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乡村旅游产业进化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借鉴经济进化论和现代资源观理论,通过自上而下的理论演绎构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过程模式;采用文本分析法与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影响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的资源要素,探索产业进化组态路径。基于广西龙脊梯田景区61家旅游企业研究发现:(1)在多种组织资源持续交互作用下,乡村旅游产业呈现“自由演化-市场选择-实现进化”的螺旋式进化趋势;(2)组织学习能力、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知识联盟、正式制度、创业环境6要素构成5条组态路径,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3)组织学习能力是所有组态路径的核心要素,知识联盟对初始资源劣势型乡村旅游小企业不可或缺,合理配置资源是进化的关键。研究结论揭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的复杂因果本质,具有积极的实践借鉴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围绕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理论逻辑、影响机制、发展战略、实现路径等展开深入探讨,核心观点如下:(1)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应从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文化振兴与文脉延续、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来理解和把握。(2)乡村旅游发展要聚焦需求和供给规模,重视乡村旅游的科学规划,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红利惠及更多人民。(3)乡旅微企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主体,需要通过激活亲缘网络、提升培育精度、打造产业集群等路径激发共同富裕的活力。(4)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重视文化内涵,充分利用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旅游迈入高质量供给的新阶段。(5)共同富裕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的关系,要进一步明确乡村旅游的产业定位,提高供给水平,利用好文化成果,探索改革创新制度。  相似文献   

3.
<正>文章以2010—2022年四川省21个地级市的数据为基础,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路径模型。结果表明:第一,发展乡村旅游能直接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第二,发展乡村旅游能正向影响农村居民就业率、农村劳动生产率、农村旅游环境水平,进而间接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第三,乡村旅游率先产生人力资本效应,农村居民就业率与农村劳动生产率、农村旅游环境水平会在正向影响农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产生链式平行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城乡融合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阶段,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阐述了重庆三峡库区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规划引领、产业突破、人口流动、激活要素、人—地—业融合、创新共同富裕手段、加大投入、科技支撑、示范先行及长效机制等九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重庆三峡库区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与衔接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5.
多元协同治理是乡村各利益主体通过合作共同处理乡村公共事务、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方式。乡村企业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乡村多元协同治理体系中重要的一员。为剖析乡村企业参与多元协同治理的实践形态、演进逻辑及治理机制,本文基于社会嵌入理论,通过对QS民宿企业进行纵向单案例分析,构建了乡村民宿参与乡村多元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企业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主体—嵌入—行动及互动—客体”的动态因果关系,分析了关系和契约治理机制在企业参与乡村治理不同阶段治理绩效的变化过程及其对多元协同治理演进的影响。分析表明:QS企业参与的乡村多元协同治理随着企业嵌入乡村的阶段而发展,其嵌入乡村的治理机制也在发生动态演进;企业嵌入乡村的关系治理和契约治理机制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特征。本文建立了乡村民宿企业参与乡村治理的社会嵌入分析框架,揭示了关系治理与契约治理在企业参与乡村治理演进过程中的动态适应规律,拓宽了乡村治理的研究视角,为进一步推进乡村协同治理、实现良性共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刘冰  何莽  王松茂 《旅游学刊》2016,(9):91-100
治理是推动旅游目的地在竞争中构建行之有效的合作关系以获取战略优势的重要途径.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基于正式关系的“双边”合作,忽视了网络背景下,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合作往往依托于非正式关系,并在“多边”关系互动中不断地演变和重构.因此,从网络视角探寻目的地治理机制对理解合作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研究在2012年新疆目的地网络研究的基础上,于2014年对12个目的地进行跟踪调查,社会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中心性和凝聚性对于识别旅游目的地在网络中的合作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在旅游目的地合作研究框架下,基于三方关系提出不同类型网络治理模式,为目的地有意识地调整、重构自身网络活动以获取战略优势,以及竞合关系下的区域旅游合作及一体化等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土地旅游化利用逐渐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阶段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国内外学者目前对于“旅游化与乡村土地利用”关系的系统理论研究还较为欠缺。本研究基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土地利用旅游转型的现象观察和文献梳理,提出“乡村土地旅游化利用”的概念,并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系统解读,从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保护与发展3个视角,以及发展阶段性、主体多元性和系统复杂性3个方面归纳阐述了乡村土地旅游化利用的效应特征,通过引入“情境—结构—行为—结果”框架对乡村土地旅游化利用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结论如下:乡村土地旅游化利用受到地方性、价值观和制度安排的情境条件约束,内部结构主要由土地资源结构、利益主体结构、治理力量结构、共同利益和集体行动组成,行为过程主要由政府、社会和农户三大主体根据各自利益诉求和共同利益协同进行决策,呈现出土地利用多功能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3个方面的效果。本研究旨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过程中的乡村旅游发展与土地利用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陈凯 《西部旅游》2023,(24):33-3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与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乡村不仅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乡愁文化的承载地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地,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单元。