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Web2.0技术和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数据在旅游学术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应用媒体数据开展旅游学术研究的外文文献为对象,评估媒体数据在西方旅游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发现:媒体数据在旅游学研究中的应用经历了起始探索到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媒体数据来源以网络社交媒体为主,以传统大众媒体为辅;媒体数据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旅游目的地形象与品牌特性、媒体在危机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旅游行为足迹与旅游流、旅游需求/动机/偏好、游客体验与情绪分析等5个方面。已有研究在媒体数据应用上存在结论的普适性、媒体数据来源的代表性、媒体数据的真实有效性等局限,建议从旅游学相关数据库、旅游媒体大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不断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崔英方 《当代旅游》2022,(12):58-61
大数据时代,网络评论是潜在游客做出旅游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的重要数据来源。本文以携程网南京网络游记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分析获取游客对南京旅游形象的感知。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南京市旅游形象整体感知较为强烈,感知情感以积极情绪为主,也存在部分消极情绪;通过综合分析消极情绪,提出南京市旅游形象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通过旅游网站、旅游软件、社交平台等获取关于广西桂林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文章以游客发布的关于桂林的网络游记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ROST CM6.0软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选取的游记进行高频词汇分析、网络语义分析、情感分析等,并对游客感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了解游客对桂林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情况,分析桂林旅游业的优势和不足,并指出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工具整合和推广旅游资源,旨在使桂林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优化桂林的国际旅游胜地形象。  相似文献   

4.
近十余年来,社交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并通过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形式,为我们认识、分析和解决众多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海量、丰富的数据,社交媒体分析学(social media analytics)由此应运而生.社交媒体分析学主要通过采集各种类型的社交媒体数据,使用文本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及计量统计等方法,来发现、描述并解释基于传统数据和方法不易发现和认识的规律.社交媒体分析学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旅游管理也不例外.近年来使用社交媒体数据的研究纷纷涌现,涵盖旅游及酒店业各领域,涉及游客满意度、旅游目的地形象、酒店收入业绩分析等问题,不一而足.其研究对象、数据使用和分析方法可谓千姿百态,为旅游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5.
国家形象是国际商务和国际营销领域的重要概念,目的地形象是旅游领域的重要概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上,国家形象和目的地形象对于产品和旅游目的地获得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目前,国家形象和目的地形象研究基本上是独立的,文章在全面回顾两个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两概念定义、理论基础、形象主体和客体、形象内容等方面的异同;根据对国家形象、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研究中的其他社会心理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整合这些变量的旅游意向模型以及相应的三个命题,以引导下一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强劲的发展势头、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国内外旅游学界对旅游感知形象的研究领域日益关注。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成果,为开拓国内旅游形象研究新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旅游学科领域在Journal Citation Report(《期刊引文报告》)中影响因子排名靠前的11本国际权威期刊2005—2014年发表的4876篇文献为数据样本,采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对国际旅游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趋势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辅以内容分析法对国际旅游学科研究领域的知识体系框架进行了全面梳理.研究结果显示:(1)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酒店服务、旅游市场和文化、旅游心理和行为、旅游目的地研究为当前的热点研究主题;(2)国际旅游知识体系涵盖了上述5个热点主题以及旅游效应、旅游消费过程、旅游环境、旅游综述数据来源、旅游综述研究方法、旅游综述研究内容等在内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已形成了结构相对完整的旅游学科知识生态系统,并在经济学、旅游、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休闲、心理学、文化、艺术、历史、法律、环境、政治等多个学科领域呈现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多元化特点;(3)生态、医疗、可持续发展、体育运动、移动互联网以及宏观政策环境对旅游的影响等是未来特别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创新依然会来源于旅游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旅游口号创意模式的尺度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敏  李山  徐秋静  刘晓 《旅游学刊》2011,26(3):50-55
