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磊 《活力》2012,(10):215-215
一、对时政新闻报道“误区” 一般说来,在时政新闻报道中,由于认识和思考程度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误区。(一)时政新闻就是报道党政领导活动的新闻 这句话有一个潜台词:时政新闻要紧跟领导。从某种意义上看,时政新闻就是报道党政领导活动的新闻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如果细加分析,党政领导活动的新闻不一定就是时政新闻。把时政报道与领导活动画等号,这个认识会导致时政新闻违背新闻规律,其结果是时政新闻报道往往违背了新闻“三贴近”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陈杞 《活力》2014,(6):115-115
对于媒体来说,无论是纸媒还是新媒体,时政的报道都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 相对于社会新闻,时政报道是相对枯燥和按部就班的。这就需要记者在采写这类稿件时,不但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还要不断创新。我们通常把时政报道等同于会议报道。比如:党的十八大;省政府工作会议;森工工作会议等等。  相似文献   

3.
李爱民  李艳荣 《活力》2012,(4):69-69
正面宣传,是指新闻媒体对社会生活中体现时代特色、代表社会主流、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和事进行的具有倾向性的报道。从广义上说,正面宣传包含典型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时政宣传在内。正面宣传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类新闻,报道对象内容丰富、选稿标准严格、政治政策的尺度把握和新闻价值的把握交织在一起,具有很广泛的社会影响。新闻媒体肩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职责和使命,在新闻宣传上不但要加大正面报道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魏红影 《活力》2014,(6):86-86
时政记者,简而言之,就是报道与时事政治紧密相关新闻的记者。时政类新闻栏目可以说是很多地方电视台的立台根本,它承担着地方党政机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方面的报道,涉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大事,起着联络政府、沟通百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了能更好地做好时政新闻报道,很多地方电视台通常会抽调选派专业、专职人员来做这一类报道,统称为电视时政记者。可以说,时政记者责任重大,工作标准高,时效性强,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  相似文献   

5.
李世连 《活力》2011,(3):202-202
当前地方台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强调宣传政策、指导工作的同时.忽视了按照新闻规律报道新闻的重要性。在报道思路上重“人”不重“事”,报道往往是照搬照抄领导讲话,多空话、套话,致使报道冗长干涩。味同嚼蜡。有人笑谈。如果把某些时政报道的时间、地点、人名去掉.跟以前的新闻相比,甚至看不出区别。这是因为时政新闻报道往往原则性很强.要求高,  相似文献   

6.
当前地方台时政新闻报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强调宣传政策、指导工作的同时,忽视了按照新闻规律报道新闻的重要性.在报道思路上重"人"不重"事",报道往往是照搬照抄领导讲话,多空话、套话,致使报道冗长干涩,味同嚼蜡.有人笑谈,如果把某些时政报道的时间、地点、人名去掉,跟以前的新闻相比,甚至看不出区别.  相似文献   

7.
时政新闻报道是体现报纸公信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结合报纸发展特点和时政报道的要求,我认为,做好时政报道,时政新闻记者必须树立四个意识:责任意识、读者意识、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四个意识,以创新意识为统领,以责任意识、读者意识、团队意识为标准,指导记者开展工作。将大事重做,把新闻做足,着力让读者形成一种"大事看党报,要事看党报,关键时候看党报"的意识。这也是党报亲和力体现为公信力的一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秦岭 《活力》2011,(6):179-179
时政新闻真实,首先应该是信息来源与信息来源渠道的正规性,有了这个前提,发布的新闻准确率就高。目前在我国实行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保证了国家及地方政府新闻来源渠道以及时政新闻的真实性。在新闻实践中,时政新闻的来源不止政府新闻发布这一单一渠道。  相似文献   

9.
王昀 《活力》2014,(12):99-99
笔者从事旅游行业新闻报道的采访和编辑工作多年,黑龙江日报《旅游版》作为以专刊形式定期刊登的版面,它的报道策划、稿件采写、编辑侧重和版面风格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等有所不同。突出每期专版的报道重点,将行业新闻做深、做细、适时提出行业发展的前瞻性意见,为提升旅游产业形象、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将政府所想及群众所需找准结合点报道是旅游行业新闻采编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马春艳 《活力》2012,(10):160-160
一、三贴近,让正面宣传更可看 随着各种媒体和传播形式的广泛普及,人们对各种时政活动报道的关注度越来越低。这就要求我们在一线从事新闻采访的工作人员,时刻要以传播效果作为衡量采访成功与否的一个尺度。在采访中必须做到:在贴近中改进时政报道,在贴近中强化主流舆论,在贴近中推动政策落实,在贴近中拓展新闻视角,在这样条件下采写出来的新闻更具有引导性。比如,伊春电视台在对伊春市委全会进行报迫时,就特别注重了对全会精神的事先研究,  相似文献   

