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浙江县域经济发达,大量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资金需求较大,但资产难以抵押、很难有效“变现”转化为生产资本。如何有效盘活农民资产成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创富的难题。本文基于浙江的实践探索,构建了“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框架,分析了其在农户融资过程中的应用模式和实际效果。研究发现,基于本文框架编制的“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推动了农户家庭资产的可计量、可估值,进而可以创新推出符合银行经营逻辑的融资模式,提高农户融资的可得性和满足度。同时,该“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通过将道德、人品等“无形资产”纳入授信评价,有助于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此外,基于该“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还可以精准定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转移人口等不同家庭的融资需求,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农业保险+涉农信贷”贷款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农业保险+涉农信贷"贷款模式下农业保险使得农村信贷机构相关资产组合免受自然灾害风险的影响,构建了"农业保险+信贷"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并利用MC模拟方法对该贷款模式下利率定价模型参数性质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下贷款利率是关于信贷机构的目标支付概率、资本融资成本等因素的递增函数,关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则呈现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由于农民缺少信用保证和资产抵押,银行面对大量分散小额的农村信贷需求,有钱不敢放,农业贷款难、农民贷款更难。2008年,安信农业保险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安信农险公司”)通过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成功地配合政府与农村商业银行,为信贷资金直通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撑产业化农业发展和为农民增产增收铺出了一条新路。迄今,全市小额信贷安全稳健,未出现一笔呆帐、坏帐,实现了政府、合作社、银行、农业保险公司多家共赢,经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农村融资市场现行的信贷模式进行了梳理,对农村资产资本化市场理论界定、作用机理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资产资本化的制度设计进行了研究探析,认为:从长期来看,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允许以农地抵押为核心的农村资产资本化,赋予了农民更充分的土地权益,增强其抵押等信贷融资能力,是破解"三农"领域资金短缺困境的必然趋势和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5.
支持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好农村资金来源问题,促使"三农"融资向优化发展,目前由于农业保险体系、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建设体系不健全,再加上农业分散经营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农民可变现抵押的资产有限,使农信社在拓展农户贷款上困难重重,造成"难贷款"问题,另一方面农民对贷款"望穿秋水",有着巨大的信贷需求,苦于达不到农信社规定的贷款要求,出现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资金长期匮乏和抵押物供给困难是农户信贷需求满足率低的主要原因。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验有利于填补农户资金缺口,缓解农村信贷市场供需矛盾。本文利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陕西省高陵县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三个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地区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一般化定序Logit模型(Generalized Ordere dLogit Model)分析了农户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①意愿及影响因素,并对农户参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意愿进行概率预测.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地域特色鲜明的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模式,促进政府、银行、保险、农户“四位一体、共生发展”长效发展机制的形成,以期为西部地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验的优化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农业经营主体,小农户融资难题的破解对于扩增农村金融市场总量、释放农村经济活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小农户长期面临融资覆盖面不高、供求错位,非正规信贷大量占据农村信贷市场,新型金融产品在农村普及明显不够,农业保险覆盖面小,风险分担缓释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共享机制有待完善等一系列现实困境。为了在农业强国目标下扩大小农户融资覆盖面与消解信贷配给,论文从持续推动金融机构回归本源、丰富信贷产品体系与信贷模式、健全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扩大农业保险品种与覆盖面、大力推动金融科技等先进手段应用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勇  张伟  罗向明 《保险研究》2016,(2):107-119
针对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的实地调研发现,双方在农业经营特征上的区别导致了其在农业信贷需求上的重大差异: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投入方面的信贷需求远远高于普遍农户,其对农业信贷资金需求的金额更大、贷款期限更长,但在缺乏合格抵押担保品的条件下,家庭农场很难从信贷机构获取足够的贷款来支持农业再生产。为解决家庭农场抵押品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机制设计,通过引入农业保险来为家庭农场生长中的农产品提供风险保障,并通过保单抵押的方式将农产品的预期收入转化为可间接抵押的资产,从而保障了家庭农场能够通过购买高保障农业保险的方式来为信贷融资提供抵押担保。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以下简称"两权"抵押)试点进展和基层改革探索情况,农业部近期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田东县、田阳县和云南省的开远市、富民县进行了专题调研。与4个试点县(市)的金融、农业、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进行座谈,考察了田东县开远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实地走访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总体上看,4个试点县(市)通过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盘活了农村存量资源资产,缓解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色高效农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水平,助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莫壮才 《海南金融》2012,(10):82-84
“农+旅”信贷模式,是一种依托农村社区农业、生态、文化等旅游资源,针对解决农民就业和持续增收,以“农+旅”项目为融资平台实现市场化运作的信贷模式,在海南新农村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大有作为。推广该模式须解决四个问题:与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接问题,保障农民权益问题,项目融资能力问题,创新信贷品种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农村资金市场供需状况和现行的信贷模式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农村资产资本化市场理论的界定、作用机理以及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而对资产资本化的制度设计进行了研究探析,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允许以农地抵押为核心的农村资产资本化,赋予了农民更充分的土地权益,增强其抵押等信贷融资能力,是破解"三农"领域资金短缺困境的必然趋势和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2.