基于历史发展原因,当前乃至今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广泛最深厚的空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必然在乡村。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符合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时代需求。文章分析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时代特征及困境,探讨运营思维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期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旅游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本文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机遇挑战、战略重点、逻辑进路等重要科学议题展开探讨。核心观点如下:(1)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应从更高品质满足大众需求、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和平桥梁纽带作用等方面进行把握。(2)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逻辑和推进逻辑。(3)可从旅游产品优质供给、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旅游产业绿色转型等方面探索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道路。(4)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通过建立更具韧性的文旅供给、激活引导普惠全民的文旅消费、全面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与创新、打造更高品质的文旅服务体系,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5)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是助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众旅游时代,中国旅游业发展正进入重大变革期和调整期,这要求我们要立足中国旅游业基本国情,重新审视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转型问题。文章认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国际化是重要趋势,这种国际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研究本土化进程。中国特色旅游地理学研究在总体方向上要扎根于旅游产业重大需求实现转型,在研究对象上,从典型旅游地研究向国土游憩空间优化研究拓展;在研究重点上,从旅游要素研究逐步向旅游地复杂地域系统过程模拟与预测研究转型;在研究范式上,更加从现有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的脱节向“理论研究—规划实践—政策应用”的有效链接提升。在此过程中,国外旅游地理研究可为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提供重要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研究旅游扶贫相关政策对贫困地区脱贫的影响效应具有深刻意义。文章以“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为对象,从要素流动视角出发,提出了乡村旅游推动贫困地区发展的3条影响机制;随后利用2010—2020年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确实推动了我国贫困地区的发展,且该效应在时空上还具备可持续性和空间溢出性;2)乡村人口就业人数的上升、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县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乡村旅游影响过程中的机制;3)相比东部地区,乡村旅游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更显著;4)不同类型政策在影响效应的时空性质和影响机制的选择上均存在异质性。此研究为实现“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目标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李礼  黄健 《西部旅游》2022,(24):36-39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广西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将借力“互联网+”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文章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广西乡村旅游产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面临的困难与机遇,提出广西应以互联网思维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以现代化信息技术拓宽营销渠道,打造服务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消费便捷化的智慧乡村旅游模式,最终实现广西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何伟  毛昉偲 《西部旅游》2023,(20):32-34
<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着重大意义,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探索出新的路径,助力乡村地区经济结构优化。“旅游+乡村体育赛事”为乡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能够在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基于此,文章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村超”及“村BA”赛事为背景,围绕“旅游+乡村体育赛事”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是促进城乡市场连接的途径之一。厘清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城乡要素流动过程及其机制,既是乡村旅游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遵循“过程—特征—机制”的研究思路,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的城乡流动要素类型,总结要素流动过程中的规律与特征,进而阐释要素流动机制。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带来的要素流动,既涵盖了人、资金、物资等基础要素,也涵盖了生态、文化等核心要素及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在乡村旅游的萌芽和启动、设计和建设以及运营和转型等发展阶段中,城乡之间的流动要素类型不断增加,要素流向从单向逐步转变为双向,生态和文化是关键要素类型。“需求牵引—价值耦合—市场推动—政策促进”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要素流动机制,合理的流动能促进城乡要素互动以及乡村要素价值增值、类型增多、数量增长,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需求机制与诉求异化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历史演进和意识建构角度阐释现代乡村旅游的原根性诉求,探讨乡村旅游诉求的历史基础和社会背景,从文献出发构建了乡村旅游需求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发现乡村旅游需求呈非正态分布特征,大多数乡村游客对学界强调的“乡村性”事项并不关心,主要是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促成乡村游客调整了自己的需求和目标.研究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土-人性结构的回归与重建,但多种媒体“伪乡村”的旅游形象建构导致了乡村旅游原根性诉求的异化与“伪乡村旅游”意识形态的形成;以经济价值为评价标准的产业发展导向是乡村旅游产生诸多问题的根源,乡村旅游亟需深刻的反思与革命,重新定位乡村的“美丽”内涵,回归乡村养育生命、化育人性的根性功能,实现“安天下、稳民心”,以致“近者悦、远者来”之愿景.  相似文献   

16.
