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的"监管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塞尔协议是迄今为止对国际银行业发展产生最大影响的国际协议之一,1988年的巴塞尔协议曾被认为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神圣公约".最新发布的新资本协议框架,则可以说是当今国际金融环境下银行风险管理的又一国际范本,其最终形成和实施必然会对全球银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的资本协议框架对各国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改革带来了契机.  相似文献   

2.
从资本监管制度演进看巴塞尔第三版资本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银行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开始金融监管改革,公布了巴塞尔第三版资本协议.本文从历次资本监管制度的演进出发,阐述第三版协议的产生背景,并重点概述其主要内容及对国际银行业、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认为第三版协议强化了全球审慎监管标准,但过长的过渡期安排可能影响政策效果.我国银行业整体上受新规的中长期影响仍有待观察,在当前银行业面临大量不确定风险的情况下,作者建议当局应继续保持银行业较高的资本监管要求,并着力提升其风险管理能力,合理确定过渡期,确保在提高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同时降低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全球银行业的财务杠杆比率普遍过高是导致近年来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强化资本监管成为危机之后国际银行业监管的一个核心.为适应新的国际银行资本监管要求,9月12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管理层会议在瑞士巴塞尔举行,会议通过了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即<巴塞尔协议Ⅲ>.其成果将提交给今年11月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作最后表决.该协议作为接受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成果之一,被认为是近几十年来针对银行监管领域的最大规模改革,旨在促使银行减少高风险业务,防范国际信贷危机的重演,确保银行业健康和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刘扬 《海南金融》2011,(7):36-40
国际金融危机让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深刻认识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需要在现有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银行业控制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本文梳理了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中国银行监管现状,探讨了中国构建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卢义红 《云南金融》2012,(2X):116-117
次贷危机的持续深化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在此背景下,新巴塞尔协议对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本文就巴塞尔协议Ⅲ引入的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内容和监管标准作了详细的介绍,重点分析了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实施可能对国际银行业、我国银行业以及整个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卢义红 《时代金融》2012,(6):116-117
次贷危机的持续深化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在此背景下,新巴塞尔协议对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本文就巴塞尔协议Ⅲ引入的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内容和监管标准作了详细的介绍,重点分析了流动性新监管指标的实施可能对国际银行业、我国银行业以及整个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金融博览》2010,(19):31-31
在全球金融危机余波未了,欧美经济仍在衰退边缘挣扎的时候,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27个成员经济体经过9个月的磋商和讨价还价,最终在9月12日就全球银行业的监管达成了新的协议,即《巴塞尔协议Ⅲ》。新的巴塞尔协议无论在银行资本构成、资产质量还是在资本充足率以及其他流动性指标方面都大幅度、甚至成信地提升了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8.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深刻认识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需要在现有微观审慎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巴塞尔协议Ⅲ对全球银行业控制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提出了更严格的监管要求。本文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梳理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金融创新监管、影子银行监管等角度,对如何在遵循巴塞尔协议Ⅲ的基础上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框架、充分发挥银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颖  李楠  陈敏 《新金融》2011,(5):8-14
鉴于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银行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开始金融监管改革,公布了巴塞尔第三版资本协议。本文从历次资本监管制度的演进出发,阐述第三版协议的产生背景,并重点概述其主要内容及对国际银行业、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认为第三版协议强化了全球审慎监管标准,但过长的过渡期安排可能影响政策效果。我国银行业整体上受新规的中长期影响仍有待观察,在当前银行业面临大量不确定风险的情况下,作者建议当局应继续保持银行业较高的资本监管要求,并着力提升其风险管理能力,合理确定过渡期,确保在提高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同时降低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巴塞尔协议Ⅲ产生背景2010年11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上获得正式批准实施的《巴塞尔协议Ⅲ》(BaselⅢ,以下简称巴Ⅲ),是近年来针对银行监管领域最大规模的改革。相比强调银行内控、监管审查与市场纪律的巴塞尔协议Ⅱ,新协议更关注银行的资本质量与抗周期性风险的能力。对于经历了金融危机洗礼之后的全球银行业来  相似文献   

