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战略需要重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中国的农业面临着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困境。中国农地流转的比例达到30%以上,其实并不低。但是,土地流转加快以后,土地的租金和雇工费用上升,农地规模经营利润下降。通过对6万户农户的抽样调查可以发现,小规模农户每亩的平均产值是2614元,大规模户是714元。这说明土地规模扩大以后,劳动生产率虽然上去了,但土地的生产率下降了。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从效果、利润以及对土地的关心来讲,家庭农场是最合适的一种农业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治已成为坚守耕地红线、改善耕地质量、促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切入点。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系统地分析伊犁州和塔城地区国家重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促进现代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现状、风险以及存在的困境,并为今后土地整治项目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对比法分析法。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后项目区耕作条件、耕作方式和耕作水平有较大程度地提高,大量劳动力节省的同时促进了农户大幅增收,家庭农场规模经营模式多样化;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流转价格大幅上涨,流转方式呈现多元化,农户的流转意愿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农户对整治后农场规模经营的满意度较高,但也面临一定程度的风险和困难。得出以下结论,家庭农场经营面临着农产品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波动;当地政府的补贴力度较弱,补贴资金缺少相关的审计和监察;土地整治的立项审批复杂,工程设计、监管及后期管护存在一定的疏漏;土地流转方式不合理,经营农场的投资资金来源有限;农户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等方面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价格的动态实时监测体系,设立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波动区间;加大当地政府补贴力度和采取差别化的激励措施;适当延长土地流转年限;长期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因地制宜"发展农场适度规模,注重完善和配套基本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美国家庭农场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确认农户始终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家庭经营不仅适合分散经营,也同样适合规模经营。2013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使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模式成为关注的热点。根据2013年1月世界银行公布数据,美国GDP总量是中国的2.06倍,人均GDP是中国的8.88倍。美国农业产值占GDP的1.5%,其现代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使  相似文献   

4.
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各地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积极性被激发,纷纷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米。  相似文献   

5.
长水河农场是黑龙江垦区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型国有农场,随着生产的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和新型合作组织的建立,农场剩余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如何科学优化劳动力配置问题,成为制约农场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此,农场以优化农业内部配置为主渠道,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依托,多措并举,使农场人力资源由潜在生产力变成现实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6.
农业规模经营包括农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农业服务规模经营两种类型,两种类型具有不同的实践逻辑:农地流转规模经营之所以能实现,源于乡村组织对土地规模流转的大力推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工商资本式农场,但由于资本式农场的经营失利,最终又演化为替代性的家庭农场;农业服务规模经营之所以能实现,在于生产组织化的实现,根源于地方政府行政力量的介入和村级组织的主导作用。在两种类型的实践中,由于治理理念、治理技术和治理效应等方面的动机和需求,地方政府对农业规模经营起到了关键性的形塑作用,但也因此产生了分割弱势小农利益、增加政府治理风险、不具可持续性乃至倒退等诸多隐忧。为了顺利实现农业治理转型,形塑农业规模经营的良性逻辑,应在"国家的视角"基础上增加"农民的视角"和"社区的视角",不仅要尊重农民意愿和选择权利,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合作,而且要坚持"社区"本位,培育内生型的农业联合治理单元,最终通过内生的方式实现农业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7.
积极引导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 作为农业的微观组织形式,家庭农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普遍做法.在我国,家庭农场一词于2008年首次写入中央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把家庭农场明确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形式,并要求通过新增农业补贴倾斜、鼓励和支持土地流入、加大奖励和培训力度等措施,扶持家庭农场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产业链有没有金可掘?从美国的数据上看,从农场产出农产品到消费者最终消费,其产值大约是1:9,可见这个产业链增加值的分布主要不在农场,而是在离开农场以后的其他地方。在中国的一些区域也是类似的情况。农业产业链价值的增加,我们不能只盯着农户。怎么掘金?产业链掘金的企业组织,一定要规模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加快,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农户蓬勃发展,为提升我国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根据实践需要,许多农户通过加入专业合作社、购买社会化组织服务等形式,与新型经营主体共享土地经营权,成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又一重要路径。本文主要分析共享土地经营权这种规模经营方式的产权联结机制,揭示其实践基础、理论依据,探究其制度绩效,并对如何引导和鼓励其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确定农民是否有土地规模经营意愿;影响其规模经营意愿的因素有哪些.研究方法访谈调查法、因果分析法和Multinomial Logistic方法.研究结果有近40%的农民具有土地规模经营意愿,但其余部分农民并没有这方面欲望.研究结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农民的土地规模经营意愿;农业经营者老龄化现象是导致规模经营意愿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比较收益低下是农民规模经营意愿低的最根本动因;就业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弱化了农民规模经营意愿;不断增加的农业生产流动资本投入成为激励农民规模经营意愿的重要因素.虽然相对开放的土地流转制度对农民规模经营意愿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并不希望改变当前的土地规模.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部分农户土地相对集中于产业大户,这些大户具备了家庭农场式经营条件,家庭农场已成了当前农村不可忽视的农业经营主体之一。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要求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可以有效地吸纳周边农户无力经营、经营不善或者粗放经营的不连片集中的部分或全部经营土地。由于土地家庭农场式经营的经营户一般都是本地农户,熟悉本地生产环境和土地地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在土地规模化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背景下,从全国和地区层面分析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总体影响,发现其应用概率显著提高了具体土地规模区间。研究方法:运用IV方法对LPM和Probit模型进行估计。研究结果:(1)土地经营规模对农场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土地经营规模每增加100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概率平均提高2.10%。(2)政府倡导的适度规模经营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并不存在矛盾。相对于土地经营规模75亩以下的农场,当土地经营规模达到110亩后,农场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率会显著提高;110~225亩与225亩以上的农场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率无显著性差异。(3)相比于东北地区的样本农场,土地经营规模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正向影响效应在西部地区的样本农场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促进土地向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流转,注重不同地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商品率和土地产出率,而在象苏州这样人多地少的经济发达地区,近期乃至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必须强调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的双重自标,尤以土地生产率这一技术经济指标更为重要。本文试通过对昆山县陆杨镇1985年(歉收年)29户秋熟和1986年(丰收年)40户家庭农场的剖析,来谈谈苏州地区农业规模经营与土地生产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模经营是破解“小规模、分散化”农地经营格局的关键举措,考察农地规模经营的综合效益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规模经营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多案例研究法,分析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3种不同类型主体的农地规模经营综合效益。[结果]尽管不同类型规模经营主体各有特点,但都能实现规模经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规模经营过程中,农业龙头企业仍面临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问题,合作社存在与小农户链接松散问题,家庭农场面临资金不足问题,各主体皆未能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结论]建议改善农业龙头企业外部环境,开展租金和就业支持补贴;规范合作社运营,提高小农户参与度;帮助家庭农场进行品牌塑造,提高家庭农场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开展多形式培训、考核。  相似文献   

