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唐·括地志》:"太伯奔吴所居城,在苏州  相似文献   

2.
吕锡生 《江南论坛》2002,(11):47-47
无锡古称梅里。秦并六国,立郡县制,以梅里为无锡县,属会稽郡,为我国最早的古县之一。太伯奔吴事件,先秦文献如《左传》、《国语》、《论语》皆有提及。至汉司马迁撰《史记》,作《吴太伯世家第一》,始把太伯奔吴,入乡随俗,定居梅里,建立句吴国的史实,集大成地载入正史。太伯遂为后世人们尊为开发江南的始祖。这样,无锡无疑是开吴立国的发祥地。太伯传至20世诸樊,国力逐渐强大,为了对外拓展,便从梅里移都姑苏,称吴。诸樊遵父命为让国于四弟季札,遂采取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法,死后传给二弟余祭,然后传三弟余昧,余昧死传季…  相似文献   

3.
季札的中原之行及鲁国观乐,并不仅仅是季札个人文化修养及吴国文化实力的展现,大处来看是中国文化"重大突破时期"的前夜、子学崛起的先声,彰显了一个大时代即将来临,是圣贤大哲老子、孔子等人登上历史舞台的预演;小处来讲是吴地文化经过太伯以来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而能与中原先进地区相匹俦的真实反映;同时他也是春秋时代贤人群体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十二世纪,距今约3200年左右的殷商时期,陕西岐山下的姬周国统治集团内由于“嗣位”问题出现了矛盾,周太王古公把“兴周翦商”的希望寄托于孙子姬昌的身上.王孙姬昌是古公小儿子季历所生,季历还有两个哥哥泰伯和仲雍,古公除非废长立幼才能让姬昌顺利继位.出于种种原因,伯仲兄弟放弃自相残杀的流血斗争,逃离姬周国,流亡到长江下游的荆蛮之邦,随乡入俗,纹身断发以避季历.泰伯仲雍兄弟在荆蛮建邦立业,自号“句吴”国.吴民族和吴姓民族的传人们均信奉吴太伯为民族和宗族的始祖神,勾吴国所在的太湖流域由此成了礼仪之邦和人才荟萃的首善之区.  相似文献   

5.
《江南论坛》2010,(3):I0007-I0007
2010年2月22目(正月初九),无锡新区第八届泰伯文化节在梅村街道梅里古都至德广场隆重开幕。本届文化节,融入了诸多新的元素,绽放出别样的色彩:一是从“经贸文化节”到“文化节”的嬗变。本届文化节将原“泰伯经贸文化节”更名为“泰伯文化节”,淡化经贸气息,添加文化元素,举办了吴文化与梅里古都发展论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二是从“追求时尚”到“凸现传统”的回归。“泰伯庙会”是江南地区新年开春的第一个庙会,2009年7月,  相似文献   

6.
赵龙 《江南论坛》2002,(10):46-46
千百年来,太伯奔吴的事迹一直在江南民间流传,代代不绝。而太伯奔吴的基本事实,则由太史公非常确凿地记述在《史记》文献中:太伯作为长子,三让王位于其弟季历,偕二弟带族人远走高飞,长途跋涉数千里,直奔当时蛮荒之地的太湖之滨,最后定居梅里,也就是今天我们无锡地界,并入乡随俗,“断发纹身”,以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开化了土著居民,受到土著族人的拥戴,建立了句吴国,从而也开创了吴国的历史和古吴文化。  相似文献   

7.
吴氏源流     
史有吴国,后有吴地、吴文化。吴地经济、文化的崛起,都可追溯到吴地始祖泰伯。 远在3200年前,岐山(现陕西岐山县)周部落有一位首领周太王,生有三子,名泰伯、仲雍、季历。太王曾说:“兴王业者,其在昌乎!”昌,就是季历的儿子,后为周文王。当时,王者都传位给长子,泰伯是当  相似文献   

8.
在讨论泰伯奔吴的研讨会上,有人提出泰伯为什么要奔吴,而不奔齐,也不奔楚或其它什么地方?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试从三个方面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泰伯奔吴,建勾吴国,是开创江南文明的标志。泰伯的至德、开拓精神,它潜移默化,根深蒂固地融化在吴地百姓的人文脉络中。三千多年来,在吴文化母系孕育下,它深厚形成的农耕文化、  相似文献   

