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蓝勇 《中国农史》1996,15(2):59-68
本文认为明代三峡中部地区水利发展明显落后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畲田农业占有较大的比例,但畲田从烧木走向烧草,畲田农业即将退出三峡地区的历史舞台。清代初年三峡地区农业垦殖仍是土多田少,但西部地区在水田运动风潮下,田的比例相对更大些。清中后期三峡地区册载的田土比例中土的比例增大,而实际上的土的比例会更大,这是清代三峡地区移民旱地垦殖风潮的结果。三峡地区水利发展极不平衡,三峡西部地区水利发展明显优于中部地区。因此,我们对于三峡地区的农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不可一刀切。  相似文献   

2.
明清鄂西山区的移民与土地垦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国安 《中国农史》1999,18(1):16-28
明清时期,平原地区宜农土地的垦殖基本饱和,人口继续膨胀,人均耕地日益减少。严峻的生存危机迫使人们大量涌入资源丰富、荒而未辟的广大山区,从而掀起山区开发的高潮。鄂西山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鄂西山区的人口迁移和土地垦殖的研究,试图勾划出该地区农业开发的基本轮廓,并探讨其经济发展规律,以期对当今的农业生产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1.耕地相对不足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面临的现实,而质量下降抑制了农业的发展。1978年至1992年广西耕地净减21.15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51万亩,人均耕地由1.05亩下降到0.9亩。加之农业的比较利益下降,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耕作粗放,投入下降。据有关部门普查资料,全区好的和比较好的水田占56.6%,旱地中除150多万亩土质较为肥沃外,多数是跑水、跑肥、跑土的劣地;耕地有机质含量少,养分含量低,缺磷稻田占58%,旱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界定农户、自给性农户、兼业农户等基本概念入手,主要利用社会经济史研究者开发的方志、笔记、族谱、政府档案等史料,对明清时期我国兼业农户普遍形成并已相当发展的过程予以描述,以此为前提,对明清兼业农户发展的原因作了分析,进而概括出若干理论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黄淮海平原垦殖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为世界所瞩目。实现农业现代化,走中国式的道路,就需要研究我国各地区的农业发展历史,这对现实有重要的意义。黄淮海平原是国内最大平原之一。平旷的地貌,大陆性季风旱涝不均的气候,三条水系的影响是其主要的自然地理因素。三条水系中,以黄河最为源远流长,北侵海,南夺淮,在大平原上往返摆动,对黄淮海地区的农业生产,乃至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最大。这一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但是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到现在依然存在旱、涝、沙、碱等问题。研究其  相似文献   

6.
玉米论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今后一个时期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粮食品种,同时也是未来满足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主要粮食品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生产稳定性差,受干旱影响较大,实用技术普及率和机械化水平低,种业发展水平低,但玉米生产发展的单产潜力大,扩大种植面积也有潜力。促进我国玉米产业发展要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转变生产方式,优化区域布局,加大扶持力度,搞好加工业和进出口调控;大力推进良种研发应用,着力解决干旱问题,积极推进机械化,抓好主产区,减小产后损失,完善收储政策。  相似文献   

7.
乾嘉垦殖对四川农业生态和社会发展影响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蓝勇 《中国农史》1993,12(1):19-28
本文用文献和实地考察资料,分析了清代康乾嘉时期四川人口膨胀和不合理的垦殖对清后期四川农业生态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提出康乾复垦带来了四川经济繁荣,但以后乾嘉时期人口膨胀和四缘山地陡坡垦殖,大量破坏森林,加重水土流失,极大地破坏后期农业生态环境,使土壤日趋贫瘠,自然灾害频率增大,部分农作物单产下降,是造成清后期四川经济凋敝、社会残破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穆藕初农业思想略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穆藕初(1876—1943),名湘玥,以字行,上海浦东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实业家,相继创办德大、厚生、豫丰等纱厂,还与人合资经营恒大纱厂、维大纺织用品公司、中华劝工银行等企业,发起组织华商纱布交易所。虽然穆藕初的实业重心是棉纺工业,但他对农业极为重视,在变革传统小农经济,促进中国农业近代化问题上发表了许多独到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对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的研究不多,成果亦甚少。直至近些年来,人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才给予较多注意,不论在文章数量还是在研究范围上都远远超过以前。现把建国以来报刊所见有关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的一些问题做一简要的概述,从中可窥见一些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一、“农业自然灾害”概念的提出学术界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早已进行,并在很大程度上也涉及了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探讨。只是“灾害学”这一名词的明确提出要一直拖延到80年代初。不过,灾害学毕竟还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主要是对灾害群的研究,“农业灾害学”仅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在这以后,许多报刊杂志仍如以前一样,依然把一些泛论灾害的论文归于农业自然灾害名目  相似文献   