15.
新视点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上海郊区正以多种形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本期特搞专栏刊登中共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的文章:<松江区对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为我们解读了松江区发展家庭农场的背景、条件、成效和做法.文章精辟地阐述了现代农业的真实涵义,家庭农场的特征,完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机制,对各地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缪建平提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五个环节",正是目前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困惑之处和薄弱环节,只有在创建后狠抓规范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才能做大做强,走向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种,家庭农场通过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户收入的增加。文章针对辽宁省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土地流转水平低、缺乏专业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发展资金不足、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当前,“谁来种地”成为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的新型合作农场成为创新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发展农地规模经营的新探索,对其实践与逻辑进行探讨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运用案例分析法,以海门新型合作农场为例,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新型合作农场的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对比,指出新型合作农场在联农带农、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的优势。结果 新型合作农场将村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为农地经营主体,整合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资源要素,并将现代经营管理制度引入农业生产,在土地规模经营的同时有效实现了产权明晰、交易成本降低、风险分担和外部性内部化,有效促进了农民和村集体的双增收,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帕累托改进。结论 新型合作农场充分做实了村集体“统”的功能,其合作化、一体化、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一种思路和参照。  相似文献   

18.
一、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我镇农业发展创造新优势 香花桥镇位于青浦城北两公里,全镇辖7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11680人,面积19.5平方公里,粮田13500亩。1998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8亿元,财政收入3488万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0.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5589万元,种植业亩产值1820元。 进入90年代,我镇以出口服装为龙头的工业发展迅猛,大批青壮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镇党委和政府审时度势,先后建立了1个镇级合作农场和6个村级合作农场,规模经营面积4195亩。  相似文献   

19.
在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转型推动下,顺应政府的农业治理需求、家庭农场的服务需求和农业服务市场主体的转型需求,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的农业服务型合作社应运而生。其结合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服务的规模化经营,以较低的组织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合作收益,并通过开展服务一体化以及在一体化下对利益结构的重新安排和服务锁定来凝聚成员,并且获得了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领办人个人业务与合作社服务的互嵌,既形成了领办人运营合作社的动力,也实现了合作社对领办人的“锁定”。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的农业服务型合作社的发展对地区农业的意义在于促进了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以及成为农业治理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20.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组织为基础,以追求利润为目的,通过土地集中形成适度规模,实行商品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家庭农场在家庭经营、社会化生产、适度规模等方面有独特的内涵。文章对比分析了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相比,在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土地来源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在工商登记、制度规范化等方面区别较大。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工商注册登记、适度规模经营方面相似,但两者在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规模化途径、经营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相比,都是国家积极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两者在组织形式、监督费用、分工水平、生产要素来源方面有明显不同。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存,并不矛盾,无高低优劣之分。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本身就是一种较为灵活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