旅游口号是传递目的地形象的有效工具,是旅游营销策划的关键内容。文章拓展了旅游口号创意模式的分类视角。从文字长度、短语结构、地名信息和诉求倾向等4个角度对省区、城市和景区等3种目的地尺度的116个旅游口号展开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总体上,8字长度(主要是“4+4”形式)的标型口号比重最高,而目的地尺度越小,越倾向于使用长型口号模式来进行创意设计;(2)无论哪种目的地尺度,绝大多数短语类型的旅游口号均属于“偏正词组+偏正词组”的组合方式,在创意设计上具有显著的目的地修饰导向;(3)超过半数的旅游口号采取了地名涵盖型的创意模式。相对城市和景区而言,省区目的地对地名信息的涵盖最为普遍;(4)立足资源属性型诉求倾向的创意模式在3种目的地旅游口号中均占有相对优势,景区尺度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调控与之匹配的形象,其中的关键是准确认识目的地形象演变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文章筛选出1971—2021年与目的地形象演变相关的99篇文献,开展定性元分析,通过文献分析结果,建构了目的地形象的演变模型,总结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演变的影响因素,并探索了它们如何作用于目的地形象的演变。主要结论:(1)大型活动、负面事件与信息源是促进目的地形象演变的宏观因素,它们共有8条不同的影响路径;(2)旅游阶段、初游重游行为、人口学特征和跨文化背景、空间与心理距离、涉入度等个体差异是目的地形象演变的微观因素;(3)原生形象好坏、求新求异动机强弱、不确定性高低和个人/集体主义、涉入度高低能够在目的地形象演变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4)时间的一维单向性是目的地形象演变的基础变量,它决定着形象必然发生演变;(5)目的地形象演变存在门槛效应,能否跨越形象门槛决定着目的地形象变化能否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因为形象门槛的存在,相关研究才得到不一致的结论。形象门槛中,客观门槛主要是形象元素的增加与更新,主观门槛主要是旅游者感知,它们分别对应着人地关系中地的要素与人的感知。  相似文献   

10.
旅游形象研究对资源相似型旅游目的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将政府宣传形象纳入资源相似型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研究范畴,并选取资源禀赋高度近似的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为案例,实现游客感知与政府宣传旅游形象对比,选择两地游客网络游记与政府宣传网络文本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IPA模型对两地游客感知与政府宣传旅游形象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吸引物形象维度在资源相似型目的地旅游形象中具有“非敏感性”;资源相似型旅游目的地游客感知与政府宣传旅游形象呈现出“差异—趋同”特征;资源相似型旅游目的地在“认同—错位”和“差异—趋同”效应的叠加作用下,具有各自的优势旅游形象维度。  相似文献   

11.
李玺  叶升  王东 《旅游学刊》2011,26(12):57-63
旅游感知形象的测量方法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结构化的测量方法,另一类为非结构化的测量方法。非结构化形象测量虽然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游客的感知要素和属性,但分析方法目前还停留在一般频数统计和比例分析及排序等层面,对游客在形象感知方面的特征分析及旅游目的地形象优化等方面意义不大。文章尝试将内容分析法引入旅游形象感知的非结构化测量中,用以协助挖掘非结构化形象感知的数据,从而实现提取旅游者的感知形象、解析旅游者形象感知规律,以及探讨影响旅游者对外推广旅游形象意愿的目的地形象要素等目的。具体研究上,文章以艾特纳与瑞奇提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问卷为基础,并对其进行调整形成最终的调研工具,然后以商务游客为研究对象进行非结构化形象感知数据的获取,并借助内容分析法来处理非结构化形象测量的信息。最终发现,访澳商务人士对澳门旅游形象的总体感知为:集聚博彩娱乐、各类节庆活动和特色美食的休闲小城,拥有欧式文化和美丽古朴的城市景观。居民态度、交通设施以及经济发展态势等形象要素的正面感知会令旅游者更愿意推广澳门旅游。餐饮产品、社会文化氛围以及政治历史等形象要素的正面感知会对旅游者推广澳门旅游的意愿有帮助。而社会文化与氛围、自然资源与环境以及服务质量的负面感知会增强旅游者不推荐他人来澳门旅游的意愿。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旅游态度和行为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宏梅  陆林 《旅游学刊》2008,23(4):82-87
本文通过对主要的国际性旅游和接待业管理期刊中有关旅游态度和行为跨文化研究的深入分析,归纳了旅游态度和行为跨文化研究的几个主要领域:旅游动机、旅游信息搜集、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决策和目的地选择、旅行行为和旅游活动、旅游满意度和服务质量感知、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旅游流是旅游研究的重点领域。当前,应用大数据技术对旅游流进行研究渐成趋势。本研究面向大数据应用视角下的旅游流研究前沿,以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总结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展望。分析发现:(1)自2013年来,大数据应用视角下的旅游流研究呈快速发展态势,涉及旅游、管理、经济、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成果呈多元化发展趋势。(2)基于关键词共现性网络分析,旅游流研究可划分为5个凝聚子集;研究主题方面,相关成果主要聚焦于旅游流的测量与刻画、旅游流的时空格局与效应、旅游流的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应用数据方面,用户生成数据、设备数据、管理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研究方法方面,空间统计和分析法、网络分析法、模型构建法以及不同研究方法的交互融合是主要研究手段。(3)现有研究成果在主题、数据和方法等方面尚存在发展不平衡性,未来在研究主题拓展、大小数据融合、多学科方法集成等方面亟待继续探索和深化。  相似文献   

14.
