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央直属企业‘走出去’,很大程度上同成为‘世界工厂’一样,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与国际反倾销的会计应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中国制造”和对外贸易的高歌猛进,近年关于中国经济威胁论、世界工厂论、产品冲击论、输出通缩论等一直未断,有人甚至偏见地认为“中国制造”完全依靠货币低值来竞争,由此对“中国制造”发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反倾销,其中不乏是对反倾销的滥用。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还是成本优势,成本优势凸显“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为了应对国际反倾销对“中国制造”的滥用,需要我们恰当运用“会计武器”捍卫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商》2004,(9):11-11
“以前从事经济工作时,我曾自豪地宣称中国是‘世界工厂’。但现实是,如果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制度,产品出厂后,剩下的很可能是一个满地狼藉的‘垃圾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  相似文献   

4.
言论     
《中国对外贸易》2010,(1):10-10
“企业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9年12月21日至22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指出,希望企业聚集更多优秀人才,不断提高研发水平,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再不能当‘两高一资’的世界工厂!”4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情况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如是回答记者有关政策调整“是否提高外资进入门槛”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墨 《商界》2007,(7):I0016-I0019
一片片工厂林立,数百万中国人在深圳打工——中国是“世界工厂”,深圳是“制造之都”。  相似文献   

7.
陈功 《浙商》2013,(2):19-19
《福布斯》杂志网日前刊出了一篇题为“让开,密歇根,中国是世界下一个‘生锈地带’”的文章。文章以悲观的笔触描述了中国当前从工业化中的转型;辽宁的6个城市正将废弃的工业用地转化为农田;在东莞,随着工厂倒闭和当地政府负债累累,这个曾迅猛发展的工厂中心已濒于破产。文章认为,在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制造国后仅两年,中国就面临长达数十年的去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8.
傅永恒  章柔嘉 《浙商》2013,(20):76-77
“日益提高的维护成本和日益加快的贬值速度,正使越来越多的汽车消费者趋于理性,意识到‘使用’比‘占有’更重要。”杭州车厘子科技智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来晓俊说,“这是汽车租赁行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倪轶容 《浙商》2010,(17):42-43
“久立,中国制造!”全球不锈钢行业权威杂志《世界无缝钢管》(World Stainless Steel)在报道久立集团董事长周志江时,用了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很不简单的标题。文中写道:“中国制造,在西方习惯思维中,总是代表着价格低廉、品质不高的‘便宜货’,但是久立不仅仅是响当当的品牌,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彻底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或许,久立的使命,就足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10.
“保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永恒动力。” “中国将坚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大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