11.
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被称为近30年来全球银行业最大规模的监管改革方案——巴塞尔协议Ⅲ,自提出后短短一年时间内就获得了通过,距正式实施已渐行渐近。就各主要监管机构的积极态度看,巴塞尔协议Ⅲ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银行监管的重点内容,对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巴塞尔协议Ⅱ的缺陷,对金融危机和巴塞尔协议Ⅱ的反思推动了全球银行监管的改革,促成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本文基于资本的视角,展示了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改革动向,分析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实施可能对中国银行业监管、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影响,提出巴塞尔协议Ⅲ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一系列银行业监管规则,旨在提高金融稳定、降低银行体系风险、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巴塞尔协议自问世以来,已经有过三个版本,两次大的修订。2017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推出了《巴塞尔协议Ⅲ:后危机改革最终方案》(以下简称《最终方案》),并确定于2022年在各成员国实施《最终方案》,标志着全球银行业监管正式逐步实施《巴塞尔协议Ⅲ》。  相似文献   

14.
赵源  孟磊 《现代金融》2013,(4):42-43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巴塞尔管理委员会通过了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即《巴塞尔协议Ⅲ》,以期通过提高全球银行业的最低资本监管标准,来缓解金融危机的危害与影响,规范银行体系的运营与发展。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正式发布了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标志着中国版的巴塞尔协议Ⅲ正式落地,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与监管树立了新的标杆。新监管标准对中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杠杆率监管、流动性风险及贷款损失准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引导我国金融机构调整资产构成、优化盈利结构,促使银行业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走上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增长道路,实现由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国内商业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作为国际银行通用的资本监管准则,是国外先进银行风险管理最佳实践与经验的总结,代表了未来银行业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新标准,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银行业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年底即将完成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 Ⅱ)不仅仅是需要越过的监管篱栅.Mercer Oliver Wyman的最新报告认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2007年1月实施之后,将对银行业形成数十年来最重大的结构性震撼.但是,当新协议的轮廓越来越清晰的时候,全球银行业能够完全理解它的意义吗?  相似文献   

17.
《时代金融》2013,(4):54
<正>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新年伊始,全球银行业迎来一份"大礼包"。当地时间2013年1月6日,总部位于瑞士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出台新规,放宽了对银行业流动性的要求。这将有助于银行业降低成本。国际清算银行下属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是全球银行监管机构,在金融危机发生后,该机构推出了加强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协议Ⅲ》以避免金融危机重演。按照这份2010年出台的协议,银行业流动性覆盖率必须达到100%,即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和30天资金净流出量之比需大于或等于100%,以确保在  相似文献   

18.
巴塞尔新协议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资本充足率监管改革、流动性监管改革、宏观审慎监管改革以及宏观经济影响和参数标准等方面,全方位地评述了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以此为基础,本文报告了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影响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应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原有银行业风险管理的诸多缺陷。危机之后,国际社会加快了银行业风险管理标准的修订步伐。《巴塞尔协议Ⅲ》于2010年11月12日在G20首尔峰会上通过。国际社会旨在通过对银行业监管标准的修订与完善,构建起长期稳定的银行体系,最大限度避免危机的再度发生。对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的变化分析研究,可以把握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并为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提供思路。银行业监管标准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20.
巴塞尔协议是巴塞尔委员会出台的一系列银行监管规定的统称。1974年,两家著名的国际性银行前联邦德国赫斯塔特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倒闭,直接催生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成立和广义上的第一个巴塞尔协议通过。此协议经过两次修改,最后于1988年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Ⅰ》。该协议为银行业建立了一套简洁的、国际通用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和监管原则,在推进全球银行监管一致化和可操作性上具有重要意义。《巴塞尔协议Ⅱ》诞生于1999年,在2004年定稿。1995年的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其重要背景。该协议为全球银行业搭建了基于资本监管、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这三大支柱的统一监管体系,引入了内部评级法,并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提升到了与信用风险同等重要的地位,提供了更为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