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政府与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范围的清晰界定,明确了政府承担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不同,并分析了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接着本文从政府和农民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利益和价值博弈角度,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从而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政府如何发挥农民提供公共产品,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后发优势是后发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及现代化过程中所具备的特殊优势。后发优势与其在经济上的落后性共生,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把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青海省存在着阻碍其发挥后发优势的多重因素,分析青海省发挥后发优势的障碍,并探索其解决路径,有利于促进青海省后发优势的实现,进而实现青海省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志平 《改革与战略》2009,25(4):97-100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乡镇政府职能还没有转型。文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剖析了乡镇政府职能的偏离,提出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确实把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到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上来,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4.
政府职能转变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政府职能定位是财政功能转型的前提。当前,全方位的政府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但本文作者认为从西部地区目前所处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实行全面的政府职能转型的时机尚未成熟。政府部门应继续坚持“经济建设型”职能定位,财政也应充分发挥促进经济建设的功能,逐步扩大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西部政府职能逐步的有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以取得经济的跨越式成长,后发国家的政府需要承担比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更为沉重的职能。而后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具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后发国政府应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及时转换政府职能,从而不断提升后发国政府职能的效率平台。后发国经济能否成功启动并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政府能否在适当的时机履行适当的职能。  相似文献   

6.
后发优势这种源于落后本身的特殊优势,只是一种潜在优势,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转化为现实。而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为后发经济体实现赶超提供了良好契机。正是基于这种契合点,本文试图从后发优势理论出发,探寻新一轮技术革命条件下,我国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获得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董涛 《新疆财经》2003,(6):45-47
我国政府职能改革成果世界瞩目,但其供给公共物品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缺乏服务意识和竞争力。从国外的发展经验看,公共物品供给民营化成为政府职能改革的有效方式。本文将从民营化的角度探讨我国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的职能改革。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变迁与政府职能转型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微观上分析了农村社会保障产品性质的不同属性,产品差异决定了政府在提供社会保障产品中所承担的职能不同;农村土地保障功能日益弱化的现实,要求政府向增强农村家庭资源为基础的社会保障职能转变;文章论述了从社会救济到社会保险的政府职能安排,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萍 《魅力中国》2011,(17):66-66
当前政府职能的基本任务应当是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农产品市场信息,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基于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的公共服务属性和为公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理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应该是现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应该由政府搭建信息平台,各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市场信息的发布、处理、传递和接收,共同促进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虢亚雪  韦冉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2):55-57
文章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政府职能转变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然后把政府职能定位在政府主导、公共服务两方面,在当前形势下,政府应完善宏观调控、强化公众参与,加强规划职能、调节职能、协调职能、保障职能、培育职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实践内涵包括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城市发展模式转型以及政府发展模式转型等四个方面。并且对四个转型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立足经济转型升级内涵和南京发展阶段性特征,从经济发展、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城市功能、资源集约、民生改善等6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南京经济转型升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南京经济转型升级总体趋势向好,但主要领域转型升级差异分化,从突出市场与政府、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经济与社会和谐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饶昕  喻瑶 《科技和产业》2019,19(5):76-82
资源枯竭型城市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已失去生产价值的工矿用地的潜在价值逐渐被人们发掘。以冷水江为例运用AHP-DEMATEL模型从社会经济因素、政府因素及工矿企业发展因素三方面选取影响工矿用地退出的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工矿用地退出的影响高于工矿企业发展因素,其中政府因素最为重要,土地利用政策、二三产业发展以及企业经济实力分别为各层次中影响工矿用地退出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4.
世界近代史以来,由于资本家们赤裸裸的血腥贪婪和权力不受群众有效制约的官僚们的左倾专制及右倾腐化,引发了一次次的西方经济危机和东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建设的挫折失误、改革开放的复辟变质。其代言人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故意混淆政府与经济及市场的关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差别。这亟需我们给予马列主义的纠正,科学引导社会主义政府正确发挥主导作用,促进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资源优势的新疆产业结构优化与路径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它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但在经济实践过程中,资源禀赋丰富的区域未必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甚至相反,成了落后区域。新疆自然资源丰裕,但过度依赖资源的发展模式造成近年来新疆资源型经济加剧、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所以,研究适合新疆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使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对新疆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疆产业结构的演进及特征、产业结构的路径依赖,并构建模型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资源优势的新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民生经济将民生改善的要求植入经济发展中,文章阐述了我国民生经济发展,承载着促进“中等收入陷阱”跨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功能.通过形成和完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互动耦合机制,使民生投入同时服务于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在经济增长中自发实现民生改善.  相似文献   

17.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广东的"一号工程"。江门作为珠三角城市之一,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文章分析了江门市转型发展对物流服务的新要求及物流服务功能上的不足,提出了提升物流功能,服务江门经济转型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西安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但这种科技优势却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主要是因为存在着科技资源的"分隔"、"分离"、"分散"等三分问题。以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西咸新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为组成部分,提出并构建西安大区域发展战略。该战略的提出进一步理清了西安统筹科技资源面临的巨大机遇和必要性,为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提供了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强大的牵引力量。西安统筹科技资源需要根据大区域发展战略下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有效破解科技资源"三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西安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林 《改革与战略》2010,26(11):36-40
我国已是一个经济大国,内需应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外需快速增长给我国央行货币发行与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带来挑战,使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加剧,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之间做到良性循环。要建立起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我国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此,文章在分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进行出口战略性调整,"消解并转移"过度的外汇储备,把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政府促进公共消费联系在一起,以此作为有效扩大内需的一种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20.
胡东宁 《改革与战略》2011,27(3):105-108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潮流,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横向府际关系中存在很多的矛盾和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从区域行政到区域治理的转化,是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去向。文章从合作治理的角度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横向府际关系,以消除区域一体化中存在的贸易壁垒和政策失灵,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