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加坡是中国在东盟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长期以来,中国与新加坡一直保持着频繁及稳定的贸易往来。自1965年的民间贸易,到1990年大量的初级产品出口贸易,再到二十世纪90年代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相互进出贸易,中新贸易产业结构在不断地调整,两国经贸合作也在不断的快速发展。目前新加坡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经贸合作伙伴之一。多年来中新两国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表明,两国经济上互补性强,经贸合作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日本与新加坡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之后,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的东亚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并不顺利。在深入探讨进程发展的困境所在,进一步认识和明确经贸合作必要性的基础上,努力找寻到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展的良好路径。  相似文献   

3.
经济服务化已成为经济结构变迁和产业演变的基本趋势.通过对中国与新加坡服务贸易结构及竞争力的比较,可以看出新加坡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高于中国,并在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结构总体优于中国.中国应当借鉴新加坡经验,发挥已有比较优势,持续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提升中国服务业价值链层级;重视中新科教人力资本合作;完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并以中新经贸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近日,中国商务部和格鲁吉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部在京签署关于启动中国—格鲁吉亚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可行性研究的联合声明,商定尽快成立联合专家组,启动中格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可行性研究。双方同时签署关于加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备忘录,将在中格经贸合作委员会框架内,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经贸合作,全面提升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已取得长足发展,双边贸易投资规模屡创新高、经济合作模式推陈出新、互联互通建设成效显著,但双边合作仍面临贸易依存度高且存在非对称性、投资依赖度不高且分布不均衡、互联互通建设波折不断、人文交流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RCEP生效将促进区域内贸易与投资等经济关系的一体化,进一步释放地区经济增长潜力,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但当前亚太地区大国之间的博弈更趋激烈,拜登政府推动的“印太经济框架”,必然对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产生冲击。亚太新格局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既面临RCEP生效带来的机遇,也面临大国博弈加剧、CPTPP与IPEF双重压力,以及东盟对过度依赖中国经济的担忧等挑战。要根植现有合作机制,深挖合作潜力,做好RCEP实施工作,推动关税降低与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的落实,“软”“硬”兼施,加强双边互联互通建设,注重包容发展,增进政治互信,夯实民意基础,推动社会文化交流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自古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密切,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省与这些国家贸易发展将具有很好的潜力。本文采用修正的CS指数和CC指数构建评价指标,分别测算了江苏省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互补性指数、进口互补性指数及贸易竞争性指数,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最后,从加大市场调研及开拓力度、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优势产能转移、促进贸易便利化和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等方面提出了江苏省加快与这一带国家经贸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同东盟国家(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文莱)同处亚太地区,又是友好的近邻。中国同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近年来,东盟国家和中国的高层领导人频繁互访,增加了相互了解,经贸往来更加密切。1993年4月,菲律宾总统拉莫斯访问中国期间,签订1993年中菲进出口商品议定书,同时拉菲斯总统宣布取消对中国“一对一”的贸易歧视做法。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于去年4月访华时就中新经贸关系交换了意见,特别就新加坡在苏州成片开发,投资兴建苏州工业园问题进行探讨,该项目目前签约。去年4月底,泰国商业部长邬泰访问中国,与中方就中国进口泰大米问题举行了会谈。去年6月,随同马亚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问中国的马原产部部长林敬益与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就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及马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棕油信贷交换了意见。外经贸部副部长郑斯林与前来访问中国的东盟秘书长辛格就中国与东盟建立“中国东盟经贸联合委员会”协定进行了磋商。新加坡贸工部部长丹那巴兰应邀访华并与外经贸部吴仪部长分别代表各自政府签署了“中新两国政府经济合作和促进贸易与投资”谅解备忘录,与此同时,新加坡与山东省的贸易促进理事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战略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篇章,为中国自贸区建设和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有效突破发达国家贸易封锁,并使自贸区发展辐射其他地区,不断推进中国自贸区建设.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马建交30周年,当前,中马关系正处在历史上最好时期。中国是马来西亚的第四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也首次超过新加坡成为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业内人士认为,中马经贸合作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演变,世界贸易格局时刻发生变化,瞬息万变。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加强与世界各国贸易的互联互通,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方针与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力度,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虽然我国对外贸易在稳定增长,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采取有效积极地措施来应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增长,是当前必须引起格外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韩建交以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两国的经贸合作与交流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收到了较大的冲击,特别是两国间的贸易活动急剧收缩,贸易失衡程度进一步加深。短期内,中韩贸易的严峻形式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两国对外贸易和区域内贸易回升将面临较大的困难。长期来看,随着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两国间的贸易仍然具有增长的条件和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深入分析中韩经贸合作情况、金融危机地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对于加强合作两国经贸合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提高最终产品的区域化贸易比重,维护东北亚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本文通过分析中韩经贸合作的现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韩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两国贸易较为严峻的原因分析以及就如何处理好两国间的贸易问题展望,通过对方法的总结和问题的思考实现中韩两国更好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2.
卢小平 《大经贸》2004,(7):74-76
今年是中马建交30周年,当前,中马关系正处在历史上最好时期。中国是马来西亚的第四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也首次超过新加坡成为中国有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业内人士认为,中马经贸合作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双边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但在开展经贸合作的过程中,服务贸易呈现出与货物贸易不同的发展特点。分析了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双方开展服务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和东盟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后,借助地缘优势、国际政治环境需要,双方良好政治关系、文化认同等利好因素,中俄经贸合作明显提速.但在中俄经贸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商品贸易过于低度化、单一化、双边贸易不平衡、贸易规模偏小、产品结构不合理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通过研究优化中俄经贸合作契机,提出了扩大贸易规模、持续改善贸易结构、开启服务贸易与劳务合作、加大对外直接投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经贸合作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地理位置相邻,而且是新疆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研究新疆与吉尔吉斯双边贸易状况,是我国在研究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很重要的一步。本文通过分析新疆与吉尔吉斯坦经贸合作现状,进一步证实了新疆与吉尔吉斯的贸易现状吻合。其次,通过以上合作现状提出新疆与吉尔吉斯各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更好地发展新疆与吉尔吉斯经贸合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尽管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国际经济形势与政治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本文基于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概况的分析,探究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问题,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经历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由原来单一的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多元贸易形式转变,合作领域由旅游、劳务向资源开发、科技等多领域扩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中俄区域经贸合作既面临新的挑战,又适逢新的机遇。因此,针对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的制约因素和当前所面临的良好机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中俄区域经贸合作持续、稳步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山东与韩国经贸合作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潮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1):12-14
中韩自建交以来经贸合作获得了长足发展,山东作为中国的贸易大省,与韩国有着较密切的贸易关系。但鲁韩贸易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如贸易不平衡,贸易摩擦等问题。针对如何进一步深化鲁韩经贸合作、扬长避短这一问题,运用博弈的理论进行的深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把握中俄两国政治互信和经贸合作不断加深的战略机遇,壮大对俄经贸主体实力、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推动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2013年6月28日,《对外经贸》杂志编辑部、黑龙江省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黑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在哈尔滨联合举办了"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  相似文献   

20.
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特征及贸易竞争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北京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并将农业经贸合作列为重点以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双边农产品贸易及农业合作不断发展。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双边农产品贸易和农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