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年,是早期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之作。《古诗十九首》多通过感叹人生中存在的生离死别、韶华易逝、知音难觅等人生百态,体现汉末文人对生命价值的探索。汉末文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对孤独的感悟、对社会价值的评判无不体现着人的自觉。社会动荡中的汉末文人们对生死存亡的更加重视,对人物品行更加功利化的评判标准,这正是人的自觉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董洁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
《古诗十九首》作为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真率地抒发作者内心的真情,为之前诗歌作品所不多见。此种真情的抒发,与诗人生活的时代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文章结合经学的衰微、政治的腐朽黑暗等时代背景阐释《古诗十九首》的抒情性。 相似文献
4.
《古诗十九首》的赋比兴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东进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8-30
从<诗经>始,赋比兴就成为中国诗歌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法.对赋比兴理论问题的探讨也基本有了定论.然在分析具体作品中,即使有了理论也并非引刃而解一劳永逸.本文拟先对赋比兴理论问题稍作梳理,进而对古诗十九首进行逐诗分析,以求理清诗中所用到的赋比兴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5.
牛晓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Z1):169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标志着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的一组抒情短诗.诗中作者才情与感情的自由渲泻,真诚而深刻地内心坦露,客观景物与人生感受的密切结合,写景、抒情、议论交织渗透着纯熟艺术技巧的运用,使<古诗十九首>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抒情诗歌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特色——兼谈它对民间文学语言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象珍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2):48-51
《古诗十九首》在语言特色上浅显自然、单纯质朴,有高度的概括力,且极其凝炼、含蓄;《古诗十九首》是对民间文学语言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雷娟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88-89
多丽丝·莱辛以细腻的笔调描述了《到十九号房间》中女主人公苏珊的悲剧故事。苏珊矛盾的性格、角色间的冲突,揭示了她的婚姻历程和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8.
许宁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0,(3):70-72,81
《沧桑无语》是作家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的结集之作。本文分析了作品中所萦绕的浓重的忧患意识,认为其忧患意识具有指向现实性的特点,而且具有内涵复杂性和整体情绪积极性的特色,体现了作家的大家风范和学者气度。 相似文献
9.
冯丽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12):122-124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被人尊称为20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之一。尤其以中长篇科幻小说闻名遐迩。国内评论界对他的短篇小说较少关注,对其代表作《盲人国》更是鲜有提及。其实,威尔斯的这篇《盲人国》构思奇特,寓意深刻。这部作品采用了高超的讽刺技艺,进而彰显了作者的社会忧患意识,具有很强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嫄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1-62
《到十九号房间》讲述了女主人公苏珊婚后的生活遭遇导致她经历了情感和精神上的困顿,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揭示了苏珊经历的精神危机、心理危机和生存危机。只有实行男女平等,才能解决这些危机。 相似文献
11.
胡春润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130-131
本文意欲从创作题材的选择,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思想境界的差异,人物形象的塑造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杜诗对汉诗的继承和发展,希冀从中窥出杜诗和汉诗之间的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2.
《失乐园》是英国诗人弥尔顿晚年的三大诗作之一,这部史诗不仅思想内涵深刻,而且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和创造性的写作风格,堪称为西方文学史中最辉煌的艺术史诗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刘晓茜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3):55-56
意象与象征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手法,现代英语界的巨星詹姆斯·乔伊斯在他的短篇小说<阿拉比>中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通过对意象与象征的巧妙选择与安排使得该篇小说极富抒情色彩,成为现代短篇的经典之作.本文对<阿拉比>的创作技巧与艺术特色进行一些探讨,说明了意想与象征在现代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
《眷恋》是英国小说家保罗·司各特最后一部小说,荣获了1977年布克文学奖。小说取材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价值在于艺术地反思了殖民时期的英印关系对后殖民时期的影响。文章旨在浅析《眷恋》中保罗·斯各特的矛盾情结,他一方面谴责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但又同时无法摆脱和避免欧洲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意识构成的西方集体意识的影响,这使小说充满了一种矛盾情怀。 相似文献
15.
16.
李蔚 《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2)
夏洛特·勃朗特在《简·爱》中,多次用到了“火”的意象,随着场景及主人公的经历和心态的不同,小说中的“火”也具有不同意义.它是温暖之火、希望之火,是审判之火、复仇之火.“火”的意象极大地增加了小说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余燕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81-182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是一部极具现实主义特征的名著,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七月革命前夕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作品体现出强烈的关注现实的文学精神,同时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小说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再现和描绘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人物于连的形象塑造,再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广阔场景,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18.
《家》作为巴金现实主义作品的代表成功的反映了整个封建大家庭的嬗变史,也是那一时代的缩影。艺术地揭示了封建宗法思想的罪恶和制度的死朽,也反映了我们民族所具有的某些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9.
深度学习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古诗教学是语文阅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向深度学习的古诗教学开展尤为迫切,要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应具备四个意识即关联意识,转化意识,横纵意识和聚焦意识。 相似文献
20.
程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192-193
王实甫《西厢记》是我国古代戏剧作品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其作品语言的精美、人物形象的生动、故事情节的曲折、戏剧结构的当行而深受当朝乃至后代的推崇,今天,它仍然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在这样一个反封建的故事中,主人公张生和莺莺可谓是时代的鼓手,但笔者认为作为封建一方的老夫人,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角色,文章以老夫人为切入点,重在讨论老夫人形象的流变、老夫人自身思想行为中存在矛盾、老夫人在对待崔张爱情问题上所存在的矛盾等问题,力图展现一个充实、丰富的老夫人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