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社会,诚信作为一个企业家所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关系到其事业的成败。对于作为企业高层管理的企业家而言,诚信问题在其行为决策中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企业家诚信经营获得的声誉甚至可以代替报酬之类的显性激励因素。因此,研究企业家诚信问题对于建立有效的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防范企业家道德风险也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类群体的概念是指把社会上所有的企业家作为一个抽象的群体来进行研究,主要研究作为 本的企业家的特征、素质和条件。在企业家的类群体中,企业家的社会行为具有以下一些特征:交往活动的目的性、交往对象的选择性、交往方式的直接性、交往时间的持续性、交往行为的规范性、交往过程的风流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家是在一个不规范且不成熟的市场环境成长的,企业家群体良莠不齐。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所掌控的企业不太规范,甚至很难阳光化。因此,PE们在尽职调查中很难不挑出一大堆毛病来  相似文献   

4.
眼下各类媒体在报道中小企业群体时已习惯用偏负性的眼光来报道,破产、欠薪、跑路这些足够吸引眼球的字眼伴随中小企业一起出现的频率大大超过以往.中小企业家也已失去以往神奇的光环,腰直不起来了、腿迈不开来了,网上甚至专门开设某某省某某市跑路企业家人数统计动态专栏,在我们身边确实也经常听到有中小企业家跑路甚至自杀,中小企业家甚至有沦为遭人同情的弱势群体的倾向!中国的中小企业怎么了?病了!病因何在?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家精神建构的价值观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虹 《商业研究》2002,(18):15-17
企业家精神的建构既根值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 ,又必定打上一定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的烙印 ,其中经济价值观念的变迁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舍利取义价值观压制企业家精神的生成 ,群体至上的价值观对企业家精神的建构产生负面影响 ,个体主体性精神则激发企业家精神生成与升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商业领域扮演着管理者甚至高级管理者的角色。数据调查显示,中国的这些女性企业家们普遍在事业上取得了值得肯定的、甚至是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这个日趋年轻化的群体处理家庭与健康等问题的现状仍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7.
罗莲 《中国工商》2005,(3):130-139
一个有利于企业家生成的文化环境的构建,实际上是企业家群体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与良性循环,它有赖于包括企业家任内的每一个个体与群体的作为,有赖于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造就企业家队伍是实现企业制度创新的关键祝福恩,缪晶有关专家指出: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企业家职业已形成一整套经验,最明显的标志是人们对企业家这种职业很崇尚,一个国家发展水平高低,与是否拥有一个质量高、数量大的企业家群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因...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基本群体概念和企业家群体概念,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它们并不是完全等价的两个概念,企业家基本群体概念指的是:单个的企业家以及与他有密切社会关系的社会其他人所组成的群体,它也包括企业家之间的关系。企业家群体指的是:作为类的企业家所组成的群体关系,从狭义方面来理解,它是指企业家之间的特定关系;从广义方面来理解,它是指从事企业家职业的所有企业家。因此,狭义的企业家群体和企业家基本群体中的一部分是重合的。如果研究的是单个企业家的性质,所涉及的是企业家基本群体的概念(包括狭义的企业家群体概念);如果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家的性质,所涉及的是广义的企业家群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一心 《中国工商》2003,(12):68-68
近年来,一些民营企业家纷纷“出事”——其中包括几位在中国名列前茅的富豪,引志社会各界的关注。甚至有人提出,民营企业家自身就带有不可克服务的“原罪”,对他们来说,面临的应是大赦还是追惩的问题。对此全国工商联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理事长张维新先生近日指出:这些事件不应当引致社会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经济建设中作用的怀疑。因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没有它们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
促进中部崛起,重点是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就中部地区而言,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应把重点放在有效开发该地区人力资源上。实现中部地区崛起,须着力培育一大批思维敏锐、胆识过人、素质超群,熟悉市场经济,精通企业经营管理,富于创新进取和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企业家队伍。中部能不能崛起,就看中部企业家能不能崛起,看中部能不能涌现一个壮大的企业家群体。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是企业的统帅和灵魂 ,市场经济呼唤优秀的企业家 ,然而企业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事业的成败。构成企业家素质的不仅是智力因素 ,还应包括非智力因素 ,甚至有时候这些非智力因素起关键作用。因此 ,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提升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即EQ。  相似文献   

13.
贾亮 《商》2014,(14):119-119
一、引言 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培育了企业家,企业家构建了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企业家经济。市场经济要进入良性发展轨道,需要我们有良性发展的企业,这就对我们中国的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拥有良好的企业家素质是企业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要素。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个优秀企业家决定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优秀企业家群体的形成更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标志。随着改革的风潮涌动,我国也诞生了一批业绩卓著的企业家,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我国在企业家人力资源匮乏的同时,却有大批企业家如流星般的陨落。我国企业家的“短命”现象必须引起正视和深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正处于改革转轨阶段,具有着“过渡性”的特点,面临着包含新旧理念的“双重价值系统”。在这样的特定时期,渐进式改革必须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但环境的复杂性、利益目标的多元性、企业家群体的不成熟性,束缚着制度创新工作的发展。企业家群体建设对推动中国市场化的进程,促进制度创新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要搞好企业家群体建设,应该有效的解决好激励上、监督上和选人上的问题。同时,促进企业家群体制度创新职能的发挥中,政府应改变自身的运行方式,为企业家群建设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与企业家自身素质陈宏来,张俊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更深层次的阶段,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迈进,这意味着企业体制及企业环境将重新组合,同时对企业家自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发展市场经济使企业家面临着等价交换和追求物质利益的挑战,需要...  相似文献   

17.
邓艳华 《市场周刊》2004,(7):153-154
建立“电信强国”的新时代,呼唤电信企业家群体的崛起。研究分析了电信企业家群体的内涵和特征,并进而提出其培植所应采取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的心理平衡和精神紧张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的心理不平衡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是司空见惯的。企业家的心理之所以产生不平衡的感觉,实际上是因为企业家不能正确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种两级化情绪对立矛盾的结果。企业家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感受到比常人有更多的威胁和挫折,面临着更多的矛盾和冲突,因而企业家也就比常人更容易感到精神紧张,企业家的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显然会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反应。为此,应该引起企业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以财富论英雄”似乎逐渐成为服装行业的主旋律,财富的拥有者——企业家成为炙手可热的主角,这种一枝独秀的现象是不正常的。企业家阶层的强大有赖于与其他利益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共生与共赢,有赖于这一利益群体接受其他利益群体的制约与监督。  相似文献   

20.
区域企业家群体在传统农本文化向现代企业家经济文化转变的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同时,区域企业家群体的生成得益于区域企业家经济的文化氛围,区域企业家经济文化决定了区域企业家群体生成的速度与数量。因此,二者是共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