旅游地居民环境行为研究是旅游情境下环境行为研究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从研究进展、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个方面出发,对旅游地居民环境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1)旅游地居民环境行为研究起步较晚,大致经历了萌芽(2002—2004年)、起步(2005—2013年)和发展(2014—2020年)3个阶段,国内外研究成果均较少,国外研究成果领先于国内;(2)旅游地居民地环境行为的概念界定尚未统一,测量量表的开发也较为薄弱;影响因素探究是旅游地居民环境行为的研究热点,但形成机制探讨相对匮乏,并缺少旅游地居民环境行为的预测研究;(3)旅游地居民环境行为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数据搜集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半结构式访谈为辅,数据分析方法以结构方程模型为主。基于此,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剖析现有研究不足,指出旅游地居民环境行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旅游目的地环境管理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5.
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已受损的前提下,检验修复措施的实施效果对整个目的地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从自由行服务平台马蜂窝网上获取的7万文本为原始数据,使用内容分析法,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内容挖掘软件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1月和2018年3月-2019年6月两个时间段丽江地区目的地形象的差异,介此检验其所采取的修复措施具体运行效果如何。通过对当前形象构建,高频词、标签云、特征语义网络以及情感传达多方面对比分析发现,丽江地区的旅游形象修复程度良好,整个目的地趋于良性发展。这对类似的形象受损地区如何进行修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领域。本文选取四川面向国际旅游者的官方网站——http://global.tsichuan.com/en/、全球最大的国际旅游指南网站——https://www.lonelyplanet.com/china/sichuan作为研究样本,选取两个网站中所有与四川相关的网络文本,运用ROST软件对两个网站的网络文本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四川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在互联网传播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因为网络的便捷性,很多人在旅游之后会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而通过对这些网络文本进行分析,可以明确人们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基于此,文章以“腾冲旅游”为关键词,在携程网以及小红书上搜集相关的游记文本数据,分析游客对于腾冲旅游的各种评价,归纳出腾冲市的旅游形象特征,以期为腾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旅游大数据文献侧重于对具体问题的审视,忽视了对现有应用状况的回顾及所存在问题的反思。本文选取截至2021年1月发表在国内权威期刊上的358篇文献,根据数据来源将旅游大数据划分成用户生成内容数据、设备数据及事务型数据三大类,探索旅游大数据领域的宏观研究历程,之后分别从研究主题、数据特征和分析技术3个维度对每一类数据类型的实证研究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发现,目前国内旅游大数据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在研究主题、数据特征和分析技术上都有所创新,但不同类型数据的研究分布并不均衡,未来可以从研究主题、数据获取途径及分析技术等角度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9.
“第三届目的地品牌化与目的地营销国际会议”是由中国澳门旅游学院(IFT)、美国普渡大学消费和家庭科学学院(College of Consumerand Family Sciences)、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和广州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共同举办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此次会议旨在为旅游目的地品牌化与目的地营销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研究提供一个合作、互动的平台和讨论机会。这次会议邀请各位学者、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提交与会议主题相关的应用研究或理论研究的论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苏州古城围绕本土生活方式打造目的地品牌,为苏州传统的“天堂苏州,东方水城”旅游目的地品牌赋予了新内涵,一种围绕“苏式生活”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被逐步建构起来.在致力打造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过程中,目的地形象对其品牌个性究竟有何影响?如何依托目的地形象发展目的地品牌个性?针对这两个问题,论文简要回顾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品牌个性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采用深度访谈、扎根理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混合方法”,一方面,依托质性材料,采用扎根理论分析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品牌个性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根据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形象对其品牌个性的建构效应.研究表明:游客对苏州古城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主要包含游憩功能、空间格局、文化氛围、文化创意、文化功能5个方面,而游客对其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认知则主要体现在生活氛围、生活状态、生活品质3个维度.在依托“苏式生活”推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进程中,苏州古城旅游目的地形象5大因素对其目的地品牌个性均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依托苏州古城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建设,培育和发展生活方式型目的地品牌个性的导向和对策,为同类型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培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