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标准参比条件下天然气计量体积公式的分析,推导出压力、温度和组分3个因素的测量误差对天然气计量体积影响的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程序计算压缩因子,进而可得在工况下,压力测量误差为0.01MPa时,标准参比条件下天然气体积计量误差达到0.14%~0.15%;C6+组分测量误差为0.01%时,标准参比条件下天然气体积计量误差为0.017%~0.020%;温度测量误差0.01℃时,标准参比条件下天然气体积计量误差为0.006%。压力、组分和温度测量误差导致的标准参比条件下天然气体积计量误差数量级分别为10~(-3)、10~(-4)、10~(-5)。建议实际工作中,应重视对压力变送器的检查,综合每一路计量撬的误差,在满足安全运行的前提下,进行精细化管理,优先选择基于计量误差最小化的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2.
针对天然气能量计量的要求和管道企业的特点,结合现有的体积计量系统,在硬件上具备能量计量基础条件的现状,分析天然气计量由体积计量转变为能量计量,管道企业主要在准确计量、输差计算和指标调整以及管输费计价等方面受到的影响。提出需要对变化较大混合气组分的测量制定相应的标准,并完善多气源输配管网的天然气组分,人工赋值实施方法的相关标准,同时管道企业统一配置测量C_6~+的色谱分析仪,制定不同计量方式并存的条件下管网输差计算的相关标准,研究新的输差指标,完善管输天然气中烃露点的具体要求和测试方法,计算体积计量—能量计量管输费计价的"平衡基准热值"等建议,以合理保证购运销三方利益。  相似文献   

3.
本期导读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由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陈赓良在《天然气能量测定的准确度计算和不确定度评定》一文中,针对大规模(贸易)交接计量中天然气的结算方式由体积计量向能量计量过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体积计量不能体现天然气的使用价值和优质优价的贸易原则。能量计量基于天然气蕴藏的内在发热量,是公平、合理的贸易计量方式。应用在线检测技术,通过设计能量计量软件。将在线检测和流量计量有机结合,实现了天然气能量实时自动计量和数据远程监控。采用能量计量,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品天然气计量采用的体积计量方式不能反映作为燃气的主要质量指标——热值,以及天然气与人.燃气的热值差别.建议国内商品天然气的计量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热值计量方式,以使贸易交接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6.
在天然气的贸易结算中,体积、质量、能量分别是3种不同的贸易结算依据,同时也是天然气计量发展过程中先后使用的计量方式。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我国大陆地区至今仍然采用体积计量作为天然气买卖双方的计量方式。然而,作为燃料使用的民用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热值.即天然气的发热量。因此,能量计量显然更科学与合理。此外,随着我国天然气市场的扩大,能源需求日益剧增,引进国外天然气将变成现实,因而我国的天然气计最方式很有必要与罔际接轨(目前,国际天然气贸易普遍采用能量计量方式)。但是,在我国大陆地区实现天然气的能量计量,需要有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需要制定能量计量标准,改革现有的价格体制、进入市场竞争,发展能量计量技术研究等诸多方面。目前,国内天然气行业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准备工作,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胜利油田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年产天然气8亿m^3,其中有近一半的天然气作为商品外销.天然气的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天然气计量交接双方的利益。按每年4亿m^3商品计算,如果计量误差为一1%,误差体积量为400万m^3,按1.0元/m^3计算。每年的损失将达到400万元。因此,如果在提高天然气计量准确度上下功夫,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天然气计量主要是以体积计量为主,通过利用相对密度进行流量计算,实现计量交接。准确掌握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厂拥有近500km的输气管网,计量管理工作难度大、幅度大,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计量工作的科技含量,确保准确计量,减少输差。  相似文献   

