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在对西宁3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展开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宁房企的经营状况、融资环境和政策影响等基本情况,探讨当前西宁房企存在的主要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内资部分民营开发企业在爆雷声中选择“躺平”,港资房企在淡出内地房地产市场10年之后重回舞台。房地产市场在“三道红线”、土地集中出让、贷款集中度等政策约束下,内地房企纷纷收缩战线,拿地缩减,甚至有房企暂停拿地。内资部分民营开发企业在爆雷声中选择“躺平”,港资房企在淡出内地房地产市场10年之后重回舞台。  相似文献   

3.
2006年被称为“内地房地产企业香港上市年”。一年来,内地一共有5家房地产企业在香港成功上市,是至今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企最多的一年。当年,由香港主板先后吸纳的富阳控股、世茂地产、绿城(中国)、上  相似文献   

4.
9月12~1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共同主办的2013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届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赵昌文、刘洪玉、秦虹、莫天全、黄瑜、张承惠、乔润令、魏少军等嘉宾发表主题演讲,全国数十家房企代表及媒体精英参会。2013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全面启动以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自2004年开始,已连续第十年对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品牌价值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2013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中,TOP10研究组充分借  相似文献   

5.
王杨东 《会计师》2013,(2):52-53
一、房地产企业内控管理现状 中国房地产行业近十几年取得快速的发展,形成了如“万保中恒”等一批大规模上市房企,也形成了大批中小规模的非上市房企,企业规模、管理水平大不相同。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高低不一,通常上市大型房企内部控制重视程度较高,相对中小规模企业重视程度低,国有企业重视程度较民营企业高,总体受发展规模、企业性质、企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房地产企业内控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概括为两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11月9日,郑州市地税局公布第三季度欠税公告。在郑州地税征管户中,欠税最多的有12家,其中房地产企业有11家,欠税额均在200万元以上。房地产实战专家、河南王牌企划有限公司董事长上官同君表示:"这个问题不可阻挡,需提前预警。"由于资金实力有限,自身造血能力很差,本土房企已出现生存预警,河南房地产市场真正洗牌已经开始。房企进入欠税"黑名单",太让人"瞠目结舌"了。此前,有开发商  相似文献   

7.
王啸华 《会计师》2013,(3):52-53
<正>一、房地产企业内控管理现状中国房地产行业近十几年取得快速的发展,形成了如"万保中恒"等一批大规模上市房企,也形成了大批中小规模的非上市房企,企业规模、管理水平大不相同。目前,房地产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高低不一,通常上市大型房企内部控制重视程度较高,相对中小规模企业重视程度低,国有企业重视程度较民营企业高,总体受发展规模、企业性质、企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房地产企业内控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概括为两方面:  相似文献   

8.
薛书冯 《财会学习》2022,(11):21-23
近些年,我国国家监管机构对房地产企业开始进行宏观调控,例如"三条红线"就是针对房企负债率等核心指标进行的一系列调控,这些调控政策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如直接影响到房企融资策略和拿地策略,影响到相关投资策略和营销策略.实践中相关监管政策的意图要给予很好地理解,只有充分理解国家宏观政策,坚持"房住不炒",充分坚持去杠...  相似文献   

9.
吴辉 《理财》2023,(8):18-19
<正>浪潮退去,一批地产股因高负债率面临退市。2023年,A股房企迎来退市潮。房企退市,哪些群体会受到影响?房地产行业、股民、员工、合作伙伴、购房者都深受其害。蓝光发展:A股第一家退市房企5月30日晚间,*ST蓝光宣布,公司股票于2023年6月6日终止上市暨摘牌,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相似文献   