10.
梅村创建历史文化名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树立起创建历史文化名镇的紧迫感众所周知,梅村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早在三千多年之前,自泰伯奔吴以来,在梅村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燃起了吴文化的火种,一代代继承发展,一次次开拓创新,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史话,泰伯庙、泰伯墓以及民间流传的许多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创新,是吴文化的精粹。早在三千年前的商朝末年,吴地先祖泰伯谦让高位,越过重峦阔水,自周原千里奔吴。吴人对他的高尚品质十分赞赏,"义而归者"有千余家。泰伯建都于今无锡梅里,建筑城郭作为藩屏,穿凿沟渠以防旱涝;崇尚正义,治以周礼。而又不拘旧礼,入乡随俗,断发文身,使"周道"与当地的体治相适应,建立"勾吴",创造了新型的吴文化。泰伯当政,"数年之间,人民殷富,教化大治,东南礼乐实始  相似文献   

12.
商朝末年,吴泰伯在梅里立邑,始建句吴国。泰伯卒后,由弟仲雍继位,传十七世而至寿梦。从寿梦元年(公元前585年)始,吴国才有确切记年。寿梦时吴国国力开始强盛起来,寿梦自称吴王。在吴国历史上,有被世人称颂的“前三让”和“后三让”的史实,“前三让”是指泰伯让王于季历、仲雍,“后三让”是指寿梦之子季札让王之事。  相似文献   

13.
石雨 《江南论坛》2009,(11):59-61
无锡吴文化研究迄今为止,已有近30年的时间。回顾这一过程,可以看到很有意思的一个状况,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评价泰伯奔吴功绩时,说法完全是一致的:泰伯带来了黄河流域的先进文化和耕作技术,改变了江南落后,蛮荒的面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观点,当然是以往史学界传统的黄河流域文化中心论巨大影响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陈国柱 《江南论坛》2003,(11):53-53
吴国从泰伯于公元前12世纪在梅里立国,至公元前473年亡国,前后经历了六百余年。在这期间,吴国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吴文化精神领域的积极方面主要表现为四种精神:一是开拓创新精神。泰伯、仲雍放弃周国王子的地位,跋涉数千里,到江南的开拓经营,对华夏民族的融合、形成及江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平 《经贸实践》2004,(10):62-62
上海简称为“沪”,是一般人所知道的,其实这个“沪”名称由来久远,早于“上海”的称号,大约在距今一千六七百年前,吴淞江下游及其入海口之处,已被命名为沪渎,《古图经》上就有“沿松江、下沪渎”的文字记载,《晋书》中,沪渎是作炎港口防御要地,与沪渎垒之名同时并现,宋代时,这里已成为“云间东境”名区,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仍称此地为沪渎,直到宋末,沪渎之名整整沿用了十个世纪,可知比上海之名经历的时间要长得多。  相似文献   

16.
余雷  剑平 《江南论坛》2004,(2):16-16
由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立项的20集电视连续剧《德润江南》,即将在无锡梅村泰伯庙举行开机仪式.  相似文献   

17.
张韶天 《商周刊》2011,(15):36-39
绵延几千载的中国社会,县域政权一直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一级。 自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概念,"强省先强县"、"强国先强县"的认识日益广为接纳。县域经济被冠以"关乎中国经济命运的最基础的单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做官、规礼及其他沈栖记得李鸿章曾经把"做官"说成是"天下最易的事儿"。至于做何等"官","最易"到何等程度,李氏却未明说。我想,在那个官场陋弊十分严重的封建末代,靠营私舞弊,请客送礼换取的一官半职者,做这类"官"确实是"天下最易的事儿",只要侍候好上...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代句吴社会经济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吴,又名攻敔、工(?)、攻(五五)、攻(五五攵)、攻吴、邗、吴。《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太伯之犇荆蛮,自号句吴。”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曰:“句音钩,夷俗语之发声也,亦犹越为于越耳。”可见句吴是族称而不是地名。 句吴的居住地,东抵于海,在太湖东南与越族错居;北以长江为界,与南淮夷隔江相望;南达新安江上游南岸;西临澎蠡,与楚为邻。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苏南、皖南和浙江北部一部分地区, 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探讨春秋时期句吴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是探讨春秋时期句吴经济形态的特点。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20.
《商周刊》2013,(12):70-70
中国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三伏灸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