9.
中国实施天然气能量计量与计价的基础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按能量计量与计价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天然气贸易和消费计量与结算方式。随着进口天然气的大量引进以及我国天然气供应系统的复杂化,我国对于天然气按体积计量和计价的方式将难以协调国产气与进口气贸易结算问题,难以适应多气源、多类型、多路径联网供气的天然气销售格局,难以解决天然气价值扭曲问题。因此,实行天然气按能量计量和计价在我国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实施天然气按能量计量和计价的技术标准基本具备、技术设备配置基本符合要求、发热量量值溯源技术体系也基本满足要求。相关单位已持续开展多项前期研究与模拟试验,企业与用户普遍赞同实施能量计价。未来更多的是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实施标准,建立更高水平的天然气量值溯源体系,建立天然气质量监督体系,出台合理的天然气能量价格政策,支持和引导天然气实施能量计量和计价。  相似文献   

10.
浅谈原油计量中容易被忽略的因素及纠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油贸易计量数据是贸易结算的重要依据,数据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做好贸易交接计量,降低贸易交接中的计量误差,一直是原油计量交接工作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商品原油以管输为主,采用流量计动态交接计量方式,原油动态计量系统中用于原油体积计量的器具主要有差压式、容积式、质量式、速度式流量计。在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管输天然气质量指标的基本原则,国际标准化组织天然气技术委员会(ISO/TC193)对气质指标的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820—1999)的规定。指出管输天然气硫化氢含量和水露点对管道内腐蚀的影响,提出由体积计量向能量计量过渡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标准"天然气能量的测定"(GB/T 22723-2008)的发布,天然气能量计量的实施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与此同时,该标准实际上也明确了在实施能量计量之后,商品天然气的发热量与其体积流量一样,都将属于法制计量范畴。但就法制计量的要求而论,当前尚缺少一个有关天然气分析溯源准则的国家标准,建议尽快建立并发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天然气进口量、消费量的快速增加,天然气计量、结算方式向能量计量转变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以能量值为基础进行计价和结算的情况下,能量值是影响贸易双方利益的关键数据。根据天然气贸易合同和标准推荐的做法,天然气能量值可按不同的计费周期进行计算,以天然气长输管道计量站现场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了不同能量计算方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油田气一级计量准确度,一直采用80年代中期制定的有关规范。如今,该计量准确度已与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本文通过实例,对我国目前商品气量、气价、油田气计量技术及计量仪表的配套水平等进行分析,建议将我国油田气一级计量准确度从± 3%提高到±2%。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热值型的混合气体,主要甲烷、乙烷、丙烷等气体组成,其中,甲烷的比重最大,因此,天然气也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那么,在天然气的开发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对天然气的安全管理。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天然气的开发过程中,严格控制天然气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谈天然气自动计量系统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以双波纹管差压计和传统的节流装置为主.所组成的差压式天然气流量计量系统,在天然气的集输及商贸计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为天然气流量的计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测量系统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计量要求的需要,特别是这种计量系统产生误差的因素多、管理和使用不便等不足,限制了它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流量计量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流量计量是天然气生产、输送和销售的关键环节,从分析发展天然气计量技术的意义角度出发,介绍了天然气流量计量技术现状,包括:计量标准、孔板流量计、涡轮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以及其它新型的天然气计量仪表。并结合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需要.对天然气流量计量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浅谈提高气体流量计量精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天然气的储量和产量越来越高,人们对天然气的计量工作和计量仪表的可靠性、稳定性、准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天然气流量计量系统是为贸易结算提供准确数据,避免贸易纠纷的主要方式。一定程度的计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误差过大势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对流量计量系统的误差进行深入地分析将有助于将计量误差降低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流量计量的发展和计量器具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明了天然气计量国际标准的改变情况.分析了影响我国天然气计量方式的相关因素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天然气计量器具选型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LNG接收站计量撬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计量撬装系统概念、组成及国内外计量相关的天然气计量标准,通过对天然气计量中流量计的简要分析对比,针对目前浙江LNG接收站贸易交接要求,选用气体超声波流量计计量撬装系统,并分析了浙江LNG贸易计量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计量管路尺寸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