10.
清代陕南地区的移民、农业垦殖与自然环境的恶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农业垦殖活动顺应自然规律,采用较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原则,便能够促进自然界与人类生产活动的良性循环,使人类获得丰富的自然之赐;如果忽视自然规律,采取盲目、野蛮的开发手段,就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影响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农业垦殖史上,以上两个方面都同时存在,但各自所占比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又是各不相同的。本文仅就清代陕西南部农业垦殖与自然环境的动态变化关系作一简略考察,以便为当代农业经济开发活动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人口、垦殖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赵冈 《中国农史》1996,15(1):56-66
本文以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为视角,以丰富翔实的史料对中国历史时期人口增长、人口迁移、各种类型的垦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北宋以后,中国人口出现明显的长期上升趋势,人口压力导致农垦与山林垦伐的加剧,特别是到了清中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已有超过自然资源永载力的迹象。作者还认为人口迁移与生态环境互为因果。中国古代自东汉以来人口自发迁移的总趋势是由北向南。唐代以后,由于人类长期活动,北方生态系统日趋恶化,而南方还能保持生态平衡,农业生产相对优势增加,于是人口长期由北向南移动。南方人口大量增加以后,生态环境开始逐渐恶化,于是移民利益减少,风险增大,至清中叶这种人口的南北大迁移才大体停止下来。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已经停滞并趋于衰落,这也是中国近代被动挨打的重要原因。然而,大量历史事实表明,这只是一种想当然的推测。事实上,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历史时期,并于19世纪初期到达世界顶峰,其主要支撑体系就是中国的农业。虽然较之宋元,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数百年中没有什么变化,但在多熟种植、肥料使用、农田水利等精耕细作体系、域外高产作物引种推广及生态农业等诸多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和重要创新。可以说,中国农业生产的相对优势一直保持到了19世纪中期,其中土地生产率方面的优势大体维持到了20世纪。究其原因,现代科技真正作用于农业生产始于19世纪中期以后,首先在农业机械领域,而现代作物育种、化学肥料等作用于土地生产率的现代农业科技基本上是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逐渐进入生产力。中国传统农户经营制度并未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障碍。中国近代落后挨打应从世界经济和社会转型大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在世界工业化、城市化日新月异的进程中,中国仍然固守传统,不思变化,终于导致在新一轮世界性竞争中落到了后面。  相似文献   

13.
江汉平原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农业区之一,它在历史上的大规模开发是在明朝立国以后,其特点表现为以江西籍移民为主的大量外地人口的迁入促进了以围垦湖荒为主要特色的垸田经济的发展,堤垸的兴废与农业生产的丰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量湖荒的垦殖使江汉平原的水稻生产取得长足的进步并崛起为全国新的米粮中心,同时以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的发展亦并行不悖,形成粮、经兼重的作物格局;米、棉等农产品大量进入流通领域又促进了该地区商业活动的发展与城镇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4.
从外来移民垦荒的角度,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在掌握不同时期垦殖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建国前东北垦殖在耕地规模扩大、耕作方式、种子改良和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对黑龙江垦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明清南方租佃制的特殊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时期,我国南方在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并由此而引起其生产关系的某些变更:首先,在契约制的基础上较为普遍地产生了定额地租制。其次,以额税制为起点,较为广泛地实行了永佃制。永佃制是一种佃农意志的体现;是江南耕作经济持续向前的一条杠杆。广大佃农往往利用额租制和永佃制(包括一田二主和一田三主制)抵御田主的额外剥削,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并利用永佃制,努力改良农田,继续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不断地提高土地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增加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备荒救灾简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农书和地方志的材料,明清时期农业生产技术上备荒救灾的措施主要有:选择种植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实行精耕细作和灾后补种等。发掘、总结其历史经验,弘扬中国古代小农不屈不挠的抗灾救灾精神,对今天减灾救灾事业,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庙和庙会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最初主要是古代农业社会中神灵崇拜意识的产物,后来不断融合其它思想意识和外来宗教信仰,形成一种丰富而复杂的意识混合体。据方志和有关文集记载,明清时期苏州农村的庙会活动丰富多彩,有官府组织的,也有民间自发集成的。从其活动内容和方式来看,这些庙会或反映了传统农业生产特色,或展示了与农业有关的时代经济新面貌,因此,研究明清时期苏州农村庙会,对于了解这一时期苏州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和市镇的发展壮大,无疑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钟兴永 《中国农史》2001,20(1):51-56
湘米自古声名广被。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与朝臣书》中说:“江表惟闻长沙名,有好米,上风炊之,五里闻香。”(明)张溥:《汉魏六朝三百家集·魏文帝集》。两宋时,“巨舰漕米,一载万石”《宋朝事实类苑》卷62《风俗杂志》。,成为长沙三绝之一。明代李釜源撰《地图综要》内卷云:“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湖南、湖北)熟,天下足’,……非他省比。”清康熙三年(1664)始置湖南省。旋湖南便冠以“天下第一出米之区”之雅称。乾隆帝即位不久,于1737年以“湖南熟,天下足”一语,予湘米以至高定位。…  相似文献   

19.
朱自振 《中国农史》1993,12(4):27-37
明清东南山区农业发展的实际。对于研究我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和农业历史,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本文把东南山区从东南地区脱分出来,并从区域社会经济角度,对其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性质、特点,进行了专门、具体的剖析。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农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农业已发展到相当程度。农业对气候资源的利用率较高,因而对它的变化有很强的敏感性。明清时期,又是近千年来我国气候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在太湖流域主要有以下特征:①是一个相对冷的时期;②前期湿润而后期偏干;③气候变率较大,自然灾害频发。因此明清时期气候变化对太湖流域农业带来巨大影响。主要表现为:①气候变冷双季稻面积减少,粮食复种指数下降;②自然灾害频发,冷害和水旱等灾害使粮食产量下降;③亚热带经济林木,柑桔、茶叶等安全越冬受到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