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淮安市紧扣增加农民收入主题,着力走好“五着棋”,农业农村经济赢得“满堂彩”:农村实现社会总产值48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0元,增长5.3%。 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民增收的基本渠道 种植业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去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60万亩,其中大棚日光能设施化栽培面积30万亩。水产业突出发展绿色养殖、名特优品种养殖、稻田养殖,水  相似文献   

2.
正面向市场调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总体要求,重点调减四、五积温区非优势区玉米面积,全省种植结构实现"一减一稳六增",玉米面积调减1480万亩,水稻面积保持稳定,大豆面积增加1210万亩,马铃薯、杂粮杂豆等高值高效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到1741万亩,蔬菜产业成为结构调整的突出亮点。转变方式提品质。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更加注  相似文献   

3.
大同市处于典型的农牧交错带,是全国三大牛奶优势区之一、全省牛羊主产区和国际公认的畜牧业发展黄金地带。加快大同市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步伐,推进"以农为主"向"以牧为主"的农业结构转变,突出粮改饲,实现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正明确任务,全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大旱改水力度,持续扩大水田面积,每年平均增加水稻面积2万亩;积极推广水稻旱作3200亩、露地蔬菜2000亩、冰麦400亩,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订单种植+土地轮作+秸秆还田"政策叠加,种植甜菜5000亩、高粱1.5万亩、中草药1800亩,实现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农牧业结构基本实现了由"以粮为纲"向"粮经并举"转变。  相似文献   

5.
一、现状(一)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较大。2000年,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46万亩,比1999年增加140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1999年减少110万亩,辣椒由1998年的30多万亩扩大到80多万亩,油菜由常年的160万亩扩大到200万亩以上,蔬菜也由常年的80多万亩扩大到120万亩,并且开始实施饲草饲料种植示范。虽然这几年全市的种植业结构由粮经二元结构开始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但粮食作物在种植业中仍处于绝对优势;现有产品中,优质产品、特色产品、创汇产品少。(二)农产品优质化推进步伐加快…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畜牧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饲料饲草需求量日益增加,使种植业逐渐由“粮-经”的二元结构向“粮-饲-经”三元结构转变。近年来,为提高农民种植业收入,促进大农业的健康发展,大力推广种植青贮玉米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正>年初以来,黑龙江省坚持以"稳粮、优经、扩饲"为目标,以调减玉米为重点,优化调整种植结构,推动农业生产由种得好向卖得好,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根据农情调度统计,全省种植业结构呈现"一减一稳六增"态势,其中:玉米面积减少1042万亩、水稻面积稳定、大豆面积增加421万亩、小麦增加17万亩、杂粮杂豆面积增加125万亩、马铃薯增加52万亩、蔬菜(含食用菌)、中草药等特色作物面积增加216万亩、饲料饲草作物面积增加74万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党委审时度势,把工作重心转到农业结构调整上来,通过深入调研,确立了“路子调准,产业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产品调精,效益调高”的基本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一、调出了主导产业在种植业调整上,他们将原来粮经二元结构调整为粮经饲三元结构,其比重由1998年的64调整为163。也就是说,在全镇6.8万亩耕地中,将粮田面积压缩到0.7万亩,经济作物调升至4.1万亩,其中种植瓜菜2.6万亩,葡萄1万亩。同时,伴随饲养奶牛、羊等食草型动物的兴起,发展紫花苜蓿和青储带穗玉米2万亩…  相似文献   

9.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江都农业结构由粮油主导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采取“压粮扩经”“、压常规扩优质”“、抓新抓特”等措施,逐步构建以花卉苗木、优质蔬菜为主体,特畜特禽、优质水产、优质稻米为支撑的农业产业格局“,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规模农业发展迅速。花木“两区一带”和宜武蔬菜产业带已初步形成。全市成片造林面积达13万亩,花木面积12万亩,花木年销售收入5亿元;常年菜地面积10万亩,其中设施栽培面积3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3.5万亩,其中特水面积8万亩。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近年来,江都按照…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村经济》2000,(10):12-12,14
近年来,丰县立足实际,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99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3元。一、依托资源优势,突出主导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从县域经济的实际出发,我们突出抓了果品、蔬菜和畜牧三大主导产业的培育。第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形成特色生产格局。坚持以增效增收为目标,大面积减少粮食作物,努力扩大果品、蔬菜种植,推进由粮棉大县向果品、蔬菜大县的转变。1999年,我县粮经比例达到了4∶6。全县果树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红富士苹果、白酥梨等优质果树面积40万亩;蔬菜复种面积58万亩,其中芦笋、山药、苔蒜、牛蒡等特种蔬菜面积26万亩,反  相似文献   

