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欧盟率先实践并成功实施了碳排放交易机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对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监测、报告与核查,配额分配、交易机制与市场监管、履约与处罚等核心制度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我国的碳排放市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是目前全球最完备、影响面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对其发展历程、有关经验教训的深入剖析,有助于指导我国的碳市场建立实践。通过对欧盟碳市场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市场效果等进行系统梳理,特别是对其最新动向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欧盟碳市场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中国建立和发展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开征碳税和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目前控制碳排放的两大重要手段。自从《京都议定书》确立了碳排放交易制度,以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和北美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为代表的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发展迅速。中国也已经在部分省市进行这方面的试点。作为减少碳排放的市场化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实质是碳排放权的有偿取得,它和碳税既相互联系,也相互区别(详见表1),各自发挥作用,共同推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实践中需要考虑这两种制度的有机协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  相似文献   

4.
碳排放权交易因其灵活的市场机制而成为碳减排的重要手段。2013年开始,我国陆续启动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近期,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中国将于2017年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工作。文章通过开展各碳交易试点在覆盖范围、配额分配、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报告和核实机制、交易制度和惩罚机制等方面制度设计的梳理比较,总结碳交易试点工作实践经验,为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5.
所谓碳排放交易是一种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机制,是一些低碳排放量者向碳排放量配额者出售自己的配额,以降低高碳排放量者的减排成本。简言之,就是发达国家用"资金 技术"换取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权"(指标)。由此而抵消发达国家国内超额排放的额度,从而减少  相似文献   

6.
温室气体减排的实践表明,相比传统的气候变化治理措施,设计合理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实现减排目标。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能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变的条件下,赋予排放主体更多的灵活性,用以选择成本最低的减排行动。目前,国际上主要以《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为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的法律基础,以产权理论和集体行动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研究碳排放权制度相关问题时,应立足国际视角将碳排放权作为人类的环境权益加以考量,并认识到碳排放权交易的双重属性。  相似文献   

7.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节能减排是现阶段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战略课题,而其中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是重点。要实现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必须发挥市场作用,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湖北省作为七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省市之一,开展市场运作的实践中可能遇到困难及阻力,本文从湖北省的国民经济、技术基础、能耗等方面对开展碳排放交易的必要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湖北省在现阶段必须重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推动节能减排的实施,抢占低碳经济领域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问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开发和实施碳排放交易机制。对现阶段世界上主要排放权交易中心——欧盟和北美的碳排放交易机制经验进行研究,能为我国发展和改善碳排放交易机制提供借鉴。今后,我国要注重国家间或区域间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联动作用,进行科学的碳排放交易制度顶层设计,保证碳排放市场信息的充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冯碧梅 《发展研究》2011,(12):68-72
碳交易是基于减排成本差异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最初是由联合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帮助发达国家履约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机制。本文以福建省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现状,提出了构建福建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碳排放交易体系初始排放权分配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排放交易体系已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初始排放权分配是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核心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初始排放权分配的市场运行效率、比较分析以及机制设计问题。碳排放交易下初始排放权分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仍需在发展中国家初始排放权分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初始排放权分配公平以及与碳金融关系方面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