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控制是管理学的范畴,涉及企业和非企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这对于新兴市场环境、经济高速发展的我国尤其重要。特别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十几万亿的资金投入更需要加强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在这种背景下,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研究制定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2.
平丽 《大经贸》2008,(4):61-61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意见》,加大对企业培训力度,健全风险防范和管理机制,帮助企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推动企业积极稳妥地“走出去”,3月28日,广东省外经贸厅、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联合在广东大厦主办了“走出去”风险防范专题讲座。该讲座主要内容有:特别邀请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跨国经营研究部主任、  相似文献   

3.
贾茜 《商场现代化》2023,(5):156-158
当代企业中的财务风险管理的重点,是防范内部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从而防止造成财务及生存危机,促进企业长远稳定发展。而内部审计是企业财务防范的主要构成,通过内部审计防范财务风险,不但能够切实预防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还能够通过审计自身的特征及优点,使财务风险得到化解与控制。根据国内企业的内部审计开展情况,分析怎样发挥内部审计的效果,促使财务风险管控的增强,能够进一步防范财务风险,有利于最后达到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4.
马蔚华 《浙商》2009,(7):29-29
要坚持理性对待市场:“热”的时候不乱,注意防范风险;“冷”的时候不怨,要多看看积极因素。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与国内经济进入下行区间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要多关注企业的成长点,特别是中小企业,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与企业共同克服困难。  相似文献   

5.
江红 《现代商业》2014,(6):197-197
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防范资金风险、维护资金安全、提高资金效益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企业应对危机、防范和化解资金活动相关风险出发,浅谈资金风险及其控制措。  相似文献   

6.
实施宏观审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前瞻性提升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单一货币政策的不足,进而形成“双支柱”调控框架。本文以2012-2020年119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双支柱”调控框架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上市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通过影响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进而抑制房地产企业的违约风险,弥补了货币政策调控的不足;同时金融资产投资会抑制企业的违约风险,起到“蓄水池”作用。因此,在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时,监管层应考虑其对于个体企业风险的影响。同时对于金融资产“蓄水池效应”企业也应予以关注,以做好违约风险防范准备。  相似文献   

7.
田丰 《商业会计》2023,(10):54-59
为控制房地产企业债务规模、防范房地产行业风险,住建部、中国人民银行于2020年8月发布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被称为“三道红线”,对房地产企业按档实施差异化债务规模管理,这是一项对房地产行业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政策。文章以H集团财务危机事件为例,通过剖析其爆发危机的原因及后果,对“三道红线”监管政策的作用和大型房地产企业风险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并就提升房地产行业监管效能、控制房地产企业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2012年财务报表数据为切入点,可知近些年来黑龙江省上市公司亏损较大,虽然亏损原因各不相同,但都承担较高的财务风险,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危机。黑龙江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资本结构与负债结构不合理、财务机制不健全、存在监管漏洞、相关人员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及营运资金管理水平较低等。企业应优化资本结构和负债结构,健全财务机制,堵塞监管漏洞,提高企业整体风险防范意识和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减少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机率。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再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大幅度增加政府公共投资,使我国经济逆势上扬,成功实现“V”形反转,但也造成财政赤字直线上升、国债余额越来越大、地方政府负债不断增多,引发财政风险因素不断积累。面对新形势,审计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应积极探索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审计服务。  相似文献   

10.
谈谈企业如何从财务角度应对金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 《消费导刊》2009,(10):72-72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作为国内企业,从财务角度包括增强财务风险防范、采取财务危机管理等措施化解或缓解这场危机对企业的冲击,作为企业核心部门的财务人员,也应仔细思考自身岗位的每一个细节,规避风险,从而达到减轻危机对企业的影响目的。  相似文献   

11.
“金税四期”上线后,税务局可更为全面地掌握企业数据,实现全方位税务监管,在该形势下企业为避免发生税务风险,应做好各类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金税四期”政策监管环境;其次分析企业在“金税四期”背景下的主要增值税专用发票风险,并结合真实案例进行实际分析;最后基于“金税四期”背景提出企业防范增值税专用发票风险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变化以及竞争加剧,贸易企业必须对财务风险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防范财务风险,降低其他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贸易企业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是我国的外贸大省,在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更深层次演进的背景下,山东省也受到了一定影响。金融危机导致山东省出口增速回落,冲击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影响加工贸易发展,使山东省部分行业和企业陷入困境,给出口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贸易风险。山东省外贸企业应积极建立起信用评级体系,做好事前风险防范准备。尽可能选择信用证、银行保函等依托银行信用的贸易结算方式,降低信用风险。大力推广国际保理等风险防范工具,减少企业收汇风险。企业必须加快出口产品多元化的步伐,加速企业转型。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将危机带来的压力转化为企业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给外贸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对此.企业财会人员责无旁贷.他们应在遵守法律、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献计献策、尽心尽力.积极主动地记好账、当好家、理好财、把好关、当好参谋、用好政策.帮助企业从容面对危机.安全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中,我国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以出口为主的商贸企业而言,受到的经济波动性影响更为明显。为使商贸企业更好的应对经济波动影响,构建商贸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增强商贸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商贸企业财务危机特征和形成原因的分析,对其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进行了重点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希 《商业科技》2014,(9):95-95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我国作为进出口大国,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研究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分析中小企业在此特殊背景下存在的风险,寻找出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指导中小企业防范和化解风险。  相似文献   

17.
孔海涛  孔苗 《商场现代化》2005,(12):111-112
对企业而言,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也可能会带来“风险”。企业不能只看到效益,而忽略其中的风险,只有很好的防范风险,才能使效益得以实现。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彭梧 《品牌》2006,(6):76-76
<正> "我们时代的青年领袖"要有企业业绩和社会责任感,更要有着高瞻远瞩的眼光、对世界宏观格局的认识和判断。在带领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使企业可以更好地具备防范风险、防范危机尤其是战略性风险和战略性危机的能力,并以此为原则,找到企业发展速度和健康发展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19.
综合多年实践经验不难看出,企业倒闭破产事件之所以频繁发生,与其财务风险防范能力薄弱有着直接关系。很多企业将经营重点放在经济效益方面,忽视了财务风险防范的紧迫性,导致资金断流,致使许多业务被迫停止,企业从此深陷财务危机。由此可见,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是企业规避各类经营危机的关键要素。内控管理是企业保护资金安全完整的重要举措,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定一系列科学可行的内控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对各类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防范,助力企业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20.
刘韬 《浙商》2005,(5):88-8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发展受到来自社会公众评价、同业竞争等多方面的压力。相应的企业面临的来自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危机事件也逐渐增加,同时企业危机管理渐渐引起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注意,但能否在企业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这对于国内绝大部分企业来说还只是一个管理名词,一个概念而已。“吃一堑,长一智”是企业“摸着石头过河”的思维方式,但一次企业危机爆发足以导致该企业已经没有“长一智”的机会了,因为一次的危机可能已经让企业不存在了,因此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危机、防范危机、解决危机、利用危机是企业长治久安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