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新时期的道德建设也应该遵循以人为本这一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是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我们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建设以人为本的道德规范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养分,同时以人为本的道德建设也体现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价值观念体现了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一种价值理念和价值实践的统一,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是当代社会的一种价值追求,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追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完善的社会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价值体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实现的前提,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提出的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它不仅体现了崇高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高度统一.而且体现了最高社会目标与当前奋斗纲领的有机统一。同时,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也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社会和谐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点击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缩短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的伦理原则.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体现了伦理的现实性与必然性要求.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巩固祖国边防、维护国家统一、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基本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5.
四十年来,一种崇高的精神长存于天地之间,这就是雷锋精神。在新世纪、新时期,雷锋精神与时俱进,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夏金梅 《黑河学刊》2008,1(1):77-78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反映了党把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关系着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社会的稳定,也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实现社会公正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7.
李威 《改革与开放》2012,(24):96-97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德治理论在当今有了新的内涵.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治的基本内涵由过去的性善理论过渡到了今天的规范理论,即从对圣人的崇尚及统治阶级品德的高要求发展到了以道德为标准的自我约束与强制规范.这个过程体现了“德”到“治”重心的转变,这也正是传统德治的当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糜海波 《黑河学刊》2006,1(5):12-1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发展的逻辑必然.从伦理学视角解读,以人为本内涵了提升人类主体的道德人格,实践价值理性的道德精神,以及促进个性全面发展的道德关怀这样一些基本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9.
鲁静 《中国经贸》2012,(24):99-9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它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入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曹景泰 《发展》2007,(11):62-63
一、主观认识要与客观实际相适应 首先,我们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处于这样一个时代的人,其思维是多样化的,职工在思考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各种机遇,实现自我价值,这种自我追求不违背社会道德和集体利益,时代特性也决定了这是个客观事实.如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顾发展变化了的客观条件,还是遵循传统的套路和经验去做,显然不能适应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关于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主张,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就其内在逻辑而言,具有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双重特征:就其外在逻辑而言,其科学性还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具有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相统一的特征.科学发展同就其实践价值而言,又体现在多个方面:就其社会层面,体现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就其人学层面,体现为自由与平等的统一;就其生态层面,体现为人自身的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翟富根 《发展》2007,(12):66-67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党的宗旨和价值取向的必然追求.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追求就是要使廉洁奉公成为人们尤其是领导干部实现自律的一种道德规范和共同理想,形成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与党的宗旨、目标和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党的性质、宗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我们党能够不断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从道德价值观上真正做到以人民的利益为自身利益,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理想.  相似文献   

13.
一、要着力突破认识误区科学发展观有别于传统发展论的鲜明特征,在于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把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同尊重人的价值有机统一起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把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来讲,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的进步是内在统一的,然而,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整体道德的退步,应正确看待我国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道德问题。新时期,面对复杂的局面,需要通过重视集体主义道德的培养、合理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健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以及完善政策法规等对策,来重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15.
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看二者互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希钢 《理论观察》2007,(1):100-101
道德与法律作为人类社会规范世界的两个不同维度,是社会控制体系中的两个子系统。二者之间既有明显的差异和界线,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法律以伦理道德为价值基础,道德始终贯穿于法律过程之中,共同维护社会的良性运行。道德是法治的基础,道德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因此,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和谐社会发展,需要将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警察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是警察内部文化建设的推进.本文从怎样构建警文化建设入手,给新时期以人为本的警察文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维系人类社会的纽带,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经济发展的基石,但在我国道德伦理滑坡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加强道德伦理建设成为更加重要的任务.文章从道德的资本化入手,首先分析了道德资本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嵌入的可能性.然后着重对道德资本价值的确定原则,道德资本价值实现的企业内各方博弈及道德资本价值实现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做了详细分析,认为企业内各方围绕道德资本价值的定价是一个动态的博弈过程,当各方对对方道德资本的定价与对自身道德资本的定价结果一致时,各方的道德互信就会达成.同时,由于企业行为是企业实际控制人行为的外化,所以加强企业实际控制人的道德伦理建设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社会道德伦理的恢复和重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调节机制是指以社会发展需要和利益为目标,整合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资源来控制和调节社会矛盾及冲突,实现社会合理有序和良性运行的一种自组织系统。在横向结构上包含了法律、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的调节等基本形式,由理念解释层面、制度安排层面、实践操作层面构成一个动态过程。社会调节机制的主要特征是:阶级性与全人类性的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继承性与变革性的统一。社会调节机制的基本功能有:解释论证功能、社会整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价值导向功能、宣传教化功能等。  相似文献   

19.
从工程技术伦理、工程职业伦理、工程社会伦理三个方面对工程建设企业伦理与道德选择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从企业文化和价值论的角度阐述了工程建设企业伦理与道德实践中的团队意识、互利互惠、义利并重及公平效率等内容。提出工程建设企业项目管理由于存在价值取向的缺失,常常导致建设工程项目各参与方存在契约方面的不公平,同样带来许多社会问题;提出当前我国建设工程企业伦理与道德实践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企业员工伦理素质的提升;提出要自觉运用社会主义企业的主导价值观去激励教育员工,着眼于未来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企业最高的伦理准则,坚持把社会整体性需要作为企业最深远的利益,塑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企业文化,推进企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不断化解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以实现利益大致均衡.而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问题已成为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日益凸显的严重社会问题,构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法律公正价值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法律人权保障的价值理念,也是完善理性法律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