11.
2003~2014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一连增"。与此同时,中国农业也面临着诸如水土资源短缺、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生产效率仍然不高等突出制约。传统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路必须更新,必须从一个全新的、更广的角度重新思考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之策。本丈提出,应从整个食物系统来重新定位粮食安全,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本质上是饲料粮的安全问题,说到底是畜产品的充足供应和质量安全问题。中国农业结构基本上每隔20年左右调整一次,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改革开放前是"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从1978年到1992年期间是"粮+经"的二元种植结构,从1992年到目前阶段是"粮+经+饲"的三元种植结构。目前中国农业结构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窗口期"。当前的"粮+经+饲"种植结构中,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实际上已达20%以上,但牧草种植面积占比一直徘徊在1%左右,牧草产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必须将牧草产业引入农业生产系统中,推进实施"粮+经+饲+草"的四元种植结构,从而达到直接或间接增加粮食产量,直接或间接降低对粮食的消耗,最终实现多元途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邹瑾 《农村经济》2000,(3):22-23
近几年来 ,巴中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虽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但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农业结构极不合理。现就全市农业结构调整谈谈己见。(一 )调整的思路1 狠抓减粮扩经 ,实现生产规模化。生产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从 1 999年起 ,全市每年重点抓三分之一的乡镇 ,乡镇重点抓三分之一的村 ,力争用 3年的时间调减1 5 %— 2 0 %的粮食种植面积来种经济作物 ,使粮经面积比达到 6∶4 ,粮经作物效益比达到 5∶5或4∶6。(1)狠抓田埂经济。全市共有田埂近 1 0万亩 ,已利用开发 2万亩 ,尚有 7— 8万亩的巨大开发潜力。要利用 3年时间 ,每年开发田埂 2…  相似文献   

13.
(一)工作回顾与今后的目标任务 近两年来,江苏省吴县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步子较快,取得了显著成绩。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种养面积120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5万亩,经济作物和水产种养面积45万亩,粮经比例接近6∶4,发展种养基地200多个,涉及农户1万多户,实现产值4亿多  相似文献   

14.
泗阳县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主动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变化,坚持以市场为向导,以科技为依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及时调整农业结构,着力提升农业内涵,积极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发展"创利、创税、创汇"农业,实现由传统数量增长型农业向现代质量效益型农业的根本性转变。一、把握市场取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现代农业是市场农业。发展"三创"农业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当前制约我县"三创"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结构单一,粮经比例不合理,养殖业总量不大。因此,发展"三创"农业必须牢牢把握市场取向,结合我县实际,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一是调优粮经比例。在稳定全县粮食总量的前提下,逐步压缩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面积,并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加强农业生产管理,着力提高单产,促进全  相似文献   

15.
我县农业及其优势产业发展现状。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在保证供求安全的前提下,稳定面积,积极发展优质专用粮。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面积逐年增加,优质专用小麦达到6万亩,专用玉米达到3万亩,订单优质小麦面积达到5.8万亩,订单高淀粉玉米面积达到3万亩。  相似文献   

16.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淳县将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明确方向,调大主导产业当前,必须紧紧瞄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按"高档次,创特色、上规模"的要求,下大力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调整,到2001年,粮经比例调整到4:6;畜牧水产业年产值达到9.2亿元;优质农产品比重提高到10到15个百分点。农业亩产值由99年的1000元提高到1300元以上。为此,要重点突破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是扩种优质油菜。调高油菜种植比例,面积占夏熟作物的85%左右;  相似文献   

17.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就淮阴县来讲,仍应发扬农业结构调整三年三大步、上三个台阶的成绩,继续加大调整力度。一是突出压粮扩经,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升级。随着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会越来越低,而蔬菜等经济作物行情比较看好,为此我们坚决压粮扩经、压麦扩菜,全县确保调减三麦10万亩,力争调减20万亩。调整原有的"222"工程规划,蔬菜占地面积再增11万亩,同时增加油菜种植面积,这样秋播调整后,全县蔬菜、山芋、花生、油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1万亩、20万亩、20万  相似文献   

18.
尽快把农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移 ,是河北省汉沽农场当前实践中的紧迫课题。   一、农场农业结构调整现状汉沽农场是河北省属国有大型农垦企业 ,人口4 5万 ,其中农业人口 3万 ,耕地 8 3万余亩 ,传统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来由于气候、市场因素影响 ,水田作物面积逐年压缩 ,旱田经济作物面积逐步提高 ,但仍以种植水稻、棉花、玉米为主。近年来 ,农场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以水定发展 ,针对连续几年的干旱缺水 ,大幅度调减水稻面积 ,推广经济作物 ,粮经比例由 70 :30调整为 38:6 2。二是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嘉定区委区政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的目标,在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扶持力度,使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是农业结构日益优化。改变了原来以粮、棉、油为主的农业布局,形成了以林果、花草、蔬菜为主的农业结构,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区粮经比例由1998年的63:37,调整到了10:90;林地面积达8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2%。 二是特色农业初步显现。近年来,我们以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建三江分局广大干部、职工在总局和分局党委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化解市场风险,战胜自然灾害,全面落实质量效益农业实施方案,农业再登新台阶。全局粮豆面积54414万亩,总产2015万吨(403亿斤),比历史上最高的1998年增长118%;亩产3705公斤,比历史上最高的1997年增长91%。一年来,全局上下坚定地把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转移到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实施了八项推进战略。一、实施推进作物种植调整战略,向优化结构要效益全年着力抓好三“扩大”:一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