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德隆终局     
德隆就像是一面被打碎的镜子,落在地上成为千百个残片,每块镜片在我们面前都映射着一片天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民营企业重组案即将进入终局,它的主角正是德隆。去年,德隆危机刚刚引爆不久,我们曾以《拯救德隆》为题,报道了民间力量重组德隆的种种设计和努力,是为德隆的自救阶段。这一过程,仅仅持续了四个月。至2004年8月,华融出手托管德隆。而当托管阶段走过近一年的漫长静默期之后,  相似文献   

2.
当初谁也不曾料到,2004年3月2日,一家地方财经类杂志提前发表在几家门户网站上的一篇1000多字的报道《德隆资金链绷紧》竟然能够成为引发一个“中国资本控制首强”走向危机的导火索,以至于德隆集团唐万里在后来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候说,“因为舆论危机而导致经营危机”让“我们贷不到一分钱,(资金链)说断果真就断了。”  相似文献   

3.
晓群 《企业文化》2004,(2):34-40
这是一篇记者访谈,主要介绍德隆如何从一个民营企业转向国际性战略投资的大公司。德隆有三个最核心的东西:一个是整合的能力,他们把这当作自己的看家本领,也就是核心竞争力;第二个是德隆的企业文化,他们把它叫作“俱乐部式”的,而不是管束式的;再就是对资本市场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英才》2005,(3)
有的庄家我把它比做“高级扒手”,它通过一些看似合法的方式把股价抬上去以后就套现。德隆并不是靠所谓坐庄来掏老百姓的钱。《英才》:你认为使德隆倒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钟朋荣:德隆出问题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德隆去救金新信托,因为在金新信托里有很多新疆老百姓的钱,所以唐万新坚持要救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家》2004,(6):13-13
曾经是中国最著名整合者的德隆,眼下不得不苦苦追求被整合重组的“善终”(本期封面故事《拯救德隆》);而曾经领头“重型化”的东方希望、复星,也受困包头、唐山(本期宏观栏目《宏观调控下的民企重型化》)——这样的变局,不禁让人长长叹息。从2001年起,《中国企业家》杂志一直在关注中国的产业整合和整合者,关注民企在全球范  相似文献   

6.
《公司》2004,(11)
德隆一直是把自己当作中国的在德隆,“唐总”是个容易引的称呼,因为这里有4个“唐总”里、唐万平、唐万川、唐万新,合“万里平川一片新”。唐万新说:做产业的,不是做企业的。记得去系被金融监管层大规模调查期间,德隆一位执行董事在接受英国《人》采访时曾表示,“德隆已经大市场的一部分,too big to fail(  相似文献   

7.
朱雪尘 《英才》2006,(3):83-84
2006年的春节,德隆国际总裁唐万新是在囹圄中度过的,3月便要宣判,心中的焦躁与不安,不知会令他在万家灯火、鞭炮齐鸣的除夕夜产生怎样的感想?唐万新的律帅陶武平告诉《英才》记者:“德隆的故事足够写一本书,但是作者不是我,而是唐万新自己。”  相似文献   

8.
周一 《中国企业家》2004,(10):33-34
2003年8月汇源与德隆脱离不久,《中国企业家》撰文《汇源:后德隆时代难题》即指出“汇源面临对德隆时代扩张战略的调整”,“德隆时代为汇源留下了沉重的财务负担。”后来证实,一脱离德隆,汇源延续两年的疯狂扩张战略即迅速转入收缩。尽管对外称,“汇源一切照常进行,根本不存在任何调整”,但2003年年中(2003年5月份与德隆分手)汇源停止了一切新的圈点布局项目,全面收缩并开始深刻反省其故往的销售策略。  相似文献   

9.
李玉琢 《中国企业家》2006,(10):124-124
德隆重组基本落下帷幕,德隆已经被分解而不复存在了。每个人都有一个德隆的反思版本。《俘获者——德隆最后的600天》所提供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将是一个公共的平台,使得我们可以重新选择历史记忆,更为重要的,重新选择企业和产业发展战略,重新选择政府管制和政策法律战略。  相似文献   

10.
萎洋 《公司》2004,(8):5
6月号《公司》杂志封面上的几个标题一下就吸引了我.特别是那篇《德隆背叛了“德隆模式”》。我关注德隆有段时间了.我认为德隆模式本身就有问题.因为它缺乏“四种资本”的储备。 这“四种资本”是实物资本、技能资本、制度资本、观念资本。 实物资本:是指企业拥有的资金.固定资产。 技能资本:是指企业员工(包括决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所具备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管理技能。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德隆唐氏兄弟:别让我们倒下中国曾经最著名的整合者,德隆董事局主席唐万里和总裁唐万新,因德隆自身的困境,而又一次成为新闻热点。“为了躲避债权人,唐万新在上海只能每天晚上换一个酒店。自4月份德隆股价暴跌开始,上海、四川、重庆、山东、南昌、深圳等地均掀起了针对德隆的追债潮。位于上海市源深路1155号的德隆大厦已经被多次抵押和查封。面对严峻形势,领军人物唐万里呼吁:社会各界给德隆一个机会。有业内人士分析,“德隆在高速扩张中的一些做法严重违背了《银行法》、《证券法》,现在会有人为此付出代价。”一位不具名的德隆国际内部的…  相似文献   

