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如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现阶段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作为劳动保障部门,肩负着组织和实施此项工作的重任,更应针对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积极探索放大效应,推动本地实现充分就业和异地有序转移,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劳务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树立正确、科学的劳务经济观念 近年来,白城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富民政策,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甚至转移到区域外就业。目前,这种以“劳务输出”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具有相当规模,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且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和转移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能否将数以亿计的农民进行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是兴国富民、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养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应及时进行功能调整,强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养,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4.
5.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破解"三农"难题、推进和谐遂川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善民生、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年来,江西省遂川县坚持"民生工程为重、就业创业为本"的工作主线,积极做大劳务经济"蛋糕",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全国第  相似文献   

6.
不可小看了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观点: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城乡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当前,在全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二次转移",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始终面对而又必须回答和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则是制约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和影响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性问题。为了进一步落实市委“一快两增”的总体要求,前不久,我们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中,我们深切感到,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势头良好,作为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的农民已开始流动起来,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也在不断变化,把脉准新变化中的问题,探求解决之道,才能更好地促使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有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4.9亿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者只有3.2亿,1.8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其他地区与产业。如果按我国现有农村生产力水平计算,我国现有15.9亿亩耕地仅需1亿劳动力,就是说还有2.4亿劳动力还存在潜在失业。引导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三农”问题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们讨论“三农”问题的出发点往往停留在拉动内需,解决产品销售困难层面上。我们认为这种政策主张在短期内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起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农村市场,把购买力的提高寄托于低效的农业是不现实的,企图在二元经济的框架内来解决我国内需不足的宏观经济难题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的目标应是减少直至消除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只有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了,人多地少的紧张关系消除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1.
解立远  林娜 《河北企业》2007,(10):60-60
<正>目前,我国进入农村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将近2亿人,每年新增600万,而农业的劳动力承载力已趋于饱和。但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呈"富余型",人力资本呈"弱势型",  相似文献   

12.
重庆有4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处于失业和隐性失业状态.转移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既是重庆市农村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也是重庆市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3.
如何激发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热情及推进创业扶持力度,已成为劳动保障部门的一个突出问题。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就业服务局日前对本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情况作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当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总方向,将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农村社会小康作为当前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同时也指出了要致富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因此,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成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围绕这一目标,秀洲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及配套服务措施,鼓励、引导广大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成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因此,农村就业问题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就业部门努力从农村转移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实现该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历史突破。  相似文献   

16.
刘琰  贾晓辉 《中国就业》2011,(11):52-53
山东省是人力资源大省,现有农村劳动力3400多万人,加快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技能促就业、能力促创业计划”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五年规划”、“技能扶贫计划”和“特别职业培训计划”,集中对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失业返乡农民工、企业在岗农民工、农村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两后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54.6万人,196.5万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青海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数据为基础,针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存在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估算,全面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存在的致因,总结了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特点,结合青海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对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论述了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途径,并为促进青海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去年,四川省巴中市通过采取“强化政府职能、规模组织就业、出台扶持政策、建立沟通机制”等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市外出务工人员达106万余人,实现年劳务收入近40亿元,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方劳务基地、以江苏南通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劳务基地、以新疆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劳务基地、以北京大安山煤矿为中心的北方劳务基地、以成都为中心西南劳务基地等五大劳务基地,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异地就业步伐,全市劳务产业实现了“组织化、规模化、技能化、目标化、常态化、保障化”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约因素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农村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内容,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我国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200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已连续9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工作作出相关部署,国务院还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分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大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正如重庆市委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在新形势下,农村劳务资源开发的内涵、形式、途径、意义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它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