用财务指标简要分析了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完善经营者激励机制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尝试将价值管理理论用于经营者激励,设计了基于价值管理的经营者激励机制,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经营者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实行经营者期股激励制度的困境经营者期股是指企业出资者同经营者商定的在任期内由经营者按既定价格获适当比例的本企业股份、收益延期兑现,并享有相应权利和义务的一种激励方法。从1997年开始,上海、武汉、浙江、天津、北京等地的一些公司已经试行了期股激励制度。实践证明,实行这一制度,对经营者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但是,股票期权计划实施过程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必然会有一个逐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期股激励制度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真 《辽宁经济》2003,(8):37-37
一切组织的激励与约束,最后要落实到人的激励和约束上来,对企业经营者更是要约束和激励同时进行,其机制要配套设计,才能使他们发挥积极的经营能力和才干。对于经营者来说,有各个方面的激励,如有月工资、奖金、年薪制、拥有股份、经营者的社会地位等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对经营者激励的一种手段,国外通常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本文所论述的期权激励,具有特定内涵,主要是指对成长性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一种激励措施。即在对经营者实行契约化管理和落实资产责任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使经营者持股经营,并在经营者取得一定业绩后(须经过严格审计),在中长期内让其本该享有的各种权益得到兑现。通过期权激励,使企业与经营者的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既有利于经营者的自身价值得以实现,也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一、推行期权激励的依据 1、十五大提出的分配形式多样化及按生产要素分配,为推行期权激励提供了理论依据。十五大报告从资本构成的角度,提出了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实现所有制结构多样化。所有制结构和资本构成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因此,十五大报告提出,不仅应该实行按劳分配,也可让生产  相似文献   

9.
盐城市个体私营组织会计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企改革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搞好国企改革 ,重要的一条是把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 ,使国企经营者的行为与国家所有者的目标相一致。本文对建立健全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  相似文献   

10.
效率工资理论自产生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被看作是当代宏观经济学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但是,效率工资机制在我国许多企业推行以来,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起到激励经营者的作用,效率工资的实际效应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置疑,文章试图通过对效率工资在我国实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效率工资理论的基本思想,使我们从报酬激励的角度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吴文清  赵黎明  谢菲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6):127-130
文章考虑政府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经理人的信息不对称,建立政府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经理博弈模型,探讨政府与孵化器经理间的策略互动效果,孵化器经理人的激励诱因契约以及最优努力水平。研究表明,单独以孵化器利润为因子的激励契约,能使孵化器经理人做出最优努力水平分配,孵化器经理注重扩大孵化规模和提升成功创业企业两种努力的平衡。当每单位投入的扩大孵化器规模的边际努力水平与每单位投入的提升成功创业企业的边际努力水平之比为成功创业企业平均利润返还与孵化企业平均物业及管理收入时,契约为帕累托最优契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不对称信息角度出发,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相关理论,通过建立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激励机制模型,研究集团母公司如何设计有效的报酬合同以及如何在该合同中能同时体现母公司对子公司经营者的财务控制和激励机制的问题,以克服子公司经营者"道德风险",最终实现企业集团财务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激励机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行国有企业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实施政企分开明确权责关系、建立健全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和淘汰机制、建立完善物质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精神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探析了如何对国有企业干部职工进行激励,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国有企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沈梁军  刘林 《改革与战略》2010,26(6):54-57,115
文章在参考企业多元化的代理理论文献研究基础上,首先在分析计量模型中控制了管理层激励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避免了遗漏变量对估计的影响,其次,采用了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来估计多元化折价效应,进一步控制企业异质性的影响。计量模型结果显示企业绩效与多元化负相关,与管理层激励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陈乐妮 《特区经济》2012,(7):276-279
本文着重研究了国有垄断型企业高管薪酬结构的两大特点:多元考核目标与锦标赛性质。分别采用边际分析法两大特点及其激励作用进行了阐释。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垄断型企业高管薪酬结构的多元考核目标会产生道德风险即高管对产出性绩效目标的投资不足,而且也会出现高管对非产出性目标(如政治目标等)的过分投资,多元考核目标的薪酬体制没有达到激励作用;此外,从锦标赛的观点来看,本文还得出高管对于政治性投资的动力来源来自于高管的薪酬差距。  相似文献   

16.
国有上市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铁华 《特区经济》2008,(11):121-123
良好的经营者股权激励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文重点总结了国有上市企业实施经营者股权激励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的大股东控制、缺乏内部制衡与监督等问题;外部市场环境方面存在的资本市场的弱有效性、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健全以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了提出相应对策,在内部治理方面,通过减持国有股,提高独立董事比例和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以解决治理问题;外部环境方面建议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信息披露优化资本市场,通过建立经营者的信用和能力档案制度及建立和完善试用期制度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并希望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7-2012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明显促进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股权激励强度和激励有效期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对企业创新投入影响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2006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激励实施效果以及公司薪酬激励机制两个角度入手,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与国内已有文献不同的结论: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业绩的正相关关系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在管理层股权激励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杨颖  赵佳佳 《特区经济》2006,(11):326-327
本文利用1997~2001年间全国企业管理数据检验了中国转轨经济中国有企业中激励机制对于管理绩效的影响作用,发现外在激励因素对于管理绩效决定程度不大,内在激励因素对于管理绩效则具有正效应。绩效的优劣主要是根据这几种因素的力度大小和相互抵消的结果来决定的。因而企业管理层的激励机制通常与内在激励在其契约中所占的比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层的绩效结果。  相似文献   

20.
谢新伟 《改革与战略》2012,28(3):169-171
随着人口老龄化,提高退休年龄成为趋势。文章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涉及到就业、企业成本和社会公平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在保证就业和社会公平目标下延迟退休年龄。文章指出,建立以最低工作年限为法定退休条件的弹性退休制度,需要通过经济激励,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并以政策限制和避免国有企业滥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