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深刻领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紧密联系农业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989年12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以后,1992年,我国政府就提出了促进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1994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和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  相似文献   

2.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自八十年代以来就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但随着八十年代后期“可持续发展”概念被明确界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趋于定型。按照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70年代以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全球的共同主题。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号召人们珍惜和善待这个唯一的地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出了“地球在我们手中”,要求人们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更加切实的行动。而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既面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介绍了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环境与发展,继而系统论述了从“传统发展战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程,“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形成。最后,联系我国实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作了综合论介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代社会最新发展观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并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南与理论研究的热点。可持续发展寻求的目标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作为为经济...  相似文献   

6.
蔡剑辉 《林业经济问题》2003,23(4):191-194,199
西方国家的环境价值理论由奉行“市场供求决定价值论”到“可持续发展价值论”,经历了一个从环境与经济相分离到环境与经济相统一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人们对环境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多学科知识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中美环境与发展讨论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工作组会议上的发言李仁宝(农业部农业资源区划管理司北京100026)(1997年3月25日)收稿日期:1997年4月18日李仁宝同志为司长本刊副主编女士们、先生们:我高兴的参加“中美环境与发展讨论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已进入生态时代,生态时代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目前,对“可持续发展”达成的共识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但笔者认为:这一概念主要强调了代际之间的公平,而未重视区间的公平和环境与发展的统...  相似文献   

9.
论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环境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可持续发展”理论赋予发展以新的内涵,并拓展了传统的法律价值领域。对人类环境权的法律保护,是环境法中“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具体体现。人类环境权的主体是包括未来人在内的全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是将其作为形式主体。人类环境权具有人身权、代际权、共享权的特点,并受经济与自然条件、国际政治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把“可持续发展”明确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6年3月,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指保护动物种群和植物种群的多样性,同时…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世纪的觉醒中.包括农业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产生了飞跃,发生了质变,即由传统的经济、社会与生志环境等“三维分离”的非可持续发展观转变为“三维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现;逐步建立起“三维复合系统”的内部协调关系: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从而圆“绿色之梦”,开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这是涉过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沉重代价而换得的,的确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增长目标越来越高和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紧的激烈冲突中,以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的关键时刻,如何化解人口增长的压力、松驰资源存量的约束和扭转环境恶化的趋势,以确保我国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地发展,从而使社会、生态与环境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和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农业和农村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出路究竟在哪里?由华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罗必良、李大胜、王玉蓉等多位专家集体撰写、山西经济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机理及对策》 一书,对此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该书为中华农业科教基金项目“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该书的第一篇为背景研究。这一篇着重探讨了三个问题:生态经济综合评价的逻辑框架;我国农业发展的历程及其评价;我国农产品供给的总量、结构和制约因素。第二篇为发展趋势研究。在构成这一篇的三章中,首先分析粮食与农业资源双重短缺的现状与根源,然后评价农业资源的承载力和未来趋势对农业发展方式的影响。第三篇为机理研究。这一篇讨论的三个问题是:资源不确定性;环境外部效应对农业的影响;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的“信息-决策”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资源永续利用与食品安全的协调机理。第四篇为对称研究 。该篇讨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工农业关系调整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缓解农产品供需矛盾的诸方案比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策略与政策调整;政府和市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土土 《浙江林业》2006,(12):23-2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为林业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在构建和谐社会、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浅谈我国的林业绿色会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与会计的国际化,使我国的会计走上“绿化” 的进程。绿色会计是现代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物,是环境经济学与会计学相互交差,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全新的生态会计科学。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绿色会计问题的思考以及林业会计“绿化” 的应用探讨。  相似文献   

15.
赵淑玲 《农业经济》1998,(10):10-11
一、持续发展:中国农业的历史使命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以来,可持续发展以其光辉的命题,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非常综合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王学仁 《水利经济》2000,18(2):56-58
1 基本概念1 .1 何为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 ,是既实现经济发展目标 ,又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 ,使子孙后代能安居乐业得以永续的发展。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 1 987年曾主持 2 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著名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发表以《我们共同的未来》中 ,就提出“可持续发展”上述定义 ,1 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得到共识。因此 ,可持续发展是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 ,强调社会各经济因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 ,寻求…  相似文献   

17.
“海陆统筹”作为推动海陆整体、协调发展的战略思维,是我国在发展思路上做出的历史性转折,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家层面与沿海区域层面分别界定“海陆统筹”广义与狭义概念,对“海陆统筹”广义概念的内涵进行探讨,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海陆统筹”与“海陆一体化”、“海陆互动”及“五个统筹”之间的区别与关系;从地缘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多角度分析实施“海陆统筹”战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可持续有多种诠释。人们往往各取所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占有方面不平等,对环境的影响相差很多;中国的持续发展负担沉重;“经济行为政绩化”和“行政功能经济化”对可持续发展特别不利。提出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和计划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一开始主要是从环境、资源的角度提出的,以前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多也是从一个城市或者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状况等角度出发来考虑的,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文则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探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又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鼓励。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