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金融方面探讨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江 《南方金融》2003,(10):47-49
近年来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服务基本退出,邮政储蓄抽走资金,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缺失等,导致金融资本向县域、向农村流动减少。建议采用恢复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农业务,引导商业金融支农,将邮政储蓄资金反哺等措施解决至关大局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做好粮棉油购调储备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完善信贷服务职能,全面支持“三农”的协调发展是农业政策性银行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以贵州省大方县为例,就农业发展银行如何通过完善信贷职能来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调查,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处理和解决好“三农”的协调发展,对国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做好粮棉油购销储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完善信贷服务职能,全面支持“三农”的协调发展是农业政策性银行义不容辞的职责。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以大方县为例,就农业发展银行如何通过完善信贷职能来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能否实现,重头戏和难点在农村。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除其他因素外,重点是资金投入的问题,能否恢复和增强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加大信贷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探索出一条农业政策性金融、农业商业银行和农信社互补信贷投入效应,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早日致富、实现小康社会的新路子,解决农村资金供求不足的矛盾。对此,本文就增强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  相似文献   

5.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西部贫困山区"三农"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差异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发展方向将千差万别。本文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农业、农村经济与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情况,探索农业政策性金融如何支持西部贫困山区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6.
粮食改革和市场化趋化势不可挡 ,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 ,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要顺应这一变革 ,调整完善投入机制和服务领域 ,在控制风险的同时 ,以信贷结构的调整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 ,使“卖粮难”与收购资金 ,以及农业、农民和农业政策性信贷投入形成良性互助。  相似文献   

7.
罗健  吴冠 《海南金融》2009,(8):F0002-F0002
作为海南省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海南省分行从2004年起,立足海南省热带资源优势,实施了以粮食购销、储备贷款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海南特色农业各为一翼的“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战略。通过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支持海南省农、林、牧、渔及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发展,先后扶持了一大批推进海南省农业基地化、标准化、产业化、区域化项目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海南省农业增效、产业升级乃至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北省金融机构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牢固树立“立足农村、服务农民、支持农业”的观念,以支持“三农”为已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信贷方向,把支农服务与改善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改进工作作风,加大信贷投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发展我国担保业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发展信用担保业积极作用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加快发展我国担保业,提出必须加快对《担保机构法》立法、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制度,特别是要积极扶持发展中小企业互助型担保公司、农民合作信用担保协会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以促进中小企业和“三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业信贷作为农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三农”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从金融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层次性与信贷支农的多层次性,信贷支农的供需状况、难点与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在信贷资金供给和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对“三农’’实行更加优惠的倾斜政策,做“三农”发展的坚强后盾,最大限度地发挥货币资金的助推作用的政策建议,为提高中国农业信贷绩效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村金融》2006,(3):16-17
2005年,我行农业信贷部门紧紧围绕“加快有效发展”主题,以金融服务“三农”行动计划、信贷扶贫、农业产业化信贷三项工作为中心,不断加大市场营销和客户拓展力度,农业信贷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行实现“三年发展规划”做出了积极贡献。年底,全行涉农贷款余额311.1亿元,累计投放53.7亿元,其中:扶贫贴息贷款累计投放2.7亿元,完成总行计划的99%;农业产业化贷款累计投放18.8亿元。金融服务“三农”行动计划贷款余额318.5亿元,累计投放66.7亿元,计划完成率111%。  相似文献   

12.
《云南金融》2011,(7):36-36
2011年以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积极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功能,认真贯彻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紧密结合云南实际,大幅度增加农业信贷投入,着力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为支持云南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博览》2006,(4):8-8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文件说,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相似文献   

14.
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具体政策措施之一。农村信用社作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应强化“三定位”,即将经营思想定位于农村,将信贷投向定位于农业,将服务对象定位于农民,才能适应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需要,才能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服务“三农”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在此方面,日本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即充分发挥农业保险作用,在金融市场上为农业自然灾害筑起一道安全防护墙。日本的农业保险制度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试就此谈几点看法,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农发行的业务营销,可以理解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主动拓展业务、积极推销农业政策性金融产品、以提高农发行粮棉油政策性贷款的品牌效应和支农效率的一种经营方法。其实质是通过优化客户结构,提高信贷质量,完善存贷业务平衡发展,以有效加强支持“三农”的信贷投入力度。因此,要打破所谓的传统业务、新业务人为划分的界限束缚,围绕粮棉油产业的市场链,在粮棉油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市场产品研发、食品加工转换等多个领域,延伸信贷服务.支持粮棉油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物资产融资拓宽了农、林、牧、渔业的融资渠道,契合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梳理生物资产融资从构想到实践的过程,“信贷+保险”生物资产融资模式与农村经济融资需求相符,连接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农民与农业经营主体三方,提高了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赋予了生物资产保险保障,降低了违约风险,精准解决农民与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有效盘活了生物资产。以重庆市首笔生猪活体抵押融资为例,探索生物资产“信贷+政策性保险+商业性保险”融资创新模式成功运行的机理,为生物资产抵押融资模式的创新与推广提供参考思路,为持续优化生物资产融资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18.
试论粮食主销区农业政策性银行商业化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兴 《海南金融》2002,(2):35-37
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农业发展银行的信贷原则由政策性调整为“以销定贷、汉效定贷”的商业性。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实行商业化经营?这是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探讨的新课题。本就此问题,从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改变贷款方式、改革利率制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盘活信贷资金、扩大信贷支持对象和范围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粮棉购销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场调节因素不断增强,政策性收购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农发行需不断完善政策性职能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后认为,进一步完善农发行政策性职能,符合当前的基本国情,也是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本文立足农发行现有职能,提出了对贷款主体和业务范围适当延伸的建议:一是拓展与“三农”问题紧密相关的一些农业项目贷款业务,二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退耕还林、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提供政策性信贷资金的投入,使国家政策性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和支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0.
《保险研究》2011,(11):I0034-I0035
近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部关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地方性规划,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