12.
产融结合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在产融结合这样一种大的趋势下,许多企业都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海尔是一个典型的成功者,而德隆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海尔成功的经验及德隆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一语千金     
1964年,曾因主演《佐罗》而风靡世界的法国电影明星阿兰·德隆首次到日本访问,这件事引起了日本洛腾口香糖公司的注意。此时,洛腾公司正处在销售疲软的困难时期。公司总经理本格浩决定利用这一机会。经过精心策划,他们四处活动,想方设法邀请到了阿兰·德隆到公司参观。这一天,全厂张灯结彩,公司的首要人物全部都列队在厂门口迎接,预先安排好的五六个怀揣微型录音机的职员充当接待人员不离阿兰·德隆左右,同时还聘请了录相师把参观的全过程都录了下来。阿兰·德隆在参观完配料车间后,来到了包装车间,在车间里,阿兰·德隆尝了一块…  相似文献   

14.
价值的信仰     
《公司》2004,(11):3
记得去年德隆系被金融监管层大规模调查期间,新疆德隆一位执行董事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采访时曾表示,“德隆已经大到成为市场的一部分,too big to fail(大到死不了)”。事实果真如此吗?当德隆故事谢幕后,或许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句谶语。  相似文献   

15.
财务、内控视角的德隆危机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隆大厦”倒塌时飞扬的尘土似乎还弥漫在资本市场的上空。在德隆即将迎来“周年祭”的时刻,我们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了德隆,投向曾经被专家、学者视为“产业整合”、“战略投资”、“产融结合”、“金融运作”、“国际并购”以及庞大产业王国的德隆。我们这样做,不是想借助这个已经算不上新闻的题材来炒作什么卖点。事实上,连篇累牍的有关德隆的新闻已经将“德隆神话”披露得一丝不挂,并将崩溃定性为“并购规模过于庞大,速度过快,而整合效率太低,效益太差,终致严重失血而死”。我们之所以以专辑的形式推出《财务内控视角的德隆危机解读》,旨在赢得应有的话语权,体现本刊的特性。因为在此之前,对于“德隆神话”鲜见财会专业人士的声音。面对如此重大的财经事件,作为财会专业期刊的《财会通讯》以及财会学者,如果失语或者漠然处之,是一件极不正常的事情。我们必须发出专业的声音,争取和享有自己的话语权。当然,话语权的使用并不单纯是为了表达某种学术观点,更重要的是,我们想为自己的读者做些可供警示的东西,因为在我们的读者中,有许多是上市公司的财会人士,他们迫切希望通过专业眼光的指引规避和防范德隆危机的产生和再度重演。基于此,我们特邀厦门大学的青年学子,从财务和内控的视角解读德隆危机。  相似文献   

16.
《英才》2006,(1)
最彷徨的时候《英才》:你的前任郑俊怀被抓之后, 给伊利带来很大影响,当时你接手时候是什么情况? 潘刚:2005年1月是大家最困惑,也最彷徨的时候,所有人都把握不住方向,不知道怎么做,当时我也是。通过跟大家沟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是保持企业稳定,把所有人的精力回归到如何保持企业良性发展,而不是让他们花更多精力想这件事怎么样?是不是公司就完了?  相似文献   

17.
8月26日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与新疆德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德隆国际战略投资有限公司、新疆屯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资产托管协议》。8月29日,德隆旗下的金新信托,9月4日,德恒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恒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汉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四家证券公司,也被宣布列入托管。于是,对德隆献计献策的各方顿时安静许多,仿佛德隆系的解决方案已然尘埃落定,但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8.
朱雪尘 《英才》2005,(7):70-71
新华联参股长沙商业银行已经板上钉钉,总共投入7500万元,参股比例占总股本的8%。而这将是继新华联国际(0472) 之后,傅军实现的第二个资本平台。再次见到傅军,已不是在国贸桥附近租来的办公大楼,而是在东四环边,高20 层的新华联大厦。在这座大厦里,驻扎着包括“金六福”在内的大部分新华联系公司。傅军告诉记者,目前新华联系已经有超过30家公司,200年实现营业收入62.96 亿。但傅军也强调,这么庞大的产业链条, 确实令其有些“头痛”,而惟一能令新华联不走德隆,鸿仪老路的只有“量力而行”。对于新华联的急速扩张,傅军亦有所顾忌,为此,其在集团第十六次董事会上作了题为《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确保企业基业长青》的讲话,“我们要充分吸取德隆、鸿仪等盲目扩张、铤而走险的惨败教训,不图虚名,不搞炒作。”  相似文献   

19.
当钟朋荣先生将此稿投给本刊时,对本刊说:“关于德隆的争论现在很多。关于德隆到底是不是庄家,我不敢妄谈,但有一点,我作为曾深入这些企业内部的学者,敢负责任地说:德隆确实在它控股的企业经营上下了很大功夫,业绩也是真实的,而绝不仅仅是在股市上炒作,我也希望市场能了解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没有德隆20多亿的资金融通就没有今天的汇源,而德隆崩盘之际汇源的绝地自救不知让朱新礼出了多少冷汗正月初五,汇源果汁成功在港上市,获938倍超额认购,冻结资金超过2000亿港币,可谓风光无限。汇源在(《招股章程》里提到.2001年6月将核心资产注入与新疆屯河的合营公司,占有49%权益并负责营运及管理。2003年10月,新疆屯河将所持合营公司51%权益转让给湖北威陵,这是汇源不想提又不得不提的往事,因为没有这段姻缘就不会有今天的汇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