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幸福文化的现实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英 《特区经济》2012,(2):30-33
幸福是人人都追求的至高目标,但是由于历史文化、国情、个人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幸福理论又不尽相同,因此就诞生了形形色色的幸福文化。幸福文化大体说来可以分为重财富的物质幸福文化、重感情的精神幸福文化,和两者并重的社会幸福文化。这些文化在广东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也曾在某种程度上滞后了广东的发展进程。本文将试着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浅析广东幸福文化的现实演进过程,以求为幸福广东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老实说,对于小人物的幸福我们的确很难理解。这正应了一个中外都在流传的说法,幸福和人的收入、地位无关!你幸福吗?这个问题是央视2014年春节前后的一个随机调查问题,一提出来便遭到诟病甚至嘲笑。有名人直截了当地驳斥说,这是个愚蠢的问题,幸福不幸福纯粹是个个人问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这里,我不想搀和进去就问题本身成立与否争论,想要说的是,在  相似文献   

3.
初为人母的姐姐写信告诉我,尚牙牙学语的女儿已经懂得把别人送她的果冻先递给母亲:“妈……妈……吃!”姐姐感慨:成长中的女儿已经能从给予中体验快乐,这份幼稚的爱让她激动不已。薄薄的信笺上也因此处处洋溢着幸福与满足,我为这幸福而感动。谁都渴望幸福,但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幸福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在所有的人生体验中,幸福可能是难以下定义的。提起幸  相似文献   

4.
赵宜萱  洛桑扎西 《改革》2015,(3):110-118
西方学者对于幸福感的研究趋向于概念的整合,即以快乐论为基础的主观幸福感和享乐幸福感,以及以幸福论为基础的心理幸福感和现实幸福感。然而,现实幸福到底包含了哪些内容至今都备受争议。因此,未来研究应更加关注现实幸福的组成部分,为什么这些是现实幸福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为什么会对个人起到积极作用,以及如何将现实幸福运用到幸福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中。  相似文献   

5.
在个人的价值都被否定之后,幸福就根本没有存在的根基了。老大那个豪迈的宣言大概只是编剧和导演的一厢情愿罢了。  相似文献   

6.
葛朗台式做金钱看护人的人,固然不会幸福;不能量力而行、好高骜远的人,也不会幸福。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儿》里有一段很精辟的话,意思是说人生幸福起于愿望与能力的平衡。个人应该懂得学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自己所能做的事。许多烦恼,许多失败,都是  相似文献   

7.
个体的幸福体验是有层次的,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相应地把幸福体验分为生理幸福体验、安全幸福体验、社交幸福体验、尊重幸福体验、自我实现幸福体验五个层次。文章据此分析了影响幸福体验的因素,最主要的有人格特质、价值观念等主观因素;也有个体健康状况、工作和生活环境、经历的事件、个人和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等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什么?复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问百个人会有百种答案,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据说这是在中学生中很流行的一句活.还有一条著名的幸福论是范伟说的: "我饿了,你有一个肉包子,你就比我幸福;我冷了,你有一个厚棉袄,你就比我幸福;我上茅房,只有一个坑,你蹲了,你就比我幸福."有人觉得可笑,他反诘--没上过茅房吗?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有目的性和超越性。教育是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之一,教育要关注个体幸福。当前我国教育中体系中,教育目的的不当定位、教育方法的不当使用等,致使背离了教育要创造幸福生活的初衷。关涉个人幸福的教育应该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幸福品质,进而实现对幸福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罗崇敏 《中国西部》2013,(12):15-15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也是人,教育的一切理念和行为都围绕着人展开。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使人成为有价值的人,成为幸福的人。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教育就是挖掘人性中的自然禀赋,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自身的存在不但具有自然生存价值,更具有社会精神价值,实现教育终极价值,也就实现了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幸  相似文献   

11.
李镇西  西柠 《中国西部》2011,(16):84-87
民主治校的核心是尊重学校的每—个人,让人人都有一种主人翁责任感,核心是通过一定程序让所有人参与学校的建设,推动学校的发展,目的是充分激发所有人的责任感和创造力,培养或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公民意识,以实现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个人幸福与学校繁荣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拥有职业幸福感的员工无论对于企业还是员工个人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西安西电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提高员工幸福指数”调研活动。通过这次调研,该公司更加明确了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方向性,并从归纳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时效性的提高员工幸福指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90后”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但在其幸福观的确立过程中却存在着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诸多问题.因此,基于“密尔幸福观”视角对“90后”大学生幸福观加以正确引导,从而树立以美德作为追求幸福的手段、以个人与集体的统一作为幸福主体、以精神幸福作为更高追求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住宅市场个人投资行为火爆,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的状况下,规范住宅市场个人投资行为、引导住宅市场健康发展、防止房地产泡沫化和经济结构房地产化、实现民众的住房需求、增进民众的幸福指数,成为我国民众和政府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对于幸福的理解与认识历来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什么是幸福?笔者认为,幸福是一个相对的赋值(感受),是获得与失去的最终结果与平衡账户,是价值观的选择与实现。如果从行为经济学理论出发,将“幸福”感受作为一种“决策”的话,其结果必然是“现实”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幸福是具有阶段性的,幸福感受也包含了信息不对称因素,国家与个人都是如此。对于政府的公共政策来讲,则体现了如何实现相对幸福最大化目标下的公共政策选择问题。一个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效果必然会对民众的幸福感受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必须关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变化及其深层次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郑渝川 《浙江经济》2010,(17):55-55
谈论“幸福经济”,必然需要从“幸福”说起。美国环境保护主义理论家比尔·麦吉本在哲学、自然科学方面也有深厚造诣,被认为是与梭罗、卡逊齐名的环保作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出版了《自然的终结》《资讯遗失的时代》《在机械化时代保持人性》等多部论著。从这样一番介绍中也可以看出,比尔·麦吉本所谈论的“幸福”,不单是某些社会学者巧妙界定的个人生活感受、家庭和谐度,“幸福经济”也不局限于环保产业和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17.
与瑞典这样的北欧先进国家相比,中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让我们幸福的理由:幸福是和自己比较,我们的国家每天都在进步,社会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从点滴去感受幸福,每天都有每天的幸福;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便已经实现了幸福的很大部分。  相似文献   

18.
影片《当幸福来敲门》成功塑造了克里斯这个人物形象,他坚强、执着,无论碰到何种困难,都能够一直努力,直到最终成功。为了儿子与生活一直奋斗,直到他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家。克里斯个人的性格与魅力,是他走上成功之路的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朱卉 《理论观察》2008,(4):111-112
人类一切合理的社会活动都包含一个隐含的目的——使人生活得幸福。教育作为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同样也应具有这一隐含目的。幸福的基本问题就是幸福是什么的问题。幸福是一个极度主观化的、带有“超越性”的问题。教育并不具有使每一个人都生活幸福的能力,教育活动追求的幸福也绝不是单个人、少数人的幸福。因而基于“幸福共通感”和道德之上的社会幸福才是学校教育所要面对的主要幸福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幸福”二字已成为当今流行的一大“热词”,也成为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领导干部也是人,当然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力和渴望,但其幸福观是否正确,不仅关乎个人能否幸福,更关乎人民能否幸福,关乎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