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一、耕地资源的现状及主要问题1.耕地面积有限,耕地总量减少,人均耕地占有量下降。我国耕地只占...  相似文献   

2.
我国渔业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及世界人均耕地的1/3,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矛盾非常严重和突出。渔业资源作为农业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是确保我国食物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食品源,因此,研究我国渔业资源现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对策就显得非常急迫和重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耕地资源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 1949年我国耕地为14.68亿亩,人均2.7亩。1957年耕地面积为16.77亿亩,人均2.59亩。以后,由于经济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加之人口猛增,到1989年耕地面积已减少到14.35亿亩,人均仅有1.3亩。40年中人均耕地减少了一半,我国已有1/3的省人均耕地不足1亩(主要是在气候、水资源优越,劳力资源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南方)。自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来,耕土面积急剧减少的势头得到控制,全国耕地年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少,人口基础大增长快,因此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究竟还有没有潜力,有多少潜力,是政府和人民都极为关心的问题。我们的研究表明,我国耕地资源的粮食生产潜力不仅有,而且还是比较大的。  相似文献   

5.
为更充分开发农业两大资源创造条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刘志澄我国人口多,耕地少,是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两大制约因素。到2030年前,我国人口将越来越多,人均耕地将越来越少,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如何适应这一形势,逐年摆脱制约因素的困扰,从...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国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农业资源的国际比较农业资源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农业资源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一)农用土地资源。全球陆地面积约为149.4亿ha,其中农用土地资源约这124亿ha。我国国土总面积为9.6亿ha,其中可用于农用土地资源的面积约为7.17亿ha,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5%;已利用的农用土地资源面积为6.47亿ha,占土地总面积的67%;人均农用土地资源为5.2ha,约占世界人均农用土地资源的29%。(二)耕地资源。全球可耕地面积约为32亿ha,已开发利用为18亿ha;人均耕地占有量0.3ha左右。我…  相似文献   

7.
我国以“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著称于世,然而这种自豪感到底能维持多久?如果在建国初期,人口基数尚小,人均耕地尚有2.7亩,我们暂时可以以“地大物博”盲目欣然的话,那么进入新世纪,人口已逾12.5亿,人均耕地已不足2亩,人口每年要增加1000多万,而耕地却每年要减少几百万亩,并且中国加入WTO在即,耕地资源的发展走势又尚未可知,国人该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呢?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人均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土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其中耕地9933万公顷,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3%。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土地利用差异明显,山地多、平原少,耕地比重小;土地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量小;难利用的土地多,耕地后备资源少。这就迫使我们在农业发展战略选择上,必须重视土地资源。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每公顷土地养活1.8人,发达国家每公顷土地养活4人,而我国每公顷土地至少要养活12人,是发达国家的3倍,是发展中国家的6.7倍。目前,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达到13亿,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还要减少  相似文献   

9.
叶依广  曹乾 《农业经济》1999,(10):26-27
一、我国耕地的现状和危机1、人均耕地少。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约144亿亩,现有耕地约20亿亩,而人均耕地只有1.66亩,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17亩),更低于加拿大(26亩)、美国(11.43亩),甚至低于印度(2.97亩),而且,我国已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其中有463个县低于0.5亩,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7%。更为严重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不断下降。据统计1986—1995年全国耕地净减少2899万亩,年均减少耕地…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资源紧缺和耕地流失过快是长江三角洲最为突出的资源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长江三角洲不同地区20多年来(1978~2002)耕地面积变化与人均GDP增长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耕地面积随人均GDP 的增长呈显著的指数型减少, 未来5~10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耕地资源仍有较大的压力.保证长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首要任务应是有效地控制耕地流失.对此,作者从土地管理政策、土地管理机制、土地利用空间重组等方面提出了实现该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耕地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理性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我国耕地资源虽总量大、但人均量却很少等方面的现状,再加之原有的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与实施过程中又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为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现阶段有必要从耕地使用制度等方面进行理性分析与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资源是在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土地本身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淡水、森林、草地、大部分矿产、能源、生物物种和旅游资源的载体,是除海洋产业和空间科学技术产业外的一切产业的直接资源支撑。在土地总面积中,我国居世界第三位,其中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所以耕地是我国土地资源中的主要资源,保护耕地是我国土地资源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一、耕地问题形势严峻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保护好耕地,实现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我国目前耕地问题突出,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1、我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这是冒着土地严重超载,农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危险形势下获得的,是以牺牲耕地的后备生产能力(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为代价的。2、我国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053公倾的警戒线;全国66%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都明显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人口在大量增加,耕地在继续减少。在这一增一减的严峻事实面前,要持续地解决好11亿人的吃饭乃至实现小康的问题,首先必须把握农业自然资源的演变趋势,重视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一项关系到国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耕地少,人口多。人均耕地数量仅为世界人均数量的1/3,而且人均占有耕地呈下降趋势,短期内不可能回升。因此,我国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关系已发展到了相当严峻的地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乡建设也日趋城镇化。但由于有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做好耕地资源的保护,使我国在农业经济建设中面临着一个十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耕地面积有限,主要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面积水平,仅占世界人均平均水平的32.4%,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则是乱批乱占耕地,浪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人地矛盾将长期存在,耕地资源不足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耕地环境的恶化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环境健康的瓶颈:工业化城市化使部分耕地非农化趋势不可逆转,耕地面积与人均粮食快速递减,耕地低效利用、掠夺式经营广泛存在。所有这一切都在不断侵蚀着土地生产力、威胁着我国粮食安全。据此,本文尝试性地提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并以农业大省山东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出区域耕地利用效益的时空差异和特征,以期为制定提高区域耕地利用效益的对策、为国家制定耕地利用、保护和耕地整理、补偿政策提供实证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耕地资源利用效益存在着巨大的时空差异;森林覆盖率、人均粮食产量、人力资本水平等8项指标是决定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主要因素。本文的主要结论或政策启示是:政府对耕地的保护政策、补偿政策,不仅要考虑耕地数量,更要考虑耕地利用效益状况,实行高效益高保护、高补偿。  相似文献   

18.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对策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主要生产要素,我国是拥有12亿人口的泱泱农业大国,人均占有耕地只有1.19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加之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土地资源屡遭破坏,土壤流失惊人,人均占有耕地越来越少,以至发展到今天,全国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有436个县甚至人均耕地不足半亩,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切实加强对耕地的保护是我们挡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比较缺少的国家。目前全国人均耕地不足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据统计,1957年至1985年的28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2.24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800万亩,而同期全国人口增加4亿多,人均耕地由1949年的2.7亩减少到1985年的1.38亩。  相似文献   

20.
广西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西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后备耕地资源不仅不足,而且都分布在山上,研究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广西农业生产乃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