10.
秦长城 《新理财》2013,(9):82-83
“大者愈大,小者愈小”,对2013年众房企的半年报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得到这个结论。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8月12日,30余家A股房企公布了2013年度半年报。从半年报情况来看,大多数小型房企的业绩都比较疲弱,无论是营收收入、资金规模,还是发展增速,都要明显落后于大型房企。其中,陷入净利下滑甚至亏损困境的小型房地产企业更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1.
全面收紧且持续加压的趋势可能已过;房企融资边际回暖,市场调控将进入中段。“短期个别房企出现风险,不会影响中长期市场的正常融资功能。”2021年12月9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随后,证监会、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及发言人均表示,将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正常融资。“一行两会”集中释放“暖意”,无疑为2021年下半年低迷、飘摇的房地产市场注入一针稳定剂。  相似文献   

12.
数据     
《证券导刊》2011,(37):9-9
45家上市房企信托债务起底:总额超577亿元 经查阅了137家可比房地产上市公司2011年半年报,其中有45家公司披露了信托债务余额,占比32.8%。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广发证券此前披露的数据,所有上市房企今年上半年的债务余额为10921亿元,  相似文献   

13.
严跃进 《理财》2022,(1):23-24
2021年房企面临经营和债务等多重压力,可以用"焦头烂额"一词形容.当前房地产政策总体趋于宽松.在这个背景下,开发商的日子是否会好起来?何时会好起来?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基于"政策—市场—企业"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只有明确判断政策底、市场底和企业底,才能真正看到房企重回健康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李庚南 《金融博览》2021,(20):18-19
近期爆雷的恒大危机自有其因果,始于盲目扩张、跨业经营,爆于因流动性短缺的债务违约,但这并非问题的全部.房地产调控格局的转换、宏观微观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对房地产企业运行的叠加影响,使得恒大危机成为行业运行的一帧剪影.对于众多房企而言,如何因应房地产调控格局变化,或需重新审视行业的商业逻辑,经历一番"去喙褪羽"、转型发展的阵痛期.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房地产行业从曾经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到现在的白银时代,许多房地产企业选择了扩展业务范围,应对调整期的市场.因此,房地产企业如何转型发展,也成了许多房企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多元化的角度着手,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研究房企多元化发展的类型,我国房企多元化现状以及多元化的必要性,并且针对寻求多元化转型的房企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  相似文献   

16.
2021年以来,伴随更加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市场下行压力,多家房企中资美元债违约消息不断,市场舆论反应强烈。值此背景下,厘清房地产企业中资美元债存量规模、发展趋势,对于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2008-2021年河北省A股上市房地产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房地产企业发行美元债的行为主要与监管政策、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和人民币汇率预期相关,并进一步分析出房地产企业中资美元债的现有风险和潜在风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俞荆鸿 《理财》2013,(10):30-31
继8月1日新湖中宝公布再融资预案后,多家上市房企紧随其后,房地产再融资是否开闸众说纷纭。尽管证监会在8月2H的新闻发布会上仍然维持自6月28日以来的一贯口径:  相似文献   

18.
股市融资、圈地,再融资、再圈地……房地产上市公司左手圈钱、右手圈地的"把戏"由来已久,然而,"地价股价对赌"、房价随地价攀升的怪状近期有望终结.中国证监会从股市筹融资角度进一步配合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调控,禁止房企IPO所募用于囤地,宣告了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高价买地--推高房价--再融资道路的终结.  相似文献   

19.
现在,企业的日子不好过,CFO的压力很大,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的CFO。就有数位房企CFO私下向笔者愤慨:"把房地产搞死,对大家有什么好处?"愤慨归愤慨,其实,房企CFO们也知道,以前房地产的好日子是不正常的,房企不像在投资,更像在投机。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房地产行业延续深度调整。中央及地方在坚持“房住不炒”调控定位前提下,积极出台了一系列稳楼市政策,从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到“保交付、稳民生”,再到房企融资破冰、资金监管规则优化等,宽松性政策几乎贯穿全年。但由于政策传导具有滞后性和政策力度有限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全年仍处于低位运行,房企资金链尤其是现金流遭遇巨大考验,债务违约、“烂尾楼”等风险事件频发。房地产行业格局及房企经营情况等均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