11.
董艳春 《活力》2011,(6):259-259
人大、政协“两会”的报道,一直被认为是时政新闻的重要报道内容。也是考验时政记者“真功夫”的试金石。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政务公开力度的加大.“两会”的透明度也在明显加强。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也越来越受普通百姓的关注,成为百姓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于是.对“两会”新闻报道的推陈出新,也是各类媒体追求的目标,其中纸质媒体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这里,笔者仅就晚报在“两会”报道上的创新尝试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2.
施虹 《活力》2004,(8):125-125
对于一张把读者定位逐步转向高端人群的报纸来说,有深度的报道在某种程度决定着报纸的定位和层次,所谓“高度决定影响力”“打造核心竞争力”。这其中,时政新闻和经济新闻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3.
李刚 《活力》2010,(6):211-211
对主流媒体来说,时政新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新闻产品。时政新闻的质量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党报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权威性。  相似文献   

14.
王哲 《活力》2012,(6):206-206
时政新闻可谓党报新闻报道的“门面”、“大梁”,而人大新闻是时政新闻的“重头戏”之一。随着社会各方对形势、大局的关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日益频繁地介入人大新闻报道,形成竞争纷起的格局。可以说,人大新闻报道已不再是党报的“专利”.以往“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人大新闻的“市场”开始细分,表现手法“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5.
王胜 《活力》2012,(16):116-116
近年来地市级媒体的新闻报道紧跟时代潮流。为地方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其长期以来形成的“时政优先,主题先行”的基本模式和风格.却没有大的突破。致使时政新闻节目编排僵化。新闻内容趋同,形式创新不足。因此,面对着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尤其是民生新闻的冲击,时政新闻要走“主流化”的路子.成为主打强档栏目。必须创新。怎样创新呢突破新闻报道改革中的“瓶颈”呢?  相似文献   

16.
张蕴博 《活力》2014,(22):68-68
一、新形势下时政新闻的内涵、特点和地位 时政就是“当时的政治情况”;时事,就是“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所谓时政新闻,有狭义、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时政新闻是指党、政、人大、政协等政治性机构召开的重要会议、重要纪念活动或者重要政治性节日活动,以及领导人的活动,一般由于主题重大或者出席人员层次较高而引人注目,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广义的时政新闻包括党、政、军、工、青、妇、公、检、法、司、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乃至民族、华侨、港澳台等领域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7.
隋安娜 《活力》2012,(19):129-129
时政新闻在宣传大政方针时要确立平民化视角,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应在同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上维护人的主体性,任何新闻题材,只有放在人类发展或人性的背景下确定报道的角度,才能创作最有感染力的作品.当前时政新闻要把报道视角更多地投向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用百姓熟悉的语言,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节目处处体现采编者的良知与责任,并融合情理、道义和品格,强调思想境界、民族精神和人文关怀,从百姓小事挖掘大主题.  相似文献   

18.
李永善 《活力》2011,(11):233-233
在各个传播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观众每天收听电台的时间越来越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各个电台集团的竞争却是越发激烈。在中央和省级频道的夹击中.城市台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凭借地方新闻节目的地缘性和贴近感.城市台创造了央视、省级卫所没有的、专属于城市台的独有资源与发展空间。在所有新闻节目中,时政新闻一直都是“重头戏”,其承载大量的政策和信息。代表了党和政府对重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方针、政策,集重要性、时效性和广泛性于一身,因此,时政新闻是城市电视台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将时政新闻这一个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夏雷 《活力》2012,(6):193-193
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节目必须快捷、准确地传达有关时政、法规法令及其他热点社会信息。紧密配合中心做好宣传报道。每天的电视新闻,会议消息一般要占40%以上,有时甚至会占用更长的时间。广大观众正是通过这些会议消息,了解了党和政府当前着重主抓的工作是什么.党和政府对群众有什么要求.会议消息无疑是起到了上传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因此抓好会议新闻的报道.一直是各新闻单位和每位新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2007,(18)
<正>《广东卫视新闻》其前身是《全省新闻联播》,是广东电视台最重要的新闻栏目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节目总长30分钟,是一档以时政经济为主,汇集国内外重大消息的综合性新闻。主要内容是报道广东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报道过程中,积极发挥正确导向、舆论监督,维护社会稳定的主流媒体作用。《广东卫视新闻》一直名列广东卫视频道收视榜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