自新世纪以来,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逐步推进,带来农户资金需求的大幅增加,但农村金融的供需失衡使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较为严峻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改变传统财政补助支农方式效力减弱的局面,中央财政创新财政资金支农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兼顾"政策性"与"专业性"、具备"财政+金融"、"政府+市场"双重属性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解决适度规模经营融资难题。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通过"看人"、"看事"的风险识别、评价管理手段,破解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失效难题;通过担保、保险、期货等多种金融工具的融合运用,打造农村金融风险传导、分散、化解的完整链条和有效路径。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从顶层设计着眼,从供给侧改革入手,力争构建符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为财政支持农业农村领域,甚至其他领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村集体资产作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菏泽市金融支持农村集体资产的经验做法主要有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基于集体信用的担保贷款等信贷模式;金融支持农村集体资产改革中存在着有效融资需求不足、治理结构不健全、金融供给模式趋同、配套及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议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健全配套政策等。  相似文献   

14.
《银行家》2014,(9)
正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正在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多个环节都将会产生大量的信贷需求。但是,由于农业的先天劣势,有效抵押资产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家庭农场融资面临诸多困难。融资难、融资成本高、融资风险大是目前家庭农场融资现状的真实写照。但同时,作为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家庭农场面临着前所未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贷+保险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强大的信贷资金支持,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村信贷主体信用意识不强、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农村信贷风险相对较高,信贷资金供给不足。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尽快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以规避农村信贷的高风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信贷+保险”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服务产品,能有效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信贷成本,合理规避农村信贷主体因遭遇自然灾害或发生意外人身伤害而无法还款所产生的风险,满足当前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借款主体、保险公司三方共赢。本文对“信贷+保险”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该模式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黎翠梅  徐清 《武汉金融》2020,(4):81-85,88
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政策的推出旨在增加我国信贷支农力度,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但实践效果如何需要进一步检验。本文基于湖南常德227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约束的影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对信贷约束强度有显著的缓解作用,试点地区主体的信贷约束强度较非试点地区显著降低了18.64%。此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态度、信贷经历、获得政策补贴也对信贷约束有显著的缓解,而土地流转价格越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约束越大。在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推广过程中应注重政策宣传,逐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合理提高抵押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是农民和农村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金融机构探索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信贷"模式,突破农村信贷对抵押担保的依赖,有效地缓解了农户融资难问题,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8.
付连春 《云南金融》2011,(9X):90-90
目前,无法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是农民和农村企业贷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金融机构探索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信贷"模式,突破农村信贷对抵押担保的依赖,有效地缓解了农户融资难问题,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19.
缺少抵押一直是"三农"金融服务得不到改善的关键瓶颈所在,以"林权、农民房屋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正在南方试水、破题。而以草原经济为主体的北方,动物活体抵押融资模式不失为一条可行的创新模式,特别是作为青海草原畜牧业的第一大州,探索动物活体抵押融资模式,将极大地缓解海南州畜牧业尤其是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农民增产增收的主体力量,是国家“三农”扶持政策的重要载体,也是金融机构创新授信模式和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平台。据调查显示,农民专业合作社尽管处在不断发展阶段,但其融资需求迫切,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以吉林省吉林市为例,介绍了吉林市合作社发展及融资基本情况,分析了制约合作社融资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