刘伟 《西部旅游》2024,(5):99-101
在践行“两山”理念和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文章通过探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在乡村发展中的互补优势和协同作用,从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因着手,通过这三种教育形式的有效结合,探索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提出构建一个协同创新框架,更好地培养农业旅游领域的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旨在促进休闲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乡村经济和社区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7.
旅游发展对城乡融合的推动作用已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尚缺乏哲学层面和价值论方面的探讨。目前,旅游更多以商业化的形式存在,旅游产业需要面对发展话语主导下实践中的问题并进行知识生产层面的反思。本文从旅游哲学视角出发,阐释“作为商业化的旅游”和“作为诗意栖居的旅游”两种旅游本体论,对笔者前期提出的“城乡循环修复”理论框架进行进一步延伸解析。在关乎“善”的伦理性层面,旅游发展带来了乡村的主体性培育和城市的异化修复;在关乎“美”的审美性层面,旅游发展带来了乡村的文化自为和城市的审美解放。本文探讨了旅游发展背景下城乡从异化到自在自为的过程,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方实践的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逻辑与案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直面乡村社会发展困境,以乡村的多维发展重塑合理的新型城乡关系。文章基于对旅游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内在逻辑的探讨,借助傣族园村寨、双廊村、天龙村、落水村和明月村等多案例研究,具体分析旅游推动乡村在不同维度上的振兴实践,研究认为:旅游发展为乡土空间重聚发展主体,将各类经济生产要素注入乡村,实现乡村在经济层面的产业结构多元化和空间多功能化,文化层面的物质文化保存与修复和精神文化的调适与再造,治理层面的内生自组织治理优化和网络治理的构建与深化,有效缓解甚至逆转乡村多重危机;同时,旅游发展在推动乡村各层面发展的过程中释放乡村居民的自主性,构建地方和外部力量的互动场域,共同推动乡村实现"新内生性发展"和持续振兴。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旅游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多元内在关系,为我国乡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和贫困消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基于Mill & Morrison的旅游系统理论,文章构建了由6个主类和61个亚类组成的旅游研究系统分类框架(The tourism research system categorization framework),选.取31本国际旅游期刊在2003-2012年期间的10058篇文章,从而提取出13669个关键词(其出现频次为41624)并进行归类,运用演绎分析和统计方法对旅游研究主题进行大数据整理.文章识别出旅游学研究的跨学科特征和各个旅游研究主题的受关注程度:从主类来看,最受关注的是“目的地”领域,其次是“需求”和“营销”领域;从亚类来看,最受关注的是“市场细分”和“吸引物和节庆”领域,而“基础设施”、“交通(旅游目的地内部)”和“旅游客流”等领域受关注度最少.最后,本文试图寻求与旅游学学科树进行理论对话,重新检验了近10年国际旅游研究在国内分类框架的学科特征与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20.
杜宗斌  苏勤  姜辽 《旅游学刊》2013,28(6):65-74
社区归属感侧重研究居民对本地域社区和人群集合体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关注旅游地居民社区归属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旅游情景下的社区归属感研究较少。文章通过文献梳理社区归属感与其相关结果变量的关系,构建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归属感结构模型,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探讨旅游情景下社区归属感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地方依恋、旅游感知、社区参与、居民满意度及旅游获益是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归属感的5个主要维度,社区归属感对它们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在0.130~0.728,t值介于5.936~9.215,显著性概率p均小于0.001,所建理论模型成立,拓宽了社区归属感理论框架。培育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归属感有助于提高居民社区参与程度,增加旅游地居民正面旅游感知,促进居民积极支持旅游发展,利于乡村旅游地社区实施科学的人本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