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背景 编写<银行行为监管:银行风险监管信息化和银行信息化风险监管与安全>(以下简称<银行行为监管>)一书发起于2001年.本书的主要作者屈延文教授经过多年对信息化安全问题的研究与实践,逐步认识到信息与信息系统安全建设、运营与管理必须与银行的风险监管相结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保险机构的业务发展和管理决策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各类业务处理、对外服务及管理决策系统在给保险机构带来高效运营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各种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风险——信息技术风险。保险业信息技术风险对传统的保险监管在监管方式、监管内容等方面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银行行为监管》一书中的摘要内容。作为本书的主要执笔人和主编,也只能抓住要点的内容介绍给读者。尽管是内容要点,也充满了新意。笔者希望,今  相似文献   

5.
银行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如利率、汇率、股票和商品价格等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一般存在于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在交易业务中表现得尤为明显。2004年2月,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市场风险的监管资本要求作出了规定。近期,中国银监会又颁布《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是推动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手段,但也对银行机构和银行体系的安全提出了新挑战。如何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有效管理和化解信息系统带来的风险,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监管当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银行操作风险的监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卫 《新金融》2005,(6):22-24
银行系统操作风险引发的重大案件接连发生,已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在继续控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的同时,加强对银行操作风险的有效控制,已提到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重要议事日程,这也是银行业监管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9.
时值2009年末,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创伤仍然久久未能消退,跨国银行以其混业经营的资本大鳄身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自然不可能独善其身,但是面对我国新兴资本市场,跨国银行的热情却前所未有的高涨.诚如我们看到的,仅在2008年7月美国第二大独立抵押贷款银行Indy Mac宣布破产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国珠三角地区就接连迎来了新加坡华侨银行、日本瑞穗银行、恒生银行、永亨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新设分支机构.随后的10月里,花旗、恒生、汇丰、东亚等外资行则纷纷赶着在西部、沿海区域开设新分行或新营业网点,以加快对中国西北部地区的扩张速度.恒生银行仅在天津就开设了2家分行,并且按照该行计划,到2010年末,该行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内的业务网点将至少拓展到50家.同期,渣打银行在江西省境内的首家分行正式营业,汇丰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开设了三家村镇银行,并且新的机构申请还在不断提交.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2003~2013年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建立GMM广义矩估计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该风险承担渠道受银行审慎监管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加商业银行风险承担。(2)资本充足率、杠杆率和拨备覆盖率与风险资产占比衡量的银行风险承担成负相关关系,流动性比例与其比成正相关关系。(3)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比例等越高(监管力度越大)的银行,货币政策对其风险承担影响的敏感性越弱,其中前三者削弱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增加,而流动性监管削弱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发展风险监管方式提高银行监管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险监管是近年来国际通行的一种监管方式,它有利于促进监管职能的发挥和监管效率的提高。但目前我国的银行业监管在认识风险、监测风险、以及监管措施的实施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应根据国际银行业的监管经验,对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监管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和完善设想,以推动金融监管的有效、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鼓励公众参与是赋能银行监管的重要途径。本文将银行监管领域中的公众参与区分为公众监督监管行为(公众监督)和公众举报违法行为(公众投诉),并使用2SLS-IV回归法,探讨了两类公众参与在银行监管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公众参与均有助于降低银行风险,但其发挥作用的渠道机制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公众监督通过提升监管执法规范来降低银行风险,而公众投诉则通过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来降低银行风险。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反腐败强度越大,公众监督的影响效应越强;银行资产规模越小,公众投诉的影响效应越强。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建议银行监管改革在注重监管机构“从上而下”治理思路的同时,还应重视公众参与“自下而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严密有效的会计内控制度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稳健运营的本质需要金融风险不仅容易造成金融业内部的严重经济损失,更可能导致国家的整个经济构架的紊乱、失衡。其破坏程度已引起世界各国商业银行乃至各国政府的共同焦虑和关注。作为规范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各国银行的监管实践中,"骆驼"评级法是受到普遍推崇的银行风险评价体系,但该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效监管的核心是如何处理监管和市场的关系,关键在于监管者如何驾驭和管理市场.在市场机制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监管就注意不要"越位";在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监管则必须"到位".  相似文献   

15.
强化风险监管促进银行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影响深远。从商业银行角度看,风险监管与风险控制不能适应金融创新发展的要求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吸取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于促进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创新的启示在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开始从严重的危机中复苏,迈入后金融危  相似文献   

16.
随着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银行资产风险监管作为银行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作为银行资产风险监管的组成部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为谋求生存发展,企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外包服务以其有效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等优势,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采取的重要竞争战略。从全球范围看,美国大陆银行、美洲银行、德意志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荷兰ABNAmro银行等都通过数10亿美元的合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流动性的概念界定入手,结合巴塞尔Ⅲ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指标,分析了我国现有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我国流动性管理应进一步改进的方向.认为,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应与宏观流动性的监测和管理相配合;应建立流动性风险的扩散指数,综合各银行流动性状况的变化情况;应区分流动性的监管指标和监测指标,并分不同类型的银行进行分类管理;应监测并管理事实上的金融集团的流动性风险;应由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9.
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理念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和从市场动荡中获取教训,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其2000年发布的<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稳健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于2008年9月发布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原则>.其从独立性、透明度两方面强调了监管机构良好的治理结构对构建强有力的银行流动性风险框架的重要性;明确银行公司治理中流动性风险管理利益攸关各方的职责:重构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则框架.我国应从改进流动性指标、强化流动性风险的治理、体现激励相容等角度吸收和借鉴国际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完善我国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一些中小银行风险逐渐暴露,其间不乏昔日的行业标杆。这些银行在短短几年间接连遭遇滑铁卢,暴露出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存在重大短板。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及时启动早期干预措施,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是摆在监管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重构监管理念: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近年来,中国金融体系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化程度,均明显上升。金融体系内部关联